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你们的帮助,让我们少跑了几十公里路呢!”从巴中市恩阳区群乐镇赶过来的老百姓开心地握着查档同志的手说,“以前为了查我和我老伴的婚姻档案和干部档案,我跑了好多个部门,终于在你们这里查到了。”
这是发生在巴中市恩阳区史志档案中心查档大厅中的一幕,也是恩阳区开展“异地查档、跨馆服务”合作后为民办实事的一幕。
“查档难”为何成为恩阳区人民的心头患?这事还得从巴中市恩阳区和巴州区分家说起。2013年恩阳区建区,根据档案全宗管理原则,辖区内2013年前的档案归属于巴中市巴州区档案馆。许多百姓因不了解情况,查询婚姻档案、人事档案等从镇上跑到恩阳区,又被告知档案保管在几十公里外的巴州区档案馆。不仅跑得人心疲力竭,还容易对档案管理工作产生不满。
建区几年来,恩阳区史志档案中心探索如何解决“查档难”这个问题,也试过电话咨询、派员带领、工作人员亲自代查等方式帮助群众解决查档需求,但效果并不理想。2021年3月,通过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及“为民办实事”活动,恩阳区史志档案中心联合巴州区档案馆建立“异地查档、跨馆服务”合作,让老百姓不出城、不出区就能查询民生档案。
2021年11月底,恩阳区史志档案中心和巴州区档案馆签订“异地查档、跨馆服务”工作合约书。跨馆服务为恩阳区市民提供2013年以前保存在巴州区档案馆的档案,包括招工、知青、婚姻登记、土地房产等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民生档案。同时,“双馆合作”落实24小时答复制,制定完善相关办事指南、操作手册和工作流程等,人民群众均可凭本人有效身份证件在巴州区档案馆或恩阳区史志档案中心提出查档申请。
跨馆服务补足了恩阳区档案服务短板,也贯彻了让“信息多跑腿,群众少跑路”的理念。截至目前,已受理群众查档服务350条,异地查档服务8条。两地档案馆还主动搭建双馆业务交流平台,推进两馆在档案管理、开发利用、展览展示等方面的合作,开展恩巴红色历史文化研究,联合采集流落红军、地下党员等口述史料,共同加大对红色文化、恩义文化、码头文化等档案资料的征集,联合编辑、研究、出版一批档案丛书、文献、史料,筑牢巴中历史文化根基。(张玉如 巴中市恩阳区史志档案中心)
评论 0
还没有添加任何评论,快去APP中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