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厨》开播唤起乡愁记忆 主创曾颖:留下川味“影像化石”|封面会客厅

封面区块链 该文章已上链 >

封面新闻 2022-01-27 21:03 176951

封面新闻记者 李雨心

“真是童年记忆,走人户吃九大碗,总能看到一口几层的大蒸笼冒着热气。鞭炮一放完就开席,上的都是凉菜烧菜蒸菜和汤菜……现在与时俱进,进化出了更多食材和菜式,还有更多人选择在酒店办事,却少了一丝烟火气。我猜,记忆中的故乡,是永远回不去的地方。”

打开年轻人汇集的B站,点进美食纪录片《川味》新春特别节目《乡厨》中,在评论区里,就能看到网友写下这样的评论。片中的乡村升起的袅袅炊烟,乡宴里热闹场景,还有乡厨们忙碌的身影,总能唤起从田野间走出的人们的乡愁与怀念。1月27日晚,该节目迎来收官之夜,即将播出最后一集。而在收官前夜,封面新闻专访到了《川味》系列纪录片的艺术顾问曾颖。在过去的两年时间中,他与总导演彬歌一同行走在四川大地之上,在田里乡间寻找制造川味的乡厨。

    作家曾颖

“2011年,我与彬歌相识于一次电影交流会。而后十余年间,我们一起在四川各地寻找美食,并且在他的主导下,有了《川味》的诞生。”访谈中,曾颖笑着说到拍摄中的点滴故事,回忆到在乡野间取材的时光,他不时地发出爽朗的笑声。在过去的几年间,他们的行程达到了数万里,有时一天的里程就是上千公里。“可能上午还在川南,一下就‘杀’到川北去了。在拍摄中,我们对这片土地和其上生活的人,有了越来越多的一些认知,这种认知经常让我们感到很激动。”

记录乡厨故事 “为镜头贡献一些高光时刻”

在《川味》艺术顾问的头衔之外,曾颖更为人们熟知的身份,是一名作家。就在2020年,其曾撰写过一本名为《川味人间》的书籍,这是一部与食物和乡愁有关的散文随笔集,他在书中分享到自己对食物的记忆。而到了纪录片的创作中,作为作家的细腻和感性,也让他为作品提供了不少建议与思路,并为镜头贡献了一些“高光”的时刻。

譬如在《乡厨》的第一集《乡宴》中,故事就从一位老人的九十大寿宴席开始讲起。镜头前,靠一道“卧龙鲊”闻名于十里八乡的乡厨罗泽生,忙碌在高耸的蒸笼之间,分秒必争地紧盯宴席中的情况。同时,这户“五世同堂”的人家也忙前忙后,想为老爷子庆一回热热闹闹的生。但就在开席前一日的夜晚,在夜色如水中,这位老人背靠灯火,孤独地坐在门前,与来日喧闹的生日宴形成强烈的对比。“我还记得当时,大家都在拍准备食材的场景,我注意到了这位老人的孤独,提醒摄制组的人员过来取景。那一夜,月亮圆得像铜盆一样挂在天上,老人到底在想什么,我们也不知道。但仔细一看,他的眼角是有一滴泪水的。”

曾颖笑称,自己是一名“60后”,也是《川味》剧组中年纪最大的“老人”了。而在剧组里,还有70、80、90后,正是这种差异,让剧组的构成变得立体而有层次,主创人员们不同意见的碰撞,总会诞生一些有意思的东西。而投射在节目《乡厨》中,观众能够看到,在拍摄对象的选择上,也展现出了丰富的层次性。画面里,有坚守传统手艺的乡厨,有改良经典菜式来适应现代人口味的乡厨,也有“一条龙服务”下服务高效的乡厨……

“我觉得自己在创作中起的作用,是把现实生活当中一些不明显的勾连,我把它点出来。他们再通过技术把它具象化、视频化。”曾颖还用了一个有趣的比喻,把《川味》的创作视为溪流,而他则是溪流中的石头。“水流过来之后,我让水流发生了一些改变,其实也谈不上什么贡献。我本身的专业就是读书、写文章,是通过事物的表现看到本质的一些东西。所以说我的特长和他们结合起来,就发挥得就更加美好一点,”

在《乡厨》播出的同时,曾颖也成为了“忠实观众”,每日守着节目的播出。而说起“最爱”的镜头,在他的提示下,能发现该片还“隐藏”了一个未被观众所发现的细节。那就是,当院坝中人声鼎沸,坐在宴席中的人们开始大快朵颐,忙着伸筷夹菜时,镜头总会切到操办了这场乡宴的厨师的脸庞。他们有的汗如雨下,还带着刚结束忙碌的失神;有的一脸疲惫,却露出了舒心的笑容。“他们就像个艺术家一样,端着自己的茶杯。虽然满身都是汗,但你能看到,他是发自内心的愉悦和幸福的,这很有成就感。”

守护乡愁记忆 “留下这个时代的影像化石”

“我们怀念炊烟,并不是因为它有多么好,而是因为那里有我们所珍爱的东西,她们都还在,而且永远鲜活年轻……”

数月前,曾颖曾写下一篇《怀念炊烟》的文章,里面记录了他与导演彬歌的相识相知的过程。而对于“炊烟”和人间烟火气的迷恋,似乎也是两人志同道合的缘由之一。而从《川味》第一季的诞生以来,两人合作了超过十年的漫长岁月,也见证了“炊烟”的逐渐远去,烟火气随时代的变迁更迭。

就如纪录片中出现的卧龙鲊,其为南部县升钟一带传统饮食,因南部人把蒸笼称为“龙船”而得名。在拍摄乡厨罗泽生制作这道传统菜肴时,曾颖回忆到,厨师都是拿出了许久不用的蒸笼来重现昔日的场景。“现在大家都不用竹蒸笼了,都用的是铝制的蒸笼,这样的蒸笼结实又轻巧,还好清洗。从社会发展和经济效益来看,这似乎是必然的选择。”

炊烟在消逝,而乡愁似乎也在淡化。许多人印象中童年的味道早已难寻,记忆中常见的技艺已经变得模糊。也许是这样的境况,让《川味》的主创团队能够数年如一日地行走在蜀地之上,穿梭于边陲小镇,只为记录下那些乡愁与烟火气。

“我记得上世纪80年代,有一些摄制组来到四川,把这里以前的那些老厨师、老厨艺拍下来了。现在我们看到后还角色非常感动,但是那些场景或菜肴,已经难续踪迹了。这些视频,相当于给我们留下了一些影像化石。所以,我们也想做这个时代的影像化石。”曾颖直言到,这一直是《川味》团队的心愿,而他们也会潜下心来,为川味文化留下更多影像。

而一路走来,不管是从网络上口碑爆棚到登上央视;还是走向海外,于全球五十几个国家和地区的电视台推出。《川味》的行进,到这一次《乡厨》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共鸣,也让人们看到了在这个时代,有情怀的纪录影像,是具有价值的。

“我年纪大了,不太习惯弹幕,觉得挡屏幕。但是很多年轻的观众看了节目后,都评论说‘想家了’‘看饿了’。我比较欣慰的是,《乡厨》在央视和B站都有播出。电视一般是年纪大的观众为主,而B站是以年轻人为主,我觉能够‘老少通吃’,证明片中有一些能够跟大家的情怀共鸣的内容,这也是让我们感到高兴,也有信心继续往下做的一个重要原因。”

评论 13

  • 波洛坪村第一书记张云皓 2022-02-11

    赞👍🏻

  • 阿坝州小金县四农村第一书记 2022-01-29

    川菜好喂

  • XuanZⅰ 2022-01-28

    怀念家乡的味道

查看更多

去APP中参与热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