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智能制造专家委员会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培根(图片来源:工信部)
封面新闻记者 滕晗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教育部、科技部、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等8个部门正式印发《“十四五”智能制造发展规划》(《规划》)。
12月28日,在工业和信息化部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智能制造专家委员会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培根就如何推动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变革,回答了封面新闻记者提问,他表示,新冠疫情以来,传统制造企业都意识到应该尽可能打造一个好的供应链生态,因此智慧供应链是未来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一个重要方向。
李培根表示,《规划》结合各行业的特点与差异,对传统产业如何推进智能制造进行部署。如装备制造领域,重点满足提高产品可靠性和高端化发展等需要,开发面向特定场景的智能成套生产线以及新技术与工艺结合的模块化生产单元,建设基于精益管理、柔性生产的智能车间和工厂,大力发展数字化设计、远程运维服务、个性化定制等新模式。
原材料领域,重点满足安全生产、降耗减碳、提质降本等需要,实施大集团统一管理下的多基地协同制造,探索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实现工艺流程优化、工序动态协同、资源高效配置和智慧决策支持;针对民爆、矿山、危化品等危险性较大企业推广少人无人作业,要实施安全一体化监控;实施大型制造设备健康监测和远程运维,保证流程安全运行;打造全生命周期数据共享平台,实现全产业链优化。
“从以上传统制造业的智能化发展路径可以看出,大家都有共同的关注点。”李培根说,一是数字化设计、数字化工艺和装备、数字化车间等是大多数传统产业所需要的;二是新冠疫情以来,传统制造企业都意识到应该尽可能打造一个好的供应链生态,因此智慧供应链是未来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一个重要方向;三是我国已经向世界承诺在2030年和2060年分别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因此传统产业还应关注双碳问题,需要数字化、智能化技术支撑,并且要从产品全生命周期、从企业生产全过程综合考虑。
评论 2
巴中南江关坝小田村第一书记岳毅 2021-12-28
传统工业与现代工业平稳过度
牛牛 2021-12-28
十四五产业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