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采访中“谢邀” 蟑螂的味道姐知道丨去现场 做原创

封面区块链 该文章已上链 >

封面新闻 2025-11-08 09:25 120632

封面新闻记者 罗石芊

6月初,视频《实探蟑螂养殖基地 记者吃了一只活的:核桃味、双皮奶口感》,出乎意料地火了,网友们贴心地送了我一个外号:“蟑螂姐”。不少很久没联络的朋友都来问我,“真吃了吗?”“真的是这个味道吗?”“你不害怕吗?”

“是的,真吃了,感觉还行,算不上害怕。”我回复道。

稿件海报

但这个过程,并没有那么淡定。拍视频之前,我已经去过3次“美洲大蠊”生产基地,稿子也写过好几篇,要想拍出新意,其实是一件很难的事。

“先去了再说!”再次探访,因厂区卫生要求,我们还是无法进入养殖基地内部,只能隔着玻璃拍。

正发愁时,厂长偶然提到一句:“蜕皮的白虫可以生吃,你们可以尝尝”,给我们带来了新的方向:来都来了,试一下。当工作人员拿出拇指大小的美洲大蠊时,我的第一反应是摇头加摆手。

“太大了,它还在动。”我看向视频记者周彬,他举着相机转过头问厂长,“真的能行吗?”“能行!”厂长很坚定地拿过我手里的白虫。

“怎么吃?”“就这样。”只见他把美洲大蠊放进了嘴里,“舌头一卷,爆浆。”名场面诞生了。

看到厂长吃下,我感觉我又行了。肾上腺素推动下,我看了一眼手里的白虫,丢进了嘴里。触须划过上颚,一阵鸡皮疙瘩立起,我立刻咬碎了它。

记者在“品尝”蟑螂

“什么味道?”周彬问。“核桃味,双皮奶口感。”庆幸那一刻,我守住了出镜记者的底线,没在镜头前做出怪表情,脑子里还快速搜索着形容词,想着用什么常见食物来形容口感。奈何词穷,没能想出更多形容词。

之后,这个场面在各个平台火了一圈,流量近亿次,也算是不枉此行。有人也会问,这是怎么做到的?其实去之前,我们也不知道会拍出出圈的场面,或许,这就是记者的使命与魅力所在——只有真正抵达现场,才能触摸到最真实的脉搏,看见那些不一般的故事。每一次深入现场,都是对真相的一次探寻,对自我的一次挑战。而当功夫下到实处,用心去感受、去记录、去呈现,流量与关注,不过是水到渠成的自然结果。


评论 1

  • 是不是皮痒了 2025-11-08 发表于辽宁

    蟑螂姐哈哈哈哈

我要评论

去APP中参与热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