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杭州12月13日电(张娜、吕昂)今年下半年,浙江省全面启动实施城乡风貌整治提升行动,吹响“整体大美、浙江气质”集结号。
杭州市已制定《城乡风貌整治提升行动实施方案》,而致力于打造“数智临平·品质城区”的临平区,第一时间全面启动城乡风貌整治提升工作,坚持生产、生活、生态空间融合理念,充分利用区域现有生态资源、文化遗存、数智产业,打造美美与共的城乡风貌。
筑绿道、建公园,打造城市绿意空间
临平山,坐落临平繁华城市核心区。冬日里的临平山,枫叶红、银杏黄、松针绿,绿道蜿蜒,层林尽染,吸引不少市民前往拍照“打卡”。这片城市“绿肺”,是临平人的骄傲,更是临平不变的生态底色。
近年来,通过大力推进绿道网建设和公园建设,临平区已初步形成以塘超小径、临平山绿道、上塘河绿道、东湖绿道为骨架的绿道网络体系,全区绿道总里程达145公里。丰收湖公园、燕子湖公园、临平山运动休闲公园等一批市民公园精彩亮相,“转角见绿”的口袋公园也让市民感受到愉悦的生活。
图为临平山秋色
在城乡风貌整治提升行动中,临平区立足现有山水格局,一方面,通过串联山、水、湿地、公园和省市各级绿道等生态空间,构建生态廊道;另一方面,积极保护滨水沿河自然生态风貌和历史文化遗存,擦亮“名山、名湖、名镇”个性地标,努力绘就“诗画江南韵味、运河水乡风情、乡野乡愁底蕴、共美共富活力”的临平城乡风貌特色,做靓全区“全域美丽大花园”的生态底色。
“接下来,我们将充分依托全区自然和文化资源,结合老城有机更新等建设项目,打造独具临平特色的临河、依山的传统风貌样板区。”临平区住建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临平将始终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努力打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品质城区。
显文化、塑内涵,凸显城市人文特色
不久前,杭州市正式公布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最新规划,其中一项重要内容是通过串联大运河沿线文化、生态、旅游资源,打造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文化生态实践范本。
地处大运河、上塘河水系,未来,临平区将打造塘栖江南运河名镇、临平上塘古韵寻踪2个核心展示园和1个超山特色展示点。临平区已然成为展示大运河文化的重要“窗口”。不仅如此,临平区古镇资源丰富,塘栖镇获评美丽城镇省级样板,运河街道、崇贤街道获评美丽城镇市级样板,并已参评2021年度省级美丽城镇样板。
图为塘栖镇塘栖村风貌图
在城乡风貌整治提升工作中,临平区规划以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为主阵地,统筹古镇传统特色文化优势,通过提升塘栖古镇水北老街、临平九曲营步行街和北大街等传统特色老街,开展“美丽乡村+文化”工程,建设农村文化礼堂2.0版,加强传统文化、红色资源、非遗资源的保护利用;推进大运河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开发乡村休闲旅游精品线路,串联美丽城镇、美丽乡村建设成果,努力打造“运河世遗、千年水乡”特色风貌样板区,展现城区人文魅力。
扬优势、引产业,构筑城市大美环境
区域发展,交通先行。今年6月,杭海城际铁路正式通车,临平南站实现城际铁路、高铁、地铁“三铁交汇”,临平区全面开启融入杭州都市圈、推进杭嘉一体化的新征程。
紧邻临平南站的艺尚小镇借助这一交通优势,成为临平区“筑巢引凤栖,花开蝶自来”的典范。作为浙江省首批特色小镇,临平艺尚小镇以时尚产业为主导,致力于打造世界级时尚小镇。小镇周围配套完善,北侧紧邻商业综合体,南侧紧邻地铁9号线,高铁、高速出入口都在附近,交通便捷。目前,已入驻国内外企业1880余家,其中50%以上是时尚企业。
图为艺尚小镇时尚艺术街区
聚焦基础较好的存量空间,实现整治提升迭代升级。临平区城乡风貌整治提升将依托高铁门户,注重功能综合,着力打造以艺尚小镇、东湖新城为代表的城市新区类风貌样板区,展现临平区城市活力和风韵魅力。同时,以数字经济、智能制造为抓手,打造临平新城算力小镇、开发区智能制造、生物医药等类型的特色产业类风貌样板区。通过提升环境品质,塑造城市门户新形象,突出特色产业,增强城市竞争力,不断释放吸引人才的新磁力,反哺城市发展。
眼下,临平区正加快完善《临平区城乡风貌整治提升行动方案》,通过借力城乡风貌整治提升,打造“融杭接沪”幸福高地,形成融合自然之美、人文之美、和谐之美的整体大美城乡风貌。
评论 0
还没有添加任何评论,快去APP中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