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政协委员杨维清:推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 可应用“机场模型”建设环高校中试基地

封面区块链 该文章已上链 >

封面新闻 2022-01-20 15:26 86649

封面新闻记者 秦怡

四川省政协委员、西南交通大学教授杨维清多年来一直关注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情况,今年四川省两会期间,他的提案也与这个主题有关。

1月20日,杨维清接受封面新闻记者采访时提到了他的建议。他说,可以应用“机场模型”建设环高校中试基地(注:对科研成果进行中间试验的场所,是科研和生产中的桥梁与纽带),加快推进四川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增强成渝双城经济圈创新活力。

现状

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难题依然突出

就在几天前,1月12日,四川省跨高校院所新型中试研发平台在西南交通大学正式揭牌,该平台将致力于打通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通道、促进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

杨维清表示,这一举措应该是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里程碑贡献,但现实科技成果转化效果仍然不佳,“可转化的科技成果仍然不多,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难题依然突出。”

究其原因,杨维清认为,这与目前政产学研用金“六位一体”协同创新平台的层次不清晰有关。“政产学研用金”就是政府、企业、学校、研发、市场需求、金融六个层次,近年来各级部门政产学研用金“六位一体”协同创新,联合打组合拳,“但各层级定位不准确、职责模糊,六个层级难以协同实现科技成果转化。”

此外,杨维清认为高校教授们的主要任务是教学和科研,远离学校的中试基地导致高校教授们的时间成本太高,不愿意从事科技成果转化。“这也导致教授们手里有大量原创性科技成果没法转化,而这些科技成果大都是得到了国家项目资助,造成了大量人力物力损失。”杨维清说。

建议

以“机场模型”运营管理和建设环高校中试基地

“专业的事情需要专业的人来做。”在谈到具体建议之际,杨维清特意阐释了他眼中“机场模型”。在这个模型中,政府出资建设的中试基地是“机场”、实体企业指“航空公司”、教授是“航空公司的联合体”、高校科技园则是“收租婆”,代政府收使用机场租金,投资基金则是“航油”。

在以“机场模型”运营管理和建设的环高校中试基地中,以实体企业为领导作用,以教授为联合创新体。

为何会有这样的建议,杨维清反复提及的一句话是:“专业的事情需要专业的人来做。”他提到,实体企业有成熟的市场经验但缺乏科研创新能力,教授有研发能力但缺乏企业运营和管理能力,“让真正懂得市场的企业和真正懂得科研的教授成为联合创新体,让他们成为主导作用,发挥科技成果转化的主体地位,这样才能实现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联合创新体。”

要做好科技成果转化,杨维清认为还应以市场为导向,培养营利性成果转化中介服务业,“不少高校校友懂技术、懂市场、懂资本,与母校科研人员有着天然联系,应培育一批校友型技术中介服务人才,鼓励其介入高校科研,增强精准服务能力。”杨维清表示。

最后,他提到,还应积极推进实体企业与投资资本在高校里联合建立校企联合实验室,实现科技成果与市场需求无缝对接,“高校教授的首要使命是人才培养,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产生科技成果,而科技成果转化行为却是企业行为。”

杨维清表示,在这个过程中,让企业出资金,高校出智力,在学校里面建设校企联合实验室。如此一来,教授们以企业的实际需求为对象,在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实现了人才培养目的,企业也得到了智力支持,还能吸引社会资本办学,实现多赢局面。

评论 0

  • 还没有添加任何评论,快去APP中抢沙发吧!

我要评论

去APP中参与热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