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跨越78年的对话,让老建筑焕发新生

人民网 2022-03-18 13:02 32363

如何将一座工业老厂房变身新型、时尚、活力、现代、未来感十足的沉浸式商业项目?

地处济南市中心地段的“老国营”——济南第一机床厂(简称“济一厂”),规划用地约1.97万㎡,总建面约2.8万㎡。因其悠久的历史底蕴,以及工业时代的魅力而历久弥新。但是改造前的“济一厂”,楼房破旧杂乱,公共设施相对匮乏。

由于地处市中心地段,世茂希望通过项目改造为历史悠久的济南城注入新的城市活力,同时在充分保留和尊重原有建筑基底的条件下对“济一厂”进行功能重塑。

图为济南第一机床厂改造前实景图

为了协调好保护和开发的关系,世茂提出三大关键思考:极致的工业遗存体验营造,于旧空间注入新功能,场景与业态的紧密结合。

  泉城记忆

“济一厂”历史可追溯到1944年——它的前身是“进德会”,解放后正式成为了“济一厂”,在国家“一五”期间,曾是机床行业的“十八罗汉”技术中心,是机床产业中的佼佼者。可以说,“济一厂”承载着济南人重要的历史记忆与情感。

济南第一机床厂历史沿革

在对内部空间的改造上,世茂将两跨结构连接处作为商业空间的中庭,并使新增体量向两侧逐层退台,为从不同高度和视角观察、体验工业构筑物创造机会。

室内南侧入口效果图

利用场地中原有的附加体量、排架以及烟囱,通过改造更新形成特殊的活力点,与相应的场地一起共同打造成为可以进行各种活动的城市广场、时尚秀场和后工业公园。

后工业公园效果图

  注入活力

在对待新与旧的关系问题上,世茂尽可能保留原有的立面形式及屋顶轮廓,基本延续老厂房建筑外观。针对主入口、关键商业展示面等功能性空间,结合工业遗存做了适当的调整,以适应商业新功能的需求。

为了提升商业空间体验的舒适度,必要时需要增加体量,世茂选择通过使用特别现代的体量和材料,与原有厂房形成戏剧化的对比,从而营造出独特的形象效果。

济南第一机床厂修复重建过程

在旧厂房内部大胆植入了一个异形体量——“活力芯”。它由未来感十足的幻彩外观和不规则的线条感构成,希望通过它的植入,形成视觉焦点,激发室内空间活力。

济南第一机床厂“活力芯”效果图

  焕发新生

城市更新是一个系统性工作,对综合能力要求非常高,不仅在于产品改造,更在于后期商业运营。 世茂在设计构思之时便前置思考商业空间的使用及运营,整体商业运营上考虑“文化+商业+事件”的模式,通过文创业态的导入以及展览、表演、发布等内容的策划,营造话题性。

济南第一机床厂改造后鸟瞰效果图

除了满足生活配套之外,通过体验性的商业延长客户驻留时间,提升商业人气,真正实现了从唤醒旧时记忆到“人留下来”的改造目标。

如结合东侧城市广场上的亲子乐园和艺术庭院,设置亲子互动体验店、文化国潮体验店等业态;结合南侧的时尚秀场,设置实验剧场等功能;同时在后工业公园一侧,设置轻餐饮及外摆区,形成丰富的业态和空间场景。让人们在体验全新城市生活的同时依然可以感知社会变迁过程中被保留和延续下来的集体记忆。

在2019-2020年度美尚奖获奖作品榜单中,“济一厂”改造项目斩获了“城市复兴金奖”。   

世茂希望基于文化保护的模式,对城市低效存量空间合理地进行空间整合优化,将原有建筑元素提纯与利用,并凭借多元发展优势导入优质产业,植入内容场景,以盘活区域活力与商业氛围。未来,世茂也将持续挖掘城市更新中价值再造的更多可能。

责编|张素玲     编辑|乔梁

本文为广告信息

评论 0

  • 还没有添加任何评论,快去APP中抢沙发吧!

我要评论

去APP中参与热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