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开始选择看《伦敦生活》(Fleabag)的原因很简单,有两个,并且和超高的豆瓣评分无关。
第一:短。
作为典型的迷你剧,《伦敦生活》只有六集,每集20多分钟,一部电影的时间就可以看完。
第二:编剧(同时也是女主)的脑洞清奇,全篇都打破了第四面墙。
--------封面百科-------
第四墙(fourthwall),一般译作“第四堵墙”,指在镜框舞台上,一般写实的室内景只有三面墙,沿台口的一面不存在的墙,被视为“第四堵墙”。”第四面墙的建立很大原因是因为现实主义剧的出现。它的出现导致了很多艺术家直接关注提升戏剧性和喜剧效果,导致这种界限破开。从另一个层面讲,观众在电影、电视节目中出现,可以被看做是“打破第四面墙”。
----------------------
翻译成人话就是:演员直接对着屏幕说一些话,像是在和屏幕外的观众对话,就可以称之为打破第四面墙。
这是个猛招,因为这非常容易让人出戏。
大概是《大空头》《死待》的大获成功和《纸牌屋》的风靡,这样的手段似乎突然流行了起来,每每一段剧情之后主人公便兀自对着镜头自言自语,这就是所谓打破第四面墙的手段之一。但一般而言,这些都是调剂,如《伦敦生活》这样频繁地如家常便饭般打破,还是很少见。
一开头就是,女主高能全程地吐槽一次随机性行为。台词黄暴,尺度大?这只是腐国迷你剧的开始。
高亮提醒:未成年人请在成年人陪同下阅读下文。
剧名Fleabag(“随便、邋遢的人”)既是大家对女主的昵称,也顺便概括了她生活的全部。
在亲情上,女主的母亲早已过世,而父亲娶了绿茶继母后便和她渐渐疏远。
在女主觉得无依无靠,去找父亲安慰时,得到的答案却是:“你这是随你妈。”
女主的姐姐虽然关爱女主,却又是一位永远压抑自己、并挣扎着要平衡工作和家庭却屡次失败的女强人。
她的咖啡店是和好友开的,好友因为情伤意外自杀,她陷入痛苦中。
在爱情上,女主虽然有着一个小天使男友,但却不停地作死。
“不要让我讨厌你,爱你已经够痛苦了。”
终于在男友正式离开后,只能靠乱睡路人来解乏。
乍一看,女主就是这样一个做派张扬不羁、黄段子信手拈来、自拍胸部慰劳男友也不在话下的奇女子。她吐槽着每个上床对象的OOXX技能,吐槽着生活中的一切乱遭事情。
但就是这样一个玩世不恭的都市女青年,在逝去好友的记忆闪回中,看到最后你或许会明白这个都市女性内心的孤独和悲哀。闷骚的英国人用如此戏谑的表达演绎出了都市人的脆弱而绝望——它来自孤独。
当一切不正常都成为理所当然,当一切形式的脆弱都成为不合时宜。
这是个没有人好意思诉说自己的孤独的时代,更是一个“纯碎的孤独”不被接受的时代。
但直面它,才不必假装坚强。
正如下面这段豆瓣短评所引述的一样:“所有的英雄气概都来自我内心的软弱。”
封面新闻编辑 小飞侠
评论 0
还没有添加任何评论,快去APP中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