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无人机企业已达110余家 首个无人机产业协会正式成立

封面新闻 2018-07-13 19:23 36978

封面新闻记者 张想玲

7月13日,成都市无人机产业协会第一次会员大会暨成立大会在高新区菁蓉国际广场成功召开,标志着成都市首个无人机行业组织正式成立。

无人机综合集成了航空、控制、新材料、新能源等多学科技术,是全球性战略性新型产业之一。成都市经信委巡视员张保国介绍,在应用场景上,除军用外,无人机已广泛应用于农业、公共安全,航空拍摄。成都无人机发展拥有良好的基础,目前,登记在册的无人机企业有110余家。以翼龙、云影为代表已出口到了国外。

此次成立的成都市无人机产业协会会员单位包含成都市及周边较有影响力的大型无人机、工业无人机、商用无人机、消费无人机、复合材料、软件、航空电子设备等上下游企业及航空特色鲜明的高等职业院校等共59家单位。

成都市无人机产业协会会长、成都纵横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任斌介绍说,成都是国家重要的航空产业基地之一,电子信息产业优势突出,具有大力发展无人机的基础和条件。在无人机领域积累雄厚的产业基础和人才力量。

但是目前无人机发展同时面临很多问题。比如说,空域和管控问题。

任斌表示,无人机分为消费级,军用级,工业级。后者也是市场前景最广阔的一个区块。作为一款先天性的军民融合产品,工业无人机飞行遭受空域和监管的约束。因此,更需要相应的政策和法规环境。无人机作为通航产业的一个新形态,目前,四川也在积极研究低空开放的相关政策和法规。

“我们希望把所有企业联合起来,把企业发展在空域、标准法规等方面共性面临的问题搜集起来,和政府一起推动法规的完善。”任斌说,低空开放,无人机是受益者。希望通过协会的力量,推动政策完善,促进产业发展。

无人机产业作为成都市促进五大高端成长型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年1月份,成都市经信委、成都市财政局印发了《关于申报2018年航空与燃机产业专项资金补贴项目的通知》(下称《通知》),公布了成都市2018年航空与燃机产业专项资金补贴项目申报条件和补贴标准,对在本市登记注册、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研制无人机、直升机、公务机、发动机等整机产品并实现首次销售的单位进行补贴,最高可达1000万元。

评论 1

  • 凉云暮叶 2018-07-13

    无人机空域使用费势在必行!

我要评论

去APP中参与热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