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地史迹|成博“镇馆之宝”天府石犀,近两千年前是被野蛮推倒后破坏性掩埋的?

封面新闻 2018-08-07 19:15 37585

位于成都博物馆的天府石犀

封面新闻记者 李雨心 实习生 宋浩征

外表憨萌可爱、被市民亲切称为“萌牛牛”、体量庞大重约8.5吨……说起成都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天府石犀,可能这些是大家首先想到的特征。

成都博物馆二楼展厅中,石犀静静站立着,注视着游客来来去去。别看石犀这般安静,它可曾经历了好多曲折呢。

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副研究员易立,全程参与了天府石犀的考古发掘工作。

易立娓娓道来天府石犀的“前世今生”,解密其与李冰治水间千丝万缕的联系。

易立说,石犀在1973年就曾露出过冰山一角,让人们知道在黑暗的泥土中,还有一个千年历史遗存掩埋其中。

当时限于技术条件,只能就地回埋,又过了将近40年,它才重见天日。

“当时石犀被掩埋在天府广场北侧的一个大坑中,更是被叠压到明代蜀王府的宫墙,以及汉代至唐代的地层下。我们是把上面这些地层堆积,包括当时的文化遗存清理掉后,才开始清理这个大坑的。”易立回忆当时的场景说。

神奇的是,当清理起这个容纳石犀的大坑时,一个疑问闪现在了考古人员的脑海中。

石犀出土时,左侧覆盖着现代建筑材料

石犀被埋,或因时局动乱?

从坑体的情况来看,易立发现,这个坑就是专门为掩埋石犀而挖,大小刚好符合石犀的体积。

如若先人是为了保存此物,将其埋藏在地下,也不是什么奇事,但事实却并非如此。

从石犀的埋藏情况来看,并不像出于以藏宝为目的,倒像是一种带有破坏性的行动。

“石犀的埋藏状态是呈倾倒侧卧的,而且坑中除了石犀外,还有同一时期的建筑垃圾,比如瓦、陶器等生活遗物的残片。所以,我们判断,石犀的掩埋,在当时是一种带有破坏性的政治手段。”易立细细阐述道。

石犀左侧清理后

到底是什么人,又是出于怎样的目的,会想到将石犀进行破坏性掩埋呢?

从石犀埋藏的年代来看,似乎能找到一些蛛丝马迹。

易立表示,据石犀地层出土和埋藏的情况来判断,其埋藏年代大概是在三国末年到西晋初。

在那个兵荒马乱、时局动荡的年代,石犀到底遭遇了什么呢?

“石犀本身,代表了古蜀文化的精髓。蜀汉政权灭亡后,新来的西晋政权要统治蜀地的民众,害怕蜀地再次发生割据叛乱,因此,就要把代表当时古蜀文化甚至土著文化标志给破坏掉,所以就带着敌视的思想对待这头石兽。”易立解释说。

与石犀被掩埋在泥土下的,还有同时期残损的建筑基遗。

由此,易立推测,当时很有可能发生了有预谋且成规模的军事行动,他们将石犀推倒,并摧毁了当时在石犀周围的、具有象征意义的核心建筑。

这头憨萌的石犀,究竟在数千年的岁月经历了怎样复杂的历史境遇,只有靠人们去猜测推想。

但幸运的是,人们在尘土中发现了这件珍贵的文物,并将其保护修复,让蜀地辉煌灿烂的历史遗存没有被湮没于岁月中。

李冰画像

李冰造五石犀,犀浦因此得名

对成都人来说,犀浦这个地名并不陌生。

犀浦镇位于成都西郊,历史悠久,可追溯到数千年前,史称“古晋兴城”。

鲜为人知的是,犀浦的得名,与李冰治水有着直接的联系。这个联系,就是石犀。

2000多年前,李冰被秦昭王任命为蜀郡太守。

当时,成都平原洪水肆虐、水患频发。为此,李冰主持修建了中国早期的灌溉工程——都江堰。此后,成都平原成为水旱从人、沃野千里的“天府之国”,也使成都平原富庶起来。

古籍记载,李冰在蜀地时曾“外作石犀五头,以厌水精”。

都江堰灌溉图

虽然现在无法验证这件天府石犀是否就是李冰所造的石犀,但考古人员从石犀的制造年代来判断,其与李冰治水的时间十分吻合。

可是,这件珍贵的文物,与犀浦的得名又有什么关系呢?

其实,犀浦的正式得名,缘于李冰治水所造的石犀。

唐代李吉甫在《元和郡县志》卷三十一中记载:“犀浦县,本成都县之界,垂拱二年分置犀浦县。昔蜀守李冰造五石犀沉之于水以压怪,因取其事为名。”

浦,是水滨的意思,将沉石犀之浦命名为犀浦,沿用至今。

可是,犀浦虽意为“沉犀之浦”,但李冰治水所制造的石犀,并没有安置在此处。

北宋时的《舆地广记》记载说:“……犀浦县,属益州。秦时李冰作石犀以压水精,穿石犀渠于江南,命之曰犀牛里。县取此为名耳,不在其地也。”

由此看来,犀浦的得名,是后人为纪念李冰治水的事迹而来的。

评论 0

  • 还没有添加任何评论,快去APP中抢沙发吧!

我要评论

去APP中参与热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