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 钟晓璐 实习生 钟坤靓
公安部开展“团圆”行动以来,已帮助上万名失踪被拐儿童回家。团圆背后,是警方数十年如一日的不懈努力。
57岁的赖德钧,39年警龄,专注打拐工作13年,每当看到失散者团聚,他会情不自禁的流下眼泪。
自负责打拐工作以来,团圆二字就贯穿赖德钧的工作生活,他足迹踏遍安徽、山东、内蒙古、河北等地,只为让破碎的家庭早日团圆。
从小有个刑警梦 马天民是他的偶像
今年57岁的赖德钧,是成都市公安局成华区分局刑警大队三级高级警长,一头银发,眼镜下挂着两个厚厚的眼袋,举手投足间散发着刑警的威严。他不太擅长与人寒暄,同事都喜欢叫他“赖老”。
从1982年入警开始,赖德钧一直干着刑警的工作,至今已有39个年头。走上刑警的道路并非偶然。赖德钧的母亲曾是一名民警,小时候,他就常常听妈妈讲巡逻途中的故事,他总是听得津津有味,经常故事讲完了,他还听不够,又缠着妈妈接着讲,当刑警的梦想就在那个时候播下了种子。
读书时期,赖德钧喜欢看一部名为《今天我休息》的电影,电影讲述了派出所民警马天民利用休息时间热心帮助群众解决困难的故事。
赖德钧向市民宣讲防拐骗知识
他记不得自己看过多少遍这部电影了,主角马天民给赖德钧留下了深刻印象,从马天民身上,他懂得了公安民警的职责和使命所在。
1982年,赖德钧18岁,如愿穿上警服,成为了一名刑警,一直奋战在打击违法犯罪的第一线。他不停地思考,如何才算是一名好警察。
男子医院闹事他徒手制服 玻璃扎得满脸是血
2004年4月6日下午,时任府青路派出所刑警队长的赖德钧正在所上值班。突然,办公室响起急促的电话声,辖区某医院内,一男性精神疾病患者在医院闹事,用砖头砸向医护人员,人群四处躲闪,男子冲上医院二楼财务室砸坏了门窗玻璃,将玻璃四处扔去,财务室内的单据被点燃。
接警后,赖德钧和两名同事火速赶到现场,此时正值下班高峰,医院门前只有一条狭窄通道,从二楼扔下的玻璃严重威胁着过往市民的人身安全,如不及时处置,后果不堪设想。
赖德钧和同事第一时间将人员疏散到安全位置。他发现,男子所处位置对处置工作十分不利,楼道狭窄,一楼与二楼之间有一扇铁门已经被男子扣上,喊话根本不起作用。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医院贵重器材面临被毁损的风险,男子情绪也越来越激动,疯狂将玻璃扔向楼道。趁男子喘息的间隙,赖德钧箭步冲上前,将铁门扣打开。
紧接着,赖德钧随手抓起手边的凳子顶在头上,另一同事抓起一个抽屉当掩护,一同冲向二楼。
转过楼道时,男子正在财务室取下了一大块玻璃,俩人奋不顾身地扑了上去,但还是迟了一步,随着一声脆响,玻璃在他们手中的遮挡物上破裂,碎片像刀片板落在了俩人脸上。俩人忍着剧痛冲了上去,将男子控制在身下。
赖德钧处置闹事精神病患者受伤,警服沾满了血
赖德钧右额、嘴唇、右手食指均被划伤,深可见骨,缝了7针,同事身上也多处受伤。俩人在医院救治期间,热心市民始终陪护左右,不少人还到医院探望他,提起这些,赖德钧至今都感觉很窝心。
如今想起来,赖德钧还是不免后怕。“当时没想那么多,只是出于刑警的本能冲了上去,只想着尽快将人控制,避免更严重的事故发生。”
打拐寻人 他不放过任何一丝线索
2008年,赖德钧回到分局刑警大队,专门负责打拐工作。自此,“团圆”成为了他生命中的关键词,帮助离散的家庭团圆、帮助走失、被拐的孩子回家,是他的使命,他一直在为了一个个家庭的团圆在四处奔波。
近年来,失踪被拐的案件已很少发生,警方寻找的孩子,往往都是亲生父母分开了一二十年甚至更长时间,样貌特征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无异于大海捞针。一旦有线索,赖德钧就立马核查,绝不放过任何蛛丝马迹。
1992年1月14日,成都市成华区的马先生夫妇9个月大的儿子被保姆抱走,从此音讯全无。
29年来,夫妻俩四处奔走,从未放弃寻找儿子的下落。2021年6月10日,一家人得以团聚,当年襁褓中的婴儿已是30岁的小伙子。这场来之不易的团圆,离不开赖德钧和同事们的不懈寻人。
案发时,警方根据马某夫妇提供的线索调查发现,保姆在应聘过程中,冒用来他人的身份信息,真实身份无从得知,案侦工作陷入了僵局。
2000年开始,公安机关大力推行DNA数据库建设,赖德钧重新梳理辖区所有的失踪案,通知报案人到公安机关进行生物信息采集工作。
2021年2月10日,赖德钧再次联系到马某夫妇,到成华公安分局进行了血样采集,两人的血样被录入DNA数据库。之后,赖德钧前后多次前往省内外多地开展查找失踪人员,均无功而返。
“只要有一点线索,我们就会立即进行核查,不放过任何一点细节。”努力没有白费,去年5月26日,警方通过刑侦技术工作,成功比对出蒲某的DNA与马某夫妇的DNA存在生物学遗传关系。
赖德钧立即前往自贡、攀枝花多地找到了小蒲,核查情况。之后通过生物信息的再次核查,最终确认小蒲就是马某夫妇失踪29年的儿子。
在认亲现场,看到一家人团聚,一向冷静的赖德钧有点忍不住了,眼眶泛红,他打心眼里高兴。
赖德钧在认亲现场
这样的认亲场面,赖德钧参加了很多次,每张合照里,他都笑得都特别灿烂。“工作想细,该做的做到位,该找的找到位,实实在在解决问题,他们团聚了,我感觉很满足。”
在打拐工作中,有时孩子对自己身世一概不知,面对突然出现的亲生父母,对被拐卖的残忍现实一时间无法消化,在亲生父母和养父母之间,难以抉择。每当这时,赖德钧总是会花很多时间去安抚孩子。
人间最美是团圆。2021年以来,成华公安在“团圆行动”中,帮助10余名孩子找到亲生父母。
回首职业生涯,赖德钧很自豪:“我当刑警39年,一开始负责打击破案,参与侦破过一些大案要案,之后专门负责打拐工作,帮助了10余个家庭团聚,虽然工作内容有变化,但初心一样,都是为大家服务。”
警察节来临,赖德钧表示,自己还有三年将迎来退休生活,希望在此之前,能尽量多的帮助被拐失踪孩子回家。
评论 0
还没有添加任何评论,快去APP中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