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珺玮 封面新闻记者 周翼
10月12日,走进位于四川攀枝花市米易县的热水村,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拿虎湾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渔场,520余亩鱼塘星罗棋布,诗画般的田园美景宛若江南水乡。
10年时间,热水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9600元涨到了2021年的26100元,秘诀是啥?
“种养结合。”热水村党总支书记杨家贵给出了答案,山上的8000亩芒果,山下的520余亩鱼塘,是热水村腰包鼓起来的“致富密码”。
热水村建起攀西地区最大的渔业养殖场
建起攀西地区最大的渔业养殖场
去年总产值4000多万元
热水村自然环境优越,热水河贯穿其中,得益于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水资源,养鱼,成了热水村产业发展的新思路。
“鱼根本不愁卖。”热水村二组村民彭志林信心满满,他家有20亩鱼塘,在拿虎湾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的带领下,一年收入很是可观。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热水村进行渔业养殖,党的十八大以来,该村的渔业养殖迎来了新的契机。湾丘彝族乡党委政府和热水村村两委大胆探索,成立拿虎湾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引进、传播先进的养殖技术,硬化道路和沟渠,统一管理,降低养殖成本、拓宽市场。
热水村的鱼塘
目前,该渔场是攀西地区最大的渔业养殖场,主要养殖品种包括鲤鱼、鲫鱼、鲈鱼、罗非鱼、鲢鱼等10多个品种,销往西昌、攀枝花及云南等地。2021年,渔场总产量达800万斤,总产值达4000多万元。
如今的热水村已成为远近闻名的渔业村。“生活水平比十年前翻了几番。”热水村二组村民胡泽武说,“我们村现在鱼的产量高了,利润也增加了,几乎家家都有小车、住上了楼房。”
热水村的芒果丰收
芒果从一两亩发展到8000亩
2021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6100元
山下的养殖业风生水起,山上的种植业也毫不逊色。
热水村从安宁河畔到山顶呈梯级的坡地,村民以前靠种植玉米、水稻为生,收入微薄。村两委集众人智慧,多方考察之后,发现村里的地理位置、气候优势均适合种植芒果。
2014年,热水村加入了攀枝花的芒果种植“大军”。依靠部门扶持、能人带动、农户发展的模式,热水村积极引导农户在辖区荒地大力发展芒果产业。
热水村的芒果从最初的一两亩,发展到如今的8000亩,为实现乡村振兴打下了坚实基础。
热水村已发展8000亩芒果
“一开始,由于交通不便,山上的村民们不敢谈芒果种植。”据杨家贵介绍,热水村村两委对症下药,争取资金、协调沟通,在交通问题上狠下功夫。十年来,热水村的硬化道路从3公里到39公里,实现了水泥路通达家家户户及产业园区。
“村上专门请技术人员来指导,种了芒果之后,收入也增加了不少。”芒果种植户杨天惠告诉记者。
热水村四组村民蒋月林也记得,前几年因为没有水泥路不敢种植芒果,“现在道路硬化以后,大家种植芒果的决心大、信心足,很多农户都买三轮车、微型车,收购商的车辆可以直接开上去采购、打包。”
十年前,热水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9600元,通过产业发展,到2021年,热水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了26100元。
“下一步,我们要引进更好的技术,进一步加大基础设施投入。”杨家贵说,要让芒果产量更高、品质更优,让渔业更加优化,力争产出高品质的鱼,“还要优化发展葡萄产业,让群众的腰包越来越鼓。”
评论 0
还没有添加任何评论,快去APP中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