中外文学经典的智性解读——王晓阳《邂逅经典——我与十七部中外文学名著》的一种阐释

封面新闻 2023-03-21 13:30 164099

文/冯  源

何为中外文学经典?对这一问题的回答,王晓阳是这样认为的:就是经过文学理论家、文学史家和千千万万中外读者一直公认的,富有了在题材选择、主旨呈现、艺术表达、审美传递等诸多方面彰显出新颖别致创造能力的文学作品。正是基于这样的认知,王晓阳将文学经典分为外国文学经典和中国文学经典,并指出:塞万提斯的《堂吉诃德》、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玛格丽特·米切尔的《飘》、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钱钟书的《围城》、陈忠实的《白鹿原》、莫言的《丰乳肥臀》、阿来的《尘埃落定》等,都无不是文学经典。

《邂逅经典》

在这样的基点上,作者又在本书中提出了另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对于这些文学经典,人们应当以什么样的方式方法来进行解读呢?文学理论家的解读是从理论的高度出发,对文学作品进行美学哲学内涵的解释,旨在揭示文学作品的美学哲学意义。文学史家的解读是从历史维度出发,通过对文学作品的深度理解、全面认知,竭力发掘其在文学史上的意义和价值。

对于广大文学接受者而言,他们或她们的解读,则是多种多样、千差万别的,一些读者偏重于直觉性的阅读,另一些读者则喜欢认知性的阅读;有的读者重在于自己的情感体验和内心感知,有的则极其看重自己的审美认知和理性判断。由是可见,不同的人对于文学作品的解读,的确是各有自己的内心体验、认知理解和审美判断,正所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而在作者认知里,“其中的关键就是要多读、熟读,重点还要‘记’。所谓‘记’,最基础的就是做标记,把你认为最重要的地方勾画标注出来,不然,读后可能会忘记。其次要做笔记,把书中精彩或者疑惑的东西记下来,把自己的感想、注解、评论写下来。第三,如果对某一本书感兴趣,就可以系统整理、补充修改,写成读书心得、书评,甚至形成研究文章或专著。”

作者还以为,“读到一本好书、一篇好文章、一首好诗、一个好句子,真的就是一种难以言说的美好享受。既然是享受,肯定就很愉快,能够愉快的事情对身心肯定是有益的,这个观点料想会得到多数人的赞同。……而阅读的享受与这些享受(包括旅游、美食、钱财等)大不一样,它具有持久性和审美感,几乎没有什么副作用。”这不仅点明了阅读文学经典的方式方法,而且揭示出阅读文学经典是一种有持久性的审美活动。

遵循着这种智性解读的方式——实乃一种有机地融入了情感与心理、思想与认知、理智与判断、审美与发现等多重涵义的解读方式,作者便能够从容自如地进入到这些中外文学经典的内层与肌理之中。从某种意义上讲,也正是源于这样的智性解读,令广大读者得以领略作者对这些中外文学经典的思想意蕴和美学内核,富有较为全面而深层探索的精神风采。

《邂逅经典》

作为本书的开篇之作,《骑士精神的挽歌——读塞万提斯的长篇小说〈堂吉诃德〉》以循序渐进的思维方法和叙议结合的艺术笔调,既为作者拉开了解读中外文学经典的序幕,又给读者阐发了《堂吉诃德》之所以成为文学经典的真正理由。在这篇文章里,作者先用简明扼要的叙事语言,讲述了自己与《堂吉诃德》这部小说的初识,介绍了这部小说不同的中文译本和诸多中外著名作家对塞万提斯的不吝赞美之词,其后则用较大的篇幅和详细的笔触,论述了《堂吉诃德》之所以成为文学经典的根本缘由。

作者与《堂吉诃德》这部小说的初识,缘于鲁迅先生的文章《中华民国的新“堂·吉诃德”们》,在作者看来,鲁迅先生以寥寥数语就把一部几十万字长篇小说的故事梗概讲得条分缕析、清楚明白,足见鲁迅先生的艺术概括力,也可见知《堂吉诃德》在中外文坛上的巨大影响力。在阐发《堂吉诃德》之所以成为文学经典的理由时,作者主要从这部小说所表现的思想主旨和审美创造入手,着重分析了它在人物形象塑造方面取得的显赫成就,认为其对于堂吉诃德这个疯癫人物形象的塑造,以及对于骑士精神的有力传达,奏响了一曲高亢的骑士精神的挽歌,这是《堂吉诃德》成为经典的根本。

《魔幻现实主义的代表作——读马尔克斯的长篇小说〈百年孤独〉》一文,无疑是本书里的重要篇章之一。在这篇文章里,作者甫一开篇便发出了这样的定论:“可以肯定的是,作为魔幻现实主义的代表,《百年孤独》是马尔克斯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也是对世界上自然也包括对中国作家影响最大的作品。”接着便以这部小说的经典开头为引子,深入浅出地论述了这部小说在题材选择、思想表达、艺术手法等方面所具有的突出特征,认为这部小说不仅卓有成效地汇聚了民间故事、神话传说、宗教典故等神秘因素,而且将现实主义场面与虚构情境进行了巧妙的融合,力图构造一个光怪陆离、神异莫测的想象世界。

当然,在作者的深度理解与认知中,更为重要的在于这部小说以马孔多小镇为具体的审美观照对象,描写了百年以来这个小镇在风云际会的历史巨变面前,依然故我地保持着它一成不变的本色和基调,折射出整个南美大陆国家根深蒂固的历史传统和文化传统。因而在作者看来,《百年孤独》这部小说的最大价值,是写出了人类的本质特征——孤独,是对整个人类的孤独心灵史的一种有力度有深度有广度的艺术再现。有鉴于此,这部小说就是当之无愧的文学经典。

在这部杂糅着质感体验与学术气息的著述里,作者除了将热切的目光投注于外国文学经典外,也把关注的视野瞄准本土的中国作家及其文学创作。因而,在作者的理性认知与审美判断中,钱钟书的《围城》、陈忠实的《白鹿原》、莫言的《丰乳肥臀》、阿来的《尘埃落定》也堪称文学经典。上述文学作品是否是文学经典?且看作者是如何论证和指认的。

陈忠实是当代中国的著名作家之一,这位作家毕数十年创作之功,创作了《白鹿原》这部脍炙人口的小说佳作。为此,作者根据自己体验与认知、审美与判断,撰写了《惊心动魄的民族史诗——读陈忠实的长篇小说〈白鹿原〉》一文,仅仅从这篇文章的标题上看,便能够明了作者的确是抓住了这部小说所要描述的关键。就具体的论述而言,作者穿越了艺术承载的表象,直抵其审美意蕴的本质,认为这部小说将辛亥革命、北伐战争、抗日战争、国共合作与分裂、国民党的大溃败等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投射到关中平原上一个小小的白鹿村,投射到白家和鹿家这两个大家族上,通过白鹿两家长达几十年的爱恨情仇、明暗较量,谱写出了一幅在历史场景不断变换的背景下中国农村斑斓多彩、触目惊心的巨型画卷,以深浓的笔调勾勒出了一代又一代中国农民的情感史、心灵史和一个泱泱农业大国的文化史、文明史。放眼整个世界文坛,这样的艺术创建和美学标识确实并不多见。从这个角度上看,这部小说应该算是上乘之作,是精品中的精品,理所应当地纳入到经典文学之列的范畴。

同样是当代中国著名作家之一的阿来,凭借长篇小说《尘埃落定》,一举荣获了第五届茅盾文学奖,自从小说出版以来的10年间,它的销售总量已然超过百万多册,有幸成为中国当代文学史上一部十分畅销的小说名作。在这篇题名为《充满虚无宿命色彩的经典——读阿来的长篇小说〈尘埃落定〉》的文章里,作者紧紧抓住思想主旨的呈现和艺术表达的特点这两个方面展开论述,认为这是一部描写四川西部藏族生活的小说,故事以土司之间的权力之争为主要情节,极其生动地描绘了主要人物在权力与情欲之间的较量和挣扎,表现出这些主人公对已然逝去的历史时光的追忆与缅怀。在艺术层面上,这部小说的最大特点就是塑造了一个独特的人物形象——傻子二少爷,认为在这个人物身上,从表面上看是一个傻乎乎的人,但实际上却是一个绝顶聪明的人,他不仅仅具有常人难以企及的非常之想,而且还有一般的聪明人也做不到的非常之举;他明白权力的重要作用,知晓历史的新旧更替,懂得粮食对于人的意义,洞悉百姓生活的维艰。这样的非常之想和非常之举,使得这个人物的思想和情怀,犹如暗夜中的星光闪烁。这样一部有品味的小说,无疑是文学中的经典。

纵观当今中国的文学批评界与理论界,的确涌现出了不少的专家学者,这些专家学者治学严谨、理论非凡、建树颇多,但在这颇多的理论建树中,毋庸置疑地给大多数普通读者带来了不小的阅读障碍。在作者的这本著述里,则较为成功地做到了在感性直觉与理性认知、美学欣赏与哲理思想方面的有益结合,从而消除了读者的阅读障碍,并取得良好的阅读效果。笔者认为,这是本书能够愉悦广大读者的关键,同时也是这本书最大的优点所在。

(作者系四川省文学评论家、绵阳师范学院教授)

评论 0

  • 还没有添加任何评论,快去APP中抢沙发吧!

我要评论

去APP中参与热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