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 熊英英
A股上市公司一季报进入密集披露期,恒顺醋业、盐津铺子、三只松鼠、桃李面包等调味品及休闲食品龙头相继发布了一季报,但业绩表现似乎都不尽如人意。
4月25日晚间,恒顺醋业披露一季报显示,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收入5.72亿元,同比增长10.43%;归母净利润0.77亿元,同比下降0.75%。
桃李面包一季度实现营收14.52亿元,同比上升9.43%;归母净利润1.58亿元,同比下降2.8%。
三只松鼠和盐津铺子业绩则更加不乐观,一季度营收和净利润均双双下滑。报告期内,两家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同比下降了48.75%和25.15%。
从去年开始,不少食品饮料企业为应对原材料上涨带来的成本压力,纷纷宣布提价,但目前看来,这对业绩拉动效果似乎并不明显。为此,企业也在通过缩减成本、转型新业务,寻找着各自的出路。
图据上市公司一季报
疫情反复叠加原材料上涨
涨价难挡业绩下滑
综合各家公司的财报来看,一季度业绩下滑主要有三方面原因:春节错位导致去年同期基数较高,疫情多地散发影响物流运输,以及原材料价格上涨。
三只松鼠表示,春节前40天为公司年货节销售旺季,2022年春节为2月1日,2021年春节为2月12日,年货节档期对今年一季度销量产生一定影响;疫情导致部分区域阶段性物流停运,影响订单交付,线上业务出现销售下滑;线下门店受疫情影响,报告期内超400家店铺出现阶段性闭店,销售收入出现下滑。
桃李面包表示,由于部分原材料价格上涨及终端配送服务费用增长导致公司今年一季度毛利率同比略有下降。
安琪酵母一季报也显示,受糖蜜及主要原材料成本上升,期间费用增加等多重因素影响,归属净利润3.13亿元,同比减少29.30%。
事实上,早在去年10月,受大宗商品大幅上涨带动产品生产端原材料的大幅上扬影响,食品行业掀起一轮涨价潮。先是在10月12日,海天味业宣布,鉴于各主要原材料、运输、能源等成本持续上涨,决定对主要产品出厂价格进行3%-7%不等的调整。随后,安琪酵母、洽洽食品、恒顺醋业等行业龙头纷纷宣布提价。
涨价对利润的传导到底有多大?目前看来似乎并不明显。
“此次涨价属于成本上涨导致的被动涨价,对业绩的改善作用有限。”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接受封面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涨价虽然一定程度上可以抵消成本上涨的压力,提振业绩,但也存在着诸多不确定因素。有的可能是“纸面涨价”不一定能够落到实处,很多时候涨价可能还不足以抵消成本的上涨。
如何“解压”?
收缩产品线VS转型新业务
面对业绩下滑,食品饮料企业如何寻找出路?收缩产品线开源节流可能是一种方式。
例如,三只松鼠表示,报告期内公司聚焦坚果战略下持续缩减SKU,对不符合品牌认知、单品规模不足、盈利能力不强、核心竞争力不足的多个品类逐步停止销售;同时,主动减少站内流量费用投放;延续暂停门店扩张计划,把重点放在提升单店盈利能力上。
盐津铺子则提出了“聚焦大单品,拥抱全渠道”的发展策略,聚焦深海零食、辣卤零食、烘焙产品、果干产品等发展空间较大的核心品类,做强研发,同时将向商超、社区团购、流通渠道(便利系统)、线上电商等全渠道布局。
也有企业选择开辟“第二战场”,力求通过业务转型实现突围。
4月6日,恒顺醋业在互动平台回复投资者提问时表示,伴随“懒宅经济”的发展,预制菜已开始兴起,公司已积极研发和布局该产品系列。不过记者注意到,除了这条回复之外,恒顺醋业对外发布的公告中,都未曾披露过其他与预制菜有关的信息。
近几年预制菜步入发展快车道,相关数据显示,预计到2026年,我国预制菜的市场规模将突破万亿元,达到1.07亿元。面对广阔的市场,不少上市公司蠢蠢欲动准备入局,也有企业借此实现业绩高增。以安井食品为例,今年一季度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2.04亿元,同比增长17.65%。其中,菜肴制品实现了129.88%的高增速。
不过,在朱丹蓬看来,恒顺醋业转型预制菜成功率并不高。不同于海天味业整体的品牌效应和规模效应都很明显,进入预制菜行业相对容易。恒顺醋业聚焦单一主业,缺失完整的产业链,只看到行业的红利却没有认识到自身的短板,但行业红利却不一定能够转变成企业红利。
而面对疫情的反复和成本上涨等多种压力,行业拐点何时到来?不少业内人士认为,关键看疫情拐点何时能来。随着疫情得到有效控制,消费信心持续恢复,行业则有望逐步复苏。
评论 4
中天镇宝盖寺村驻村队员宋道志 2022-04-28
企业也在通过缩减成本、转型新业务,寻找着各自的出路。
亚。 2022-04-26
好难啊
yiu 2022-04-26
吃口饭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