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绵竹积极治理水土流失 助农增收5800万元以上|一线看水保

封面区块链 该文章已上链 >

封面新闻 2021-12-16 22:28 61865

封面新闻记者 柴枫桔 实习生 刘彦君

为科学谋划推进“十四五”长江上游水土保持防治工作,加快推进长江上游水土保持高质量发展,12月13日至12月14日,四川省水利厅邀请媒体深入一线,实地探访四川水土流失防治示范点位。

四川绵竹地处四川盆地西北部边缘,幅员面积1246.19平方千米,全市水土流失面积235.89平方千米,占土地总面积的18.93%,其中中度以上水土流失面积38.96平方千米,占土地总面积的3%。近年来,绵竹市水土保持工作累计投入各类资金6.73亿元,在水土流失预防、监督、治理和水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2020年四川省水土流失动态监测成果显示,绵竹市水土保持率为81.07%,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12月14日,封面新闻记者来到四川绵竹市麓棠镇的玫瑰新村实地探访,了解当地水土保持工作背后的故事。

调整农业产业结构 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827公顷

走在玫瑰新村,年画形式的治理水土流失的标语随处可见,站在湖边,绵竹市水利局局长代敏翻看着手机里的照片,照片中水浑浊不堪,周围全是枯枝、碎石,河里还有不少垃圾。“这里是我们绵竹市打造的特色旅游景区玫瑰谷项目涵盖区之一,你们别看现在发展的这么好,其实之前这里水土流失很严重。后来我们进行了流域内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在横坡种植了玫瑰和茶树,有效减少了地表多次扰动,同时还改善了土壤理化性质,让地表径流得到了有效调控,解决了玫瑰谷面源污染和水环境恶化的问题”。

年画形式的治理水土流失的标语随处可见

据悉,绵竹市玫瑰谷生态清洁小流域位于龙门山脚下,项目区涵盖麓棠镇玫瑰新村,九龙镇马跪村,以及金花镇的凤凰村、吉祥村,幅员面积42.06平方千米,水土流失面积19.58平方千米,属于典型平坝低山结合地带。针对玫瑰谷问题,政府对玫瑰谷进行了传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措施,并将水土保持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与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和产业发展紧密结合,以小流域为单元,统筹推进了山、水、田、林、路、院落、面源污染综合治理,共投入资金1120万元,治理了水土流失面积1827公顷。

水土流失治理前

目前,玫瑰谷生态清洁小流域内交通便利,土壤肥沃,资源丰富,文化底蕴浓厚,基础设施完善。同时,玫瑰谷还建成了国家玫瑰公园“月季园”景区一、二期,种植了万亩大马士革玫瑰,初步建成了集玫瑰种植研发,种苗繁育,田间养护管理等一体的玫瑰产业体系。“现在我们玫瑰谷流域内进一步发展了旅游农业,还建造了康养民宿,让我们玫瑰谷流域内的村民有了更多的就业机会,每年可以为我们村民带来5800万元以上的收益。”麓棠镇党委书记黄智透露道。

水土流失治理后

探索三个“模式” 持续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发展

据了解,玫瑰谷生态清洁小流域治理只是绵竹市水土保持工作的一个缩影,除此之外,绵竹市还对其他几个流域(陪嫁湾、白水河、湿地沟、莲花溪、龙蟒河)也做出了相应的规划建设。“在水土保持工作中,我们市修订完善了《绵竹市水土保持规划(2015-2030年)》,严格按照规划来进行工作,并配套了一系列水保设施,还充分利用了各种重要时间节点来对水土保持工作进行宣传。”绵竹市水利局局长代敏向记者提到。

据悉,绵竹市主要通过探索了三个“模式”来使水土保持工作有所成效。通过探索“水保+生态效益”模式,实施重点治理与生态修复来提高林草植被覆盖度,增加生物多样性,同时也提高了土壤保水保肥的能力,减少了入河泥沙与面源污染物;通过探索“水保+经济效益”模式,在改善生态环境的同时,大力推动乡村特色产业发展以及集约化经营,实现农民增产增收和贫困户脱贫奔康;通过探索“水保+社会效益”模式,积极发动群众广泛参与,推广使用新技术。

村民搬进水美新村

除此之外,代敏还表示,“我们绵竹市通过水土保持治理,大规模开展绿化,平整田间道路,以及对农村人居环境进行整治,这些都极大程度上便利了群众的生活生产。与此同时,我们还对地质灾害进行了治理,修复了绵竹市的地质环境,让老百姓生活的更加安心。”

可以看出,绵竹市的生态清洁小流域治理工作不仅推动了本市的生态文明建设发展和社会经济进步,同时还为其他地区提供了水土保持工作的可借鉴模式,进一步使生态底色擦亮,水土保持更高质量发展。

评论 0

  • 还没有添加任何评论,快去APP中抢沙发吧!

我要评论

去APP中参与热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