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西子诗:走出大凉山 辗转城市寻觅原乡
点音频,听莫西子诗的歌☟☟☟
《月光白得很》
《不要怕》
封面新闻记者 陈荷 实习生 曾贝佳
“你呀你/终于出现了/我们只是打了个照面/这颗心就稀巴烂……”2014年,来自四川大凉山的彝族独立音乐人莫西子诗出现在中国好歌曲的舞台上,以一首《要死就一定要死在你手里》获得比赛亚军,直抵人心的演唱,一鸣惊人。
同年,他发布了第一张专辑《原野》,融合彝族音乐、摇滚、民谣、迷幻等元素,不拘一格。这是鼓点密集的一年,莫西被认识,被喜爱,被传唱。
2015年,莫西在各大音乐节、金曲奖、日常创作中穿梭。这个彝族小伙,走出故土,早已熟稔城市的步调。时间是一个永不停歇的万花筒,一段生命告下段落,另一段生命怦然新生。
莫西子诗
2018年,距离《原野》发布已四年之久,六月,莫西携专辑《月光白得很》归来。专辑名出自王小妮的同名诗作。“群山在河边生长/城市席卷麻木的动物/幼时的月光照在脊背/时间从此刻剥离……”原乡发来讯号,故土与前路重叠,在筹备之时,莫西才惊觉岁时流转,光阴不歇。
“我的彝族身份决定了作品的音调旋律”
儿时,莫西生活在山野自然之中。他跟着哥哥姐姐下地插秧、上山玩耍、坐大巴车去县城,总能在各种场合听到各种即兴的歌声。莫西形容这是轻柔的“哼唱”,随意而生活化。在彝族人的乡下,音乐是生活的一部分。
彝族人崇尚自然,信奉万物有灵,所以哼唱出来的东西比较随性,也没有什么固定的结构,就好像跟大自然在互动,非常写意。受此影响,莫西的作品里头有野性的呐喊,苍凉的低吟浅唱,加上民间马布、唢呐、口弦、羊皮鼓等原声乐而将人带到一种原始辽阔的回归状态。
莫西子诗自小生活在山野自然之中。
“我的彝族身份决定了作品的音调旋律,它是根深蒂固的,不可避免地通过旋律表达出来。”雾气湿重的早晨,在成都一家旅社的顶楼,莫西穿着简单的蓝色印花T恤出现,戴着一副黑框眼镜,眼睛澄澈,显得斯文。他与记者谈起了音乐,说话声音不大,语气却很坚定。
他坦言,自己的民族身份决定了作品的音调旋律。
多年前的一个夜晚,他乘火车离开大凉山,奔赴更广阔的天地。父母给了莫西最大的帮助——自由。对于儿子的决定,他们基本上不会限制,这使得莫西能够安心去做自己喜欢的事,“因为一般像我这样的人,基本毕业后就留在本地,考公务员,找个工作就上班了。但我去上海、北京闯荡,他们基本没说过什么。”
莫西的歌,很大一部分是用母语彝语创作,听众理解起来存在困难。但他并不担心民族语言会影响听众市场。“我不苛求所有人来听,但还是会有一部分人听这些歌、喜欢这样的作品。”
窦唯、程璧、吉杰……感恩朋友相助
面对城市更广阔的天地,莫西也有彷徨,但正如他所说“你我皆命运如流水,但终将蜿蜒出自己的形状,各自奔向归处。”
他奔波于北京、上海,还有莎士比亚一般的云南,脚下的路漫长而无涯。故事里各式各样的自我或粗粝,或动荡不安,或心如磐石。“七月里长起来的野菜/八月里开花/如果你有流水一样的命运/又怎能叹息回不到那故乡哦”。心绪起伏,莫西呼喊着不要怕。
莫西奔波于北京上海云南,他也是各大音乐节的常客。
2011年,莫西子诗辞去工作开始投入音乐创作,并认识了窦唯,开始频繁地一起玩即兴音乐。吉杰在个人专辑《自深深处》中,与莫西合作了《引子 魂归路漫漫》。四年之后,在民谣歌手程璧的MV《我想和你虚度时光》中,莫西子诗倾情献声并出演,还担纲这张专辑的制作。
因音乐结缘,相识相知,莫西一路得到很多做音乐朋友的帮助。频繁接触后,自然深刻地影响了莫西,他对此深表感激。“这些帮助真的非常可贵。”
名字里有“诗”,莫西的音乐作品也充满诗意。
莫西还是各大音乐节的常客,陆续在草莓音乐节、西湖音乐节、迷笛音乐节等无数音乐节亮嗓。在他看来,“音乐节的受众对音乐的接受度比较高,享受与观众近距离演唱的感觉。”
采访当天,成都飘着毛毛细雨,在莫西的印象中,这座城市一直阴雨不断。“我曾在成都呆过一年,对成都还算了解。这边音乐氛围很好,很多酒吧驻场歌手的唱功很赞。”
新专辑更多元,更现代
名字里有“诗”,莫西的音乐作品也充满诗意。虽然他谦虚地表示自己对文学的理解还不够,但读诗谱曲已成为他创作中重要的一部分。当他读到王小妮的诗《月光白得很》,一下子引发共鸣,因为它写出了莫西心里想要呈现的意境。
他这样描述诗歌带来的直观体验,“你在深夜一个人出门,一切都很朦胧,只剩一个框架,那种很神秘、很冷的感觉会让你去想,原来在夜晚,所有的东西都变得那么美,那么素净,那么深邃。深夜你的感官也会更强烈。”
故乡深刻地影响了游子,它打开了莫西未来的路。
这便是新专辑创作的开始。《月光白得很》专辑筹备和录制用了半年时间,相比上一张《原野》更多元,更现代。新专辑减少民族乐器的使用,增加了贝司、合成器和电吉他。另外,莫西还针对从前的几首歌如《知了只叫三天》、《丢鸡》、《不要怕》,进行了重新编曲。
故乡深刻地影响了游子,它打开了莫西未来的路。他为新专辑倾情写下,“我永远被一份远程的善良、温和、平实包裹,能将头颅枕在故乡温和的土壤……时间之下,我不过是寻觅归宿的他乡之客,归宿之名,也终不过是心中的一块净土。那里的月光比地球任何一处的都沁入骨髓,那里的呓语比任何一声呐喊都深入我心。”
莫西子诗在演出。
近些年,莫西也在不断探索尝试多样的跨界合作,如电影原声、话剧、舞蹈配乐等,不断追求更多的可能。
谈及目前的生活状态,莫西用这三个词形容。第一是彷徨,莫西担心因工作繁忙,乐队难得相聚排练,希望将更多时间放在音乐上,创作出更理想的作品;第二是思考,他渴望在曝光宣传与潜心创作之间取得平衡,不忘初心,不偏轨道;最后是生活,愿放慢脚步,而非一味高速工作、只顾发光发热,要回到生活本身。
评论 7
锦江吴彦祖 2018-07-13
听了无数遍死在你手里
阿刁喜欢看球 2018-07-13
厉害
渡鹤影 2018-07-12
好像听过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