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卫健委等六部门:到2035年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覆盖率达75%以上

封面区块链 该文章已上链 >

封面新闻 2022-03-16 18:20 34304

封面新闻记者 邵萌

封面新闻记者从国家卫生健康委获悉,为进一步推动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高质量发展,国家卫生健康委、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医保局、国家中医药局和国家疾控局近日联合印发《关于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签约服务覆盖率每年提升1-3个百分点,到2035年,签约服务覆盖率达到75%以上,重点人群签约服务覆盖率达到85%以上。

一位家庭医生在指导社区居民日常用药。新华社记者裴鑫摄

《意见》提出扩大服务供给、丰富服务内容、优化服务方式、完善保障机制等四项主要措施。

在扩大服务供给方面,《意见》指出,进一步扩大家庭医生的来源渠道,明确家庭医生既可以是全科医生,又可以是在医疗卫生机构执业的其他类别临床医师(含中医类别)、乡村医生及退休临床医师,并积极引导符合条件的二、三级医院医师加入家庭医生队伍。支持社会力量开展签约服务,满足居民个性化、多元化健康需求。

《意见》明确,对行动不便、失能失智的老年人、残疾人等确有需求的人群,要结合实际提供上门治疗、随访管理、康复、护理、安宁疗护、健康指导及家庭病床等服务,加强医疗质量监管,确保医疗安全。

在丰富服务内容方面,《意见》指出,进一步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预约就诊和智能分诊,大力引导和推进签约居民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就诊时由家庭医生接诊。对签约居民可积极推广采用信用支付、诊间结算等方式,整合挂号、检查、检验、诊疗、取药等付费环节,实行一站式结算,减少排队等候次数和时间。

《意见》还提出,推广弹性化服务协议。服务协议有效期可为1~3年,可根据居民需求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工作实际,允许服务关系稳定的家庭医生和签约居民签订2年、3年有效期的服务协议。支持家庭医生与居民以家庭为单元签订服务协议,鼓励各地探索以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产业园区、商务楼宇等功能社区为签约对象,签订服务协议。

在完善保障机制方面,《意见》明确签约服务费由医保基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和签约居民个人付费等分担,且原则上不低于70%的签约服务费用于参与签约服务人员的薪酬分配,以提高家庭医生的积极性。

此外,《意见》鼓励有条件地区探索将签约居民门诊基金按人头支付给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或家庭医生团队,对经分级诊疗转诊的患者,由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或家庭医生团队支付一定的转诊费用。通过对不同层级医疗机构实行差别化支付政策,引导居民签约家庭医生,首诊家庭医生。

评论 0

  • 还没有添加任何评论,快去APP中抢沙发吧!

我要评论

去APP中参与热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