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人大及其常委会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三大具体行动 把党史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人大工作成效

川观新闻 2022-01-16 22:03 49231

川观新闻记者 刘佳

广泛动员全省20余万名各级人大代表,深入基层为群众办实事,走访群众196万余人次、企业近7万个,推动解决了一批社会广泛关切的困难问题……这是2021年省人大常委会在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中的一大成果。

按照党中央和省委统一部署安排,去年以来,省人大常委会紧扣“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和“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要求,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在“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中,创新开展“人大代表在行动”“民生实事我监督”“乡村振兴我出力”三大具体行动,有效推动了党史学习教育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人心。

“人大代表在行动”

激发代表参与活动的激情与热情

人大代表在行动:省人大常委会在党史学习教育活动中将“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与代表履职有机衔接,组织动员全省各级人大代表深入基层、充分发挥代表作用、更好为民服务办实事、解难事而开展的代表主题实践活动。

在“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中,如何让人大代表动起来、民生实事办起来、活动成效好起来?去年9月,省人大常委会在张思德干部学院举办2021年度省人大代表履职专题培训班,开展代表履职经验交流,激发了代表们参与活动的激情与热情。大家纷纷表示,要大力弘扬“两德精神”,践行初心使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发挥人大代表的主体作用,立足本职为人民群众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

据省人大常委会人事代表工作委员会相关负责人介绍,为了推动民生领域建议办理落地落实,他们加强督办、完善机制,对代表连续两年提出的建议进行重点跟踪,对初次反馈不满意的代表建议,进行专项督办及二次办理,着力推动问题解决。他们还会同省政府办公厅进一步完善代表建议办理机制,详细规范建议交办、办理、督办和检查督促等工作流程,确保代表建议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同时,深入调研、集思广益、务实推进,促进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见行见效。

各市(州)人大常委会也结合自身实际,以务实举措确保活动抓得实在、落到实处。成都将活动与“家、站”建设和组织代表参与成都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履职实践相结合,组织代表进“家”入“站”,倾听民声、收集民意、解难帮困、共话发展,助推十大工程落地落实。雅安将活动与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工作相结合,引导代表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建议,精准形成群众有期盼、现实有需要的民生项目清单,认真监督项目执行,及时反馈问题不足,确保票决项目高质量推进、高标准实施。在省市(州)人大常委会的精心组织下,全省五级人大代表立足本职,推动解决了一大批人民群众“急难愁盼”的民生问题。

“民生实事我监督”

把实事办到老百姓的心坎儿上

民生实事我监督:省人大常委会围绕粮食安全、消防安全、医疗、养老、妇女儿童权益保障、公共服务、水利、农业面源污染等重点领域,通过立法、执法检查、听取和审议专项工作报告、专题调研等方式,开展的一系列推动民生实事落地落实、促进民生改善的工作。

2021年全省30件民生实事进展情况如何?去年12月17日,省人大常委会召开专题汇报会,听取省政府及有关部门关于民生实事实施进展情况的汇报。要求各地各部门对已经完成的事项开展“回头看”,对尚未完成的事项继续攻坚克难,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如期完成,并叮嘱各单位针对影响项目推进的困难和问题进行专项研究,拿出对策,在今后的工作中妥善予以解决。

聚焦民生领域提供法治保障、听取和审议专项工作报告、开展执法检查、督促推动相关工作等,是去年省人大常委会的“一要点三计划”重要内容,也是省人大常委会 “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民生实事我监督”工作方案的重要内容。省人大常委会依法履职行权,扎实深入助推项目落地见效,把党史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人大工作成效,更好履行职责、服务人民,把民生实事办到老百姓的心坎儿上。

围绕粮食安全、医疗、养老、妇女儿童权益保障、地质灾害防治、公共服务等重点领域,深入一线开展立法调研,摸清基层的困难事、群众的烦心事,切实做好相关地方立法的服务工作。

专题听取关于农业面源污染及防治情况的报告,进一步了解我省农业面源污染的现状,开展面源污染治理的举措、成效以及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督促政府及有关部门依法履行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监督管理职责,强化措施、补齐短板,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促进农业农村可持续发展。

积极推动泸州和眉山两市率先开展普惠托育服务试点工作,召开普惠托育服务试点工作推进会议,成立普惠托育服务试点工作指导组,赴泸州、眉山开展普惠托育服务试点和农村妇女“两癌”检查工作调研,倾听群众呼声,收集意见建议,梳理面临的困难和存在的问题,通过人大依法履职推动工作落细落实。

“乡村振兴我出力”

为依法推动乡村振兴贡献人大力量

乡村振兴我出力:省人大常委会立足自身职能职责,紧密结合全面有效贯彻实施乡村振兴促进法,通过开展乡村振兴地方性配套立法,加强对政府及有关部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监督,办理相关代表议案、建议和督办重点建议,开展调研和乡村振兴定点帮扶等具体举措,带动全省人大系统和人大代表积极参与乡村振兴。

如何充分发挥人大职能作用,推动乡村振兴促进法全面有效实施?去年7月,省人大常委会在成都市温江区召开全面有效实施乡村振兴促进法工作座谈会,组织全省人大农委系统和省直有关部门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论述,交流乡村振兴实践经验,探讨推动乡村振兴促进法全面有效实施的好办法。省市县三级人大相互学习借鉴在乡村振兴实践中的好经验好做法,为依法推动乡村振兴贡献人大力量,形成强大合力。

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必由之路,对于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具有重要意义。省人大农业农村委与法制委、常委会法工委、政府有关部门密切配合、共同努力,《四川省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条例》的出台,为发展壮大我省农村集体经济、推动乡村振兴提供了法治保障。

《四川省乡村振兴促进条例》《四川省河湖长制条例》……一系列立法新成果,体现了实践活动助推乡村振兴的成效。

突出依法监督,体现实践活动的监督新实效。省人大常委会通过对《四川省古树名木保护条例》贯彻实施情况开展执法检查,督促各地各部门坚决贯彻落实省委关于古树名木保护的决策部署,将依法保护古树名木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具体抓手,形成依法保护、科学保护、社会互动的新格局。

听取和审议省政府关于四川省现代种业发展情况的报告,督促省政府及相关部门切实强化法治意识,加强种质资源保护,大力支持科研创新,促进成果转化。

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中汲取智慧力量,强化思想政治引领,人大代表和人大干部更加坚定了在党的领导下奋斗新时代、奋进新征程的信心和决心。“我们将在‘我为群众办实事’三大具体行动上持续发力,展现人大为民履职、为民谋利、为民服务的初心使命和责任担当。”省人大常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联系电话028-86968276】

评论 1

  • fm875109 2022-01-16

    学习了

我要评论

去APP中参与热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