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 伍雪梅
“投递工作不仅要苦干、实干,还要巧干、创新干,才能让邮件‘跑’得更快!”这是邮递员马永强时常挂在嘴边的话。
近日,记者获悉,在最新一批四川省宜宾市英才计划“技能领军人才”名单中,宜宾邮递员马永强成功入选。
![]()
马永强工作照。(受访者供图)
此前,深耕邮政基层投递28载的他,已经入选了交通运输部和国家邮政局优秀技能人才库,荣获“全国技术能手”“全国交通技术能手”“四川工匠”“全国交通运输行业文明职工标兵”“四川省劳动模范”“四川省最美职工”“四川省学雷锋标兵”等70多项荣誉称号。他还凭借日复一日的坚守与创新,总结“疑难邮件七步查询投递法”,提出“让邮件跑起来”等合理化建议,成为“马永强邮政投递技能大师工作室”的领衔人,该工作室是四川省邮政行业唯一的技能大师工作室。
![]()
马永强荣获“全国技术能手”。(受访者供图)
一名普通邮递员如何锤炼为“技能领军人才”?10月30日,55岁的马永强讲述了他的成长之路。他说,希望他的经历,能激励更多年轻人大步前行。
一份执念解决行业难题
让“死信”重焕生机
“我们就是要保持以‘人民邮政为人民’的赤诚,把平凡工作做到极致。我很高兴,11月我将为全省邮政系统新入职员工授课,分享我的工作经验,希望对新员工所有启发。”采访中,谈起他是如何为年轻人起到示范作用时,他以此为例,从上世纪90年代入职时的经历开始,打开了话题。
那时,对邮递员而言,地址模糊、无从投递的“死信”是行业难题。年轻的马永强看到老同事将此类邮件退回,心中总是不甘:“一封家书、一份通知,可能藏着别人的急事,怎能轻易退回?”这份执念,让他面对“死信”时不是一退了之,而是尽力一找到底。
![]()
投递报刊的马永强。(受访者供图)
为了精准投递,他将负责区域200多个街道小区、众多单位的地址整理成册熟记于心,成了同事和群众公认的“活地图”。入职第一年,他就因优质服务收到当地市公安局和中医院的表扬信。这份认可,也更坚定了他深耕服务的决心。
2000年12月,马永强收到两封台湾信件,地址均为“中国四川省宜宾市洋街32号”,凭借职业敏感,他判断信件的背后是两岸亲人的团聚期盼,然而,市区寻访无果后,他毅然在当地报纸刊登启事。
“作为邮政职工,把信件投递到收信人手中是我们最大的心愿,不能轻易将此信退回。”马永强回忆,启事刊登后,很快收到了热心群众提供的线索。多方辗转,次年1月,马永强带着两封饱含思念的寻亲信交到了居住在李庄镇羊街的3位老人手中,信未读完,老人们早已是泪流成行,紧握马永强的双手激动地说:“你圆了我们家半个世纪的梦啊!”
28年来,这样的坚持他从未停歇。他累计查找疑难邮件数千件,帮黑龙江集邮爱好者寻回失联25年的好友,为安徽退伍老兵找回分别40余年的战友,他的电话成了群众信赖的“寻亲热线”,一面“热心寻亲人,当代活雷锋”的锦旗见证着这份责任与温暖。
在一次次碰壁与突破中,他摸索的“疑难邮件七步查询投递法”应运而生,从“查地址、核信息、访社区、联物业、登启事、扩渠道、追结果”七个环节规范流程,有效解决了疑难邮件投递难题,降低了退信率,让更多“死信”重焕生机,该工作法荣获全国邮政先进工作法三等奖并在全国邮政推广成为服务标准。
一头扎进技术钻研
创新“独门绝技”全省推广应用
“从一个人投递到带领团队投递,肩上的责任和担子更重了。”马永强告诉记者,现在宜宾市每天投递的包裹数量均在10万件以上,而他每天的重点工作是实时监控全市邮件的投递时限和服务质量。“现在信息技术进步了,通过大数据实现对邮件进行实时监控。如果邮件出现问题,及时沟通及时处理。作为邮政人,我们的责任就是确保每一个邮件都能安全、迅速投递到千家万户。”
马永强说,一路走来,2005年那场全省邮政系统先进典型事迹报告会,算是彻底改写他职业航向的关键时刻。
![]()
马永强展示他获得过的荣誉证书。(伍雪梅 摄)
报告会上,忠诚信使王顺友、技术创新能手马现良、优秀营业员罗红、揽储大王姚贵群等六位先进典型感人肺腑、鲜活生动、催人奋进的一线故事,让马永强备受鼓舞,他默默在心里立下志向:“我要成为像他们一样优秀的人”。这场精神洗礼后,“做服务好、业技精、素质高、懂管理、善营销的新型劳动者”成为了马永强的奋斗目标,更化作日复一日的行动。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马永强用汗水和决心实现了心中的目标,从学习榜样到如今成为榜样。他把工作融入到生活中每一个时刻,实现了工作生活化,生活工作化。针对老旧小区无物业代收、独居老人取件难等问题,他总结出“耐心倾听、细心观察、贴心服务、恒心坚守、暖心待人”的“五心服务法”。退休工人欧阳遐龄腿脚不便,他主动承诺 “以后您的邮件我来送上门”,这一坚持就是多年,寒冬绕路两公里、盛夏汗透制服也从未间断,还常顺带帮老人购置生活物资,成为老人口中“比亲人还贴心”的小马。
在真情服务客户的同时,马永强还刻苦钻研技能,不断思考如何从实干、苦干到巧干、创新干,提高效率。
在长期一线投递中,他发现传统盖戳方式效率低、易模糊,便一头扎进技术钻研中。每天下班后,他对着镜子练握戳姿势,用硬纸板反复练习发力角度,甚至查阅力学书籍研究手腕摆动轨迹。手指磨出茧子就缠上创可贴,胳膊酸痛就用热毛巾热敷,功夫不负有心人,他锻造出指尖“独门绝技”——“短平快飘移盖戳法”。这项创新通过优化握戳力度与摆动节奏,让盖戳效率提升40%,戳印清晰率达100%,不仅荣获四川邮政小技改小发明奖,更在全省邮政系统推广应用。
“只有练好基本功,才能更好地为客户提供服务。”凭着这股韧劲,马永强在省市级业务技能竞赛中屡获佳绩,并逐步成长为技术能手和技能教练。他的多项创新成果获评“全国邮政先将工作法三等奖”“四川邮政合理化建议一等奖”“四川邮政创新成果二等奖”“四川邮政小技改小发明奖”等多项创新奖励。
一个人优秀不算本事
技能大师工作室带动一群人进步
成长至今,他更是肩负了另一项重要任务:带团队。
在单位的组织下,马永强技能大师工作室在德阳邮电技术学校成立200多平米的邮政业务实训室,实训室打破传统单一功能局限,集课题研究、创新实践、收寄实战演练、内部处理模拟、邮件派送实操等多元功能于一体,成为育训结合、产学研协同的综合性平台,可满足全省邮政快递专业岗位练兵和技能鉴定等需求,为行业输送实用型技能人才,助力邮政技能人才的培养和邮政产业高质量发展。
![]()
马永强介绍“马永强技能大师工作室”情况。(伍雪梅 摄)
“一个人优秀不算本事,带动一群人进步才是真担当。” 作为技能大师工作室和劳模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主人”,马永强始终秉持着传承匠心的责任,把自己的 “绝技绝活” 毫无保留地分享给更多人。他依托创新工作室人才培养平台,开展师带徒教学培训,将多年来积累的经验技巧倾囊相授,培养了数名技术能手、宜宾市“五一劳动奖章”“最美快递员”,让邮政服务的匠心精神代代相传。
不仅如此,他还肩负着行业人才培育的重任。作为石家庄邮电职业技术学院、四川省邮电技工学校兼职教师,成都理工大学宜宾校区物流专业校外实习带教老师,他将一线实践经验凝练成生动教材,从2023年开始,每年参与全省邮政新员工培训授课。28年的时间,马永强就一直专注于投递工作,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演绎了精彩的人生,把投递工作做到了极致。
采访的最后,马永强感叹:“只要立足岗位,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平凡岗位也能出彩,也能书写不凡人生。”
评论 2
小米米 2025-11-05 发表于四川
不容易,点赞👍
10楼打冰 2025-11-02 发表于四川
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