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 杜恩湖
“师父,刘德一老师,今天是您去世10周年,我们矮冬瓜、钟燕平、田长青、田浩、刘佳、刘二哥、李丽波、绵花杆杆、赖四哥、潘健男等弟子们。今天特别来看您!为您举办十周年纪念活动。”
“亲爱的爸爸!今天是您去世10周年纪念日。我带着你的儿媳妇杜鹃来看望您老人家。您老人家放心!您的弟子们和我,会把您的喜剧艺术发扬光大!”
“哈儿师长”刘德一
6月15日,是主演《傻儿师长》、《傻儿军长》《凌汤圆》等电视剧的著名巴蜀笑星刘德一先生去世十周年的纪念日。
位于成都龙泉驿区的长松寺公墓,阴雨淅淅沥沥。“纪念巴蜀笑星刘德一先生去世十周年文化活动”在刘德一墓前隆重举行。巴蜀笑星矮冬瓜、钟燕萍以及四川著名喜剧演员、刘德一的得意弟子田长青、李丽波、田浩、刘佳和刘健康、绵花杆杆、赖四哥、潘健男等众弟子集体出席。
矮冬瓜林晓东纪念刘德一
刘德一的唯一儿子(艺名小汤圆)刘乙麟携妻子杜鹃,在现场参加。
2008年6月15日晚,刘德一因心肌梗塞(心脏病)骤然在温江逝世,享年64岁。
弟子们纪念刘德一
时光飞逝。今天是刘德一已去世10周年。这位深受观众喜爱的喜剧表演艺术家,所主演的《唐肥肠传奇》、《傻儿师长》、《傻儿军长》、《凌汤圆》等四川方言电视剧,至今仍是经典。仍在多家电视台重复播出,仍受到观众欢迎!
为了重振四川方言电视剧的雄风,把刘德一的喜剧艺术发扬光大。刘德一的弟子矮冬瓜、钟燕萍、田长青等和刘德一的儿子艺名刘乙麟,一大早来到刘德一的墓前,特别举办“纪念巴蜀笑星刘德一先生去世十周年文化活动”。
众人纪念刘德一
刘德一的墓前,10年前种下的小树苗已经长高了。纪念活动简朴,文化氛围浓厚。大家一一轮流上前,按成都民俗,为刘德一敬香、献上鲜花。
刘乙麟和父亲生前的众多弟子,在刘德一墓碑前排成长队,用传统的祭拜方式,寄托对父亲的哀思以表达对刘德一的怀念、追思之情。
刘德一,是华西都市报1998年打造的第一代巴蜀笑星。1988年,出演首部电视剧《凌汤圆》。1992年主演四川方言剧《傻儿师长》。1995年主演幽默轻喜剧《三喜临门》;同年,获得了四川省重庆市“五个一工程”奖。1998年主演四川方言剧《傻儿军长》;同年,被评为“巴蜀十大笑星”称号。2000年主演方言喜剧《凌汤圆外传》。2008年6月15日,刘德一因突发心脏病抢救无效在成都去世,享年64岁。
刘德一去世十年了。但在四川影视界,能超出刘德一主演的多部四川方言电视剧的影响力的作品,并没有多见。为了振兴刘德一的喜剧艺术,刘德一的弟子们,痛心疾手,特别借刘德一去世10周年之际,以纪念活动方式,来探讨刘德一师门怎么样出人才出优秀喜剧作品?
在纪念活动现场,大家深入讨论,研究怎么做出原创优秀作品?怎么样才能做出达到刘德一老师那样有影响有高度的作品?大家争相发言,纷纷出主意,想办法。几经讨论,大家探讨出了振兴刘德一喜剧艺术的两个方案。一个方案是抓紧创作一两部当代四川方言电视剧的剧本。一个方案是借用互联网,创作一批高水平的四川方言喜剧短视频
刘德一生前留下脍炙人口的多个影视作品,在全国产生了很大影响。但不幸因心脏病而离世,让不少影迷深感惋惜。十年后,许多观众在观看刘德一的影视作品,一边又关注他的唯一儿子“小汤圆”刘乙麟的星途发展,刘乙麟目前的影视之路到底发展得怎么样了?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为此釆访了刘乙麟。
《哈儿师长》经典片段
《哈儿师长》经典片段
“小汤圆”,本名刘乙麟,生于1979年。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表演专业。著名巴蜀笑星刘德一之子。曾获华西都市报第二届巴蜀笑星“新人新秀奖”,央视2007“梨园秀”四川赛区特别演出奖,现为导演陆川旗下公司签约演员。
刘乙麟继承了父亲的表演天分。刘乙麟曾经在巴蜀笑星圈混得风生水起,就在刚刚进入而立之年的2008年,他遭遇了父亲的猝然离世。各种人生变故接踵而来,他最终选择了离乡北漂追寻电影梦。10年过去了,记者眼前的小汤圆,已经越发成熟,在陆川导演影响下,他已经拍过多部影片。在电影圈也小露锋芒。
刘乙麟前不久已经结婚。妻子杜鹃是一位舞蹈老师。 刘乙麟告诉封面新闻记者,目前,他在北京、成都两个地方轮流工作一段时间。今年和明年都会留在成都。一边和父亲的弟子们开发研究父亲的喜剧艺术。一边和另一位重量级巴蜀笑星廖健的谭鸭血餐饮公司合作,在九眼桥,联合研发了一个文化餐饮项目叫“二先生烧烤”,自己出任董事长,7月中旬,将在九眼桥迎客。
刘乙麟说,人之所以困扰自己,是因为有太多物质上的欲望。在经历过一些人生的起伏后,现在懂得很多东西,最重要的是保持平常心。父亲去世10了,我一直是自己在闯。父亲的艺术遗产,永远值得我研究学习。在签约陆川导演后学到太多知识。在大剧组的氛围、气场、专业度、视角、见解以及工作方式,都是不一样的。父亲的期望和嘱咐一直都在心上,我觉得只要没离开演艺圈,按着自己心中目标走,就是为了父辈的旗帜而坚持。
当封面新闻记者问:将来打算怎么传承父亲的喜剧艺术呢? 刘乙麟说,父亲是从川剧丑角走出一片天地的,我们又是戏台边长大的孩子。重塑巴蜀喜剧艺术,对我来责任很大。我准备做一个非遗传承新项目申报——川杂《蜀戏》(川剧前身,也就是雏形,融入新创后的四川杂剧)。再以微电影纪录片形式拍摄我们的过程。全程基本都是用手机和单反摄影记录。同时,我和廖健老师的谭鸭血餐饮公司合作,联合做一个文化餐饮项目“二先生烧烤”,我任“二先生烧烤”董事长。我希望借用文化餐饮项目赚的钱,来拍摄父亲生前的遗作《凌汤圆》续剧。
评论 1
我就是你 2018-06-16
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