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成母亲的遗体捐献遗愿 成都女子母亲节送别母亲

封面区块链 该文章已上链 >

封面新闻 2022-05-09 23:58 181163

封面新闻记者 田之路

张晓(化名)没能与母亲刘倩(化名)共度今年的母亲节。

5月8日凌晨,成都,刘倩因病去世。生前,她曾报名登记捐献遗体。在这一天,她的遗愿实现了。

在刘倩弥留的一个月里,张晓在照顾母亲的同时,也和母亲聊了许多从前没能聊过的事,她也重新认识了母女关系,“感觉从未如此真实,她也像我一样年轻过,犯过错,长大过,然后离开。”

谈起母亲的离开,张晓说,母亲走得很平静,“这是最简单体面的方式,也完成了母亲的遗愿。”

谈论生与死

母女同时填报器官与遗体捐献

母亲在母亲节这个特殊的日子离开,更让张晓忆起许多母女相处的细节,也让她重新思考母女关系。

张晓今年44岁,在成都一所大学担任行政职务。她工作后,母女间隔两地,平时电话联络,节假日团聚。2016年,父母从老家四川宜宾搬到成都,和她一起住。

重新在一起生活,难免有些摩擦。父母舍不得倒剩菜,张晓有时会说几句,但为避免更多争吵,她后来也放弃了念叨,“我小时候,她批评我,说到底是为我好。她老了,我批评她也是为她好,角色似乎对调了。”

她说,与母亲“亲密但并非完全没距离感”,这些偶尔的拌嘴都是小打小闹。

几年前,张晓向父母提议报名登记器官和遗体捐献,父母爽快答应,“母亲不避讳有关死亡的话题,直接说随便拿她的眼角膜去用,”他们把身份证给她,让她去办理。

此后,张晓前往四川省人体器官捐献管理中心,给三人报名了器官与遗体捐献。

回顾母亲的一生

她与母亲相互释然

一个多月前,母亲被查出患肝癌晚期,医生称情况严重,手术已无意义,建议保守治疗。张晓一家试图隐瞒母亲,但连续转院3次,母亲意识到病情不乐观。

母亲的身体持续恶化,一次中途出院中,她向张晓提起了遗体捐献。“你打电话问下捐献的事,问清楚。我既然报名了,就一定要做到。”张晓打电话询问了捐献事宜和流程。

母亲开始交代家里的后事。

在医院照顾母亲的这段日子,张晓体会到辛苦,但她觉得这是种“回报”——她是独生子女,父母给予了她全部的爱,“以前都是享受,现在换我付出和回报。”

对与母亲的相处,她似乎也有了新认识。从前顾忌母亲是长辈,一些话不好说出口,这期间她们无话不说。母亲的人生仿佛一则则枕边故事,从母亲嘴里读了一遍。张晓听后觉得,原来妈妈也是普通人,不是外界塑造的“妈妈都是超人”形象。

母亲的青春是她最美好的年代,“那时她认识了我爸,爸爸一直陪她在农村,回到城里后生了我。”张晓也发现,母亲年轻时和自己一样,犯过错、说过不该说的话,“我想起以前说过的气话,现在和妈妈也互相释然了。”

完成母亲的遗愿

这也是三代母女的特殊“缘分”

母亲身体每况愈下,她逐渐完全丧失对自己身体的把控能力。她问过张晓,自己最后时刻是否要抢救。张晓在医院亲眼看到过同病房的人接受抢救的过程,“很痛苦,也是无意义的消耗。”在她的眼中,母亲一直是个体面的人,一定不想被别人看到自己现在的样子。

她不希望母亲过度医疗,只希望她平静地走。但这时做决定,已不像过去有母亲给她建议,此刻她只能独自承担。

母亲走前一周,张晓请了护工。她并非不愿照顾母亲,而是不想眼睁睁目睹母亲离去,“我承认我在逃避,像在手中抓住一把沙,握得越紧流失得越快。”母亲此时已说不清话,但护工告诉张晓,她不在时,母亲常清楚呼喊出她的名字。

5月8日早上,母亲节,张晓接到了让她最怕的电话。赶到医院时,她见到了母亲最后一面,并通知了四川省红十字会,四川省人体器官捐献协调员郑旭东为母亲办理了捐献手续,主持了捐献仪式。

张晓想起外婆也曾有这意愿,“外婆2000年走前,也对我说过想捐献遗体,各种原因没能实现。如今妈妈实现这个愿望,也算是缘分。”

母亲在世时,张晓很少和她说肉麻的话。母亲离开了,她觉得还是该有一些仪式感,让生活中充满深情,她也将在自己和孩子间做出些改变。捐献流程完毕,拿到证书后,张晓觉得这是份特殊的纪念,“在以后每个母亲节,我都会深深怀念。”

评论 5

  • 程斌 2022-05-10

    感动😭

  • jar 2022-05-10

    好文章

  • L~圭本仪器耗材 2022-05-10

    大爱人间

查看更多

去APP中参与热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