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4日,2016年第三次G20集团财长和央行行长会期间,金墉接受封面新闻记者采访,仔细听取了对封面新闻的介绍。摄影/王国平摄
封面新闻记者 王国平
日前,美国、中国、法国、加拿大等国明确表示,支持金墉连任世界银行行长。
前哈佛医学院系主任、世界级结核病专家、常春藤名校历史上第一位亚裔校长、世界银行行长……这是金墉身上诸多标签的几个。
金墉1959年生于韩国首尔,5岁随家人移居美国,是哈佛大学博士,曾任哈佛大学医学教授、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顾问、达特茅斯学院校长等。2012年,金墉担任世行第十二任行长。他的任期将于明年6月30日结束。
这位主刀世界银行的医学专家,曾在遏制艾滋病和肺结核领域做出重要贡献,在世行不断推进内部改革。
2011年3月4日,在第四届达特茅斯大学偶像大赛总决赛现场,金墉先生展现出了激情活力的一面,在舞台上与二十国的青年们有唱、有跳、甚至还有一段Rap(说唱)。
在医学和金融冷峻的名词背后,还有一个不一样的金墉。
医学专家金墉——
遏制艾滋病和肺结核的全球领军人物
1959年12月,金墉出生于韩国首尔,父亲是一名技术精湛的牙医。
1964年,五岁的金墉随父母移民美国,当时他的父亲在爱荷华大学担任牙医教授。
1978年,金墉高中毕业后进入艾奥瓦大学,主修医学。但仅读了一年半,就在父亲要求下转往布朗大学(该“常青藤联盟”院校)学习文学。他的父亲认为,学医要先学德,而文学恰恰是陶冶情操与灵魂的首要一课。
大学毕业后,金墉先在父亲的牙科诊所实习,后考入世界卫生组织,随即被派往秘鲁开展防治流行病工作。
在秘鲁期间,金墉的足迹几乎抵达过全秘鲁的贫瘠地区。
正是在这一期间,金墉发明出一种针对耐药性结核病性状的关键性治疗方式。
1987年,由于工作上的突出成绩,金墉被选派到哈佛大学医学院攻读硕士,这是他首次系统、全面的医学知识。1991年,金墉完成硕士学位的全部课程,同时被破格录取继续攻读医学院人类学博士学位。
所以金墉是一名医学专家,也是一名人类学家。
同时,也因为在贫困地区遏制流行病上的成绩,金墉被任命为世卫组织总干事的专职顾问,接着在2004年至2006年任世卫组织艾滋病防治部门主管。
此外,金墉还因创建一个世界性的公益医疗组织而广受赞誉。1990年代末期,针对相当一部分国家传染性疾病肆虐的窘境,金墉与他人合伙创立了非营利组织“卫生伙伴组织”,并在乌干达、海地、刚果、秘鲁、埃塞俄比亚等贫穷国家成功完成了防治传染性疾病的多个项目,尤其在降低当地肺结核治疗成本方面作出了巨大贡献。
在担任世行行长前,金墉在全球医疗卫生界已经有着非常重要影响力。
在艾滋病、肺结核、疟疾三大全球性疾病中,金墉当时是全世界公认的遏制艾滋病和肺结核传播的领军人物。
名校院长金墉——
美国常青藤联盟院校首位亚裔校长
由于在世卫组织的工作成效,2003年金墉获得麦克阿瑟“天才”奖,2005年被《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杂志评为全美“二十五位最佳领袖”,2006年当选《时代周刊》“全球百位最具影响力人物”。2004年,他凭借其专业成就和职业精神,入选美国国家科学院医学研究所——医学卫生领域的最高荣誉之一。
在卸任世界卫生组织的职位后,金墉先在哈佛大学医学院担任世界卫生及社会医学系主任,随后在2009年出任“常青藤联盟”院校达特茅斯学院院长,成为美国常青藤联盟院校首位亚裔校长。
2011年3月4日,在第四届达特茅斯大学偶像大赛总决赛现场,金墉先生展现出了激情活力的一面,在舞台上与二十国的青年们有唱、有跳、甚至还有一段Rap(说唱)。
世行行长金墉——
与来自中国的常务副行长成为搭档
就在金墉准备将自己奉献给医学和教育的时候,一个提名不仅让他自己也让全世界感到意外。
2012年3月23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宣布,提名金墉为新任世界银行行长人选。金墉虽然是社区医疗、公共卫生系统等方面的专家,但毫无经济背景,当时外界对这一提名也表示质疑。
据《华尔街日报》报道,金墉本人曾承认自己在就任大学校长之前,对对冲基金一无所知。就任校长后用两天时间恶补了金融方面的课程。
不过奥巴马的理由很充分,提名的主要原因之一,便是金墉在落后地区与国家建立医疗系统的经验。
世界银行是国际金融机构,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贷款和技术帮助,力图减少生活在每天1.9美元的标准下的人数,并促进最贫困国家的收入增长。也就是说,作为金融机构的世界银行主要目的不是赚钱,而是援助全球各地发展。
从另一方面看,虽然金墉不懂经济、不懂金融,但他有懂金融的搭档。
比如,今年年初世行宣布任命时任中国财政部官员杨少林,担任该行首任常务副行长兼首席行政官。
2012年7月1日,金墉成为世界银行第12任行长。
在行长任内,金墉不断推进内部改革,确定了“消除绝对贫困和促进共享繁荣”的双目标,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复苏与发展,并致力于带领世界银行变得更好、更强。
美国财政部部长雅各布·卢日前在发布提名金墉连任的声明中说,金墉在担任行长期间积极推动以创新方式解决极端贫困、社会不平等、气候变化等全球发展问题。
中国财政部相关负责人也表示,在金墉领导下,世行加强与客户国的合作,努力提出适应其发展需求的量身定制的解决方案,不断增强发展效果,并加强与其他多边开发银行以及私营部门的合作伙伴关系,更好地推进全球减贫与发展进程。
同时,中方赞赏金墉博士在该任期内所取得的突出业绩和所展示出的领导力,并支持其连任。
亚裔金墉——
他的母亲曾获得中国哲学博士
金墉上任之初,中国各大媒体围绕JimYongKim的中文译名除了多种译法,先后出现过“金辰勇”、“金永吉”、“金勇”等不同翻译,最后世界银行定——“金墉”。当然,这不是写武侠小说的金庸。
从金墉的汉译名字上,也能读出他身上另一身份标签——亚裔。作为韩裔美国人,金墉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外界对亚洲的认识。
在奥巴马提名之初,就有人指出,除了金墉的职业身份外,亚裔身份其实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1944年布雷顿森林体系确立以来,世行行长一直是由美国人担任,提名金墉为世行任行长,则希望能从一定程度上平息外界的舆论。
金墉的母亲是一位通晓中国文化的学者,取得过中国哲学博士学位。金墉和妻子林永淑育有两个子女。
在今年7月24日,2016年第三次二十国集团财长和央行行长会期间,金墉在和四川省长尹力会谈期间,曾谈到自己对中国文化的喜爱。
谈到自己的孩子时,金墉说,他的大儿子正在学习汉语,目前已经“学了4年了。”
改革者金墉
——最关心的“医改”在中国开始试点
这次会议,是金墉第二次到四川。
和前任来成都第一件事去看熊猫不同,这名韩裔的世行行长,到成都做的第一件事是去品尝街头小吃。
“我在美国的时候就一直吃川菜,但一直没有吃到地道的川菜。这次来成都也因为其他原因没能品尝到。”金墉说,“我下一次来成都,期待能品尝到成都小吃。”
在世行期间,金墉努力推动世界银行与中国不断深化全方位合作,在贷款合作、知识合作、国际发展合作等领域均取得了丰硕成果,既促进了中国经济和世界经济的发展,也有利于世界银行自身的发展。
对于他最为关心的“医改”,金墉也在中国开始试点。
今年7月20日和21日两天,金墉到安徽、福建等地考察医改试点,发现当地医疗支付系统改革、三级协作医疗体系改革前所未有。
金墉说,医改试点世行已做了很多工作,“我个人特别关注卫生项目,不仅对中国,对全世界而言都能产生重要影响。”
不过金墉此次被提名连任也面临诸多挑战,首先就来自世行内部。很多世行员工对金墉的改革计划感到不满。
英国《金融时报》称,世行员工联合会领导人在一封致世行董事会的信中写道:“世界变了,我们也必须随之改变。除非我们重新考虑游戏规则,否则世界银行集团将面临变成国际舞台上的过时产物的可能”。
世行员工联合会认为:“是时候找个非美国人来当行长了”。
评论 0
还没有添加任何评论,快去APP中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