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文学到舞台的转场 刘亮程《本巴》小说以“文本剧”形式再现

封面区块链 该文章已上链 >

封面新闻 2022-09-05 20:39 67837

封面新闻记者 张杰

文学与电影、戏剧等艺术形式联系密切。好的小说也往往成为舞台艺术的灵感和素材来源。近日,在北京77剧场,循着刘亮程新作《本巴》的文本,开启了一场人声与乐音交织,光影与舞蹈交汇的梦境:“刘亮程最新长篇小说《本巴》文本剧场——一梦本巴”,实现了一次从文学文本到舞台的转场。

在这个“文本剧”剧场中,艺术家们以朗诵、音乐、舞蹈、剪纸、装置等多种艺术形式共同呈现《本巴》世界,通过视听觉艺术创作,在舞台上丰盈饱满地展现《本巴》文本的故事、语言、思想和结构之美。

出生于内蒙古的多栖艺术家冯秋子,带来了她原创的《本巴》现代舞,把小说里时空交叠,人人活在自己愿意停留的年龄的奇幻感受,用身体语言抒发呈现;新疆音乐诗人洪启则现场吟唱了他为《本巴》专门创作的歌曲;出生于音乐世家、自幼学习传统蒙古音乐的内蒙古音乐人胡格吉乐图,整体设计全场音乐并现场表演,将声音与文字有机融合,而《本巴》作者刘亮程专为演出题写了剧名《一梦本巴》。作家邱华栋、散文家周晓枫、评论家刘大先,文学评论家、大学教授杨庆祥、特级教师周群等也云集现场,作为特邀嘉宾加入到《一梦本巴》的演出。

由《本巴》改编而来的《一梦本巴》共分为四场十二幕,专业演员、艺术家和不同身份的嘉宾带领观众一起“躲藏藏”“搬家家” “做梦梦”,五感打开,游戏感拉满,以跨界的艺术方式演绎传达出小说不可言尽的丰富内涵。现场观众穿越到书中描绘的梦境,进入到童话的时间史诗,在“25岁一场一场的青春欢宴”与“我只想和你一起生活在老年”中摆荡,剧场小小的空间充盈起广阔无边的梦幻体验。

在谈及《本巴》创作缘起时,刘亮程说过,《本巴》是写给自己的童年史诗,也是自己的童年之梦。“当我们面对一个噩梦的时候,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在惊恐万状中醒来,一切都被留在了梦中,你摆脱了。但是还有另外一个办法: 你飞起来。不要把梦中的事带到白天。《本巴》的写作其实也跟这个梦有关系,我想把所有梦中的恐惧都在梦中解决掉,把所有的仗都在梦中打完,把人生那些很累的,不想在白天去做的事,就在梦中做。”这种现实和梦境的互换互文,是文学的,更是哲学的。通过从小说到舞台的漫游,不同的艺术形式的融合,《本巴》故事获得新的生命力和想象力。正如刘亮程所言,“文学是做梦的艺术,在《本巴》世界中,梦与醒互为家乡。”

很多观众表示,这样“读”书的方式很新颖有趣,真实体验到了文学的开阔和丰饶,希望未来能有更多的文学作品以如此富于表现力的方式来呈现。

《本巴》是作家刘亮程的最新长篇小说,2022年1月由译林出版社出版。在蒙古族史诗《江格尔》的基础上,作者重新展现和讲述了人与空间、人与时间等千百年来有关人类生活的基本元素,打开了一种富有想象力的认识和感知结构。

出生于上世纪60年代的刘亮程,种过地,当过乡农机管理员。劳动之余写点文字。上世纪90年代,刘亮程因散文集《一个人的村庄》一鸣惊人,引发文坛广泛关注,获奖众多,畅销20多年不衰。2022年1月,刘亮程对这本散文集进行修订,由译林出版社推出新版。由于在这本书中对乡村生活的思考、写作非常诗意、深邃,表达新颖,刘亮程也因此被称为“20世纪中国最后一位散文家”或“乡村哲学家”。2014年获得第六届鲁迅文学奖。

评论 0

  • 还没有添加任何评论,快去APP中抢沙发吧!

我要评论

去APP中参与热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