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评论 | 虚拟人走红“Z世代”,移情效应下的孤独对望

封面区块链 该文章已上链 >

封面新闻 2022-05-20 15:47 101326

蒋璟璟

俏皮可爱的虚拟人形象、顺畅自然的肢体动作、温柔亲近的语音互动……近日,虚拟偶像、虚拟主播等虚拟人走红网络,尤其在“Z世代”中受到欢迎。业内人士分析称,虚拟人在创造时被赋予了独特的形象和性格特征,它代表的是一种符号和文化,这是其能够吸引“Z世代”的重要原因。(中新社)

虚拟人走红“Z世代”,这俨然是两个先锋群体的“双向奔赴”。众所周知,Z世代也被称作互联网原生代。其对于网络空间、虚拟世界的一切,永远保持着极强的好奇心与包容度。如果说,这一先天特质,决定了Z世代更容易形成与虚拟人的初次接触。那么,随后产生的高频互动以及深度认受,则无疑有着更复杂的逻辑。

在Z世代的认知谱系内,虚拟人实则扮演者复合的角色。有人将之视作偶像,并且还是不会“出事塌房”的优质偶像;有人将之当成伴侣,随时在侧、随叫随到,简直是善解人意的“有趣灵魂”;当然,也有人将之看成“另一个自己”,似真似幻之间,即便是“孤独的映射”好像也趣味盎然了……虚拟人如此之深地嵌入了Z世代的生活,其间隐约透着某种喧嚣的孤独、密切的疏离。

永不会辜负,也便永不会错付。投其所好、精心设计的智能虚拟人,永远是贴心可人的形象。一副人畜无害、善解人意的温柔表象之下,是算法的冷酷精明,是大数据的“精准投喂”。分明那么完美,却又那么“亲近”、那么“懂我”,虚拟人所带来的这份完美奇缘,怎能不沉浸其中?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罗网,也是茧房。一些Z世代与其说是折服于虚拟人的无穷魅力,不如说是深陷于自己潜意识内的完美世界里。

有爱、有趣、有情感、有温度,如果说智能算法形塑了虚拟人以技术架构,那么故事化的演绎、人格化的“养成”,则赋予了虚拟人以现世的“生命力”和“说服力”。其在“Z世代”中越发受到追捧,很大程度上仍是某种“移情效应”在起作用。在虚拟人“自我叙事”的基础上,一些人又将太多的想象、期许、欲念投射其上。继而,在长时间的“训练”和“磨合”之后,深谙“机器学习”的虚拟人,终于成为了“最好的一个”。

一个无缘社会内,虚拟人所兜售的“缘分”,触手可得却又如镜花水月。

评论 6

  • fm1846 2022-05-21

    标题好

  • 万源市铁矿镇泥溪沟村黄长坤 2022-05-21

    智能时代

  • f大英县河边镇m2075842 2022-05-21

    科技时代

查看更多

去APP中参与热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