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路手记:和“野生蜀道”撞个满怀丨寻路蜀道

封面区块链 该文章已上链 >

封面新闻 2023-10-30 09:00 133451

封面新闻记者 吴德玉 王祥龙

封面新闻寻路系列,充满未知,也充满诗意。

寻路东坡,寻访到北宋年间的明月清风与东坡故事,还原苏东坡真实、丰满的一生。

寻路运河,跨越中国27座城市,一段段关于勇气的故事,顺流而出。

寻路盐源,在泸沽湖的自然与人文之美中,见证诗词与音乐交融,文学与艺术碰撞。

寻路蜀道,脑中始终萦绕着李白的千古名句“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行走在碥道上

出发之前的个中感悟,有三分豪情,两分洒脱,一丝不羁,绝无丝毫怯懦。

毫无防备,和“野生蜀道”撞了个满怀,顿时甘拜下风。

在“寻路蜀道”大型人文采访活动从明月峡出发后,我们决定不走寻常路。并没有按部就班来到大众耳熟能详的打卡点,而是在中国地理学会历史地理专业委员会委员、四川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所长李勇先,广元市国学研究会执行会长、广元历史与文献研究中心主任陈洪,广元历史与文献研究中心研究员刘玉国三位专家的带领下,走进广元金牛道朝天段辅道,探寻龙门洞的上洞和中洞,真真切切感受到野生蜀道的生猛。

村民大哥用镰刀开路

起初,尚不知道世界的深浅。专家们请来三位当地的村民大哥带着镰刀开路,我们还满带笑意,以为与大朝驿、翠云廊等蜀道官道相比,野生蜀道无非就是野草杂生、植被密布。所到之处,还被野果野花吸引,偶尔“沾花惹草”。

尚不知世界的深浅

随着逐渐深入,青草芬芳变成了野生花椒的刺鼻气味、荆棘之路上也出现了青石板、筑巢燕的粪便洒落小径,潜溪河的水流声一路伴随。

沿着碥路前行,路逐渐陡峭。所谓“碥路”,是在有坡度的崖壁上削坡铲石筑成的土石路,其野生可见一斑。突然峰回路转,曾掩映在远处草丛中的峡谷,毫无防备地扑面而来,高耸入云,西晋文学家张载《剑阁铭》中的“壁立千仞”大抵如此。

吟诵一首《蜀道难》,豪情万丈。

“蜀道,我们来了!”大家振奋不已,路愈发崎岖,也不觉得艰险,偶尔你拉我拽互相帮助,一路前行。同行的海光老师,激情澎湃,现场吟诵《蜀道难》,仿佛李白附体,听者无不豪情万丈。“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之后,山谷亦传来回声应和,更使肾上腺素飙升。

一番诗情之后,拐进风洞,踏上狭窄的古栈道,才发现,真正的挑战来了。

栈道最多两米宽,左侧是潮湿的崖壁,右侧是万丈深渊,还要不时猫腰前行,以免与头顶嶙峋的岩石撞个正着。颇具特色的龙骨石岩壁上面,凸起的小尖锥也需要十分设防,总有人突然尖叫,那必是一不留神碰着头了。

幽暗的洞内艰难前行

岩洞内不过500米的距离,至少有三处险境让人望而却步。不仅仅是右边的深渊,喀斯特地貌形成的地下空洞,可以瞬间将脚下打滑者吞噬。加之前方幽暗,打灯之际,又担心仅靠一只手扶壁重心不稳。有人干脆缴械,将手机揣进包里,双手扶壁,脚底紧紧扒着地面,如螃蟹般踯躅前行,甚至可以用“梭”来形容。之前的笑意全无,耳边回荡的全是“小心!”“注意安全!”“这有点滑!”

就算心生悔意也无济于事,因为无路可回头,只有勇字当头。

李勇先教授似身轻如燕

本来,我们内心其实是担心专家的,但恰恰相反,并不瘦削的他们,脚步异常轻盈,用他们的话来说:“我们搞惯了田野调查,这些路不算啥子。”甚至记者在最难走的路段,面对沟壑不知如何跨越之时,陈洪果断说:“没事,踩到我脚上!”李勇先教授说自己来自巴中,早已经习惯了各种山路。

奇特的地貌

眼前这条曾经出川入蜀的便捷辅道,荒废的年头可以用“十年”为单位计,但到底是几个十年,却无人能够说清。不过,当地人对这些道路驾轻就熟。

因为他们中间,有钓鱼人、有捡燕窝的人。多则一天需要走上三次,运气好可以获得价值超过百元的馈赠。

我们还在步履维艰之时,前面的村民大哥早已不闻人声。莫非走丢了?抬眼看去,有光!快到终点了!原来,他们已在洞口悠哉地抽起烟了。

复行一段路,终于来到洞口,头顶前方传来成绵广高速路上的汽车声,险峻的野生蜀道和现代化坦途,仅数百米距离,时空在这里交错。

光明在前方

看到水泥路,有人感叹“终于活过来了!”

此刻,汗水湿透衣衫,灰头土脸,荆棘缠身。

千帆过尽,向新而行,有劫后余生之感。

刘玉国老师曾在朋友圈里写到:“看蜀道,到广元。没到明月峡栈道打卡,你千万不要提走过蜀栈;没到昭剑道昭化段、利阆道龙潭段,你千万不要提见过最美的石板路;没到翠云廊,千万不要提你见过蜀道最长寿的古柏。广元,四县三区都有蜀道。Ta,就是这么牛。”

蜀道,请收下我的膝盖!

评论 4

  • ShawnEz 2023-11-01 发表于四川

    好的

  • 李小兵四川省资阳市 2023-10-30 发表于四川

    关注

  • 行走在路上 2023-10-30 发表于四川

    自己怎么去

查看更多

去APP中参与热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