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迹古盐道、纤夫、摆渡人 见证赤水河绵延悠长的历史文化|三省立法·保护赤水河·图集③

封面区块链 该文章已上链 >

封面新闻 2021-11-15 18:20 283626

封面新闻记者 曹笑 雷远东 杨澜 刁明康 郝莹 伍勇 陈光旭

古道悠悠,河水湍湍。

贵州省金沙县一带,山峰线条柔和,绿植繁多。赤水河几百年如一日地,沿着一座紧挨一座的山脉冲刷着,冲刷出了石滩和砂砾。这里是赤水河连接贵州和四川的交界处,也是在道路、桥梁没有修造之前,几百年间连接两省物资、粮食、人员往来的“黄金大动脉”。

700年来,川盐入黔、黔茶出川。早年间货物往来主要靠水,纤夫们曾拉着绳索,船长掌控方向,和他们一道高喊号子,满载货物的鳅船在赤水河里逆流而上。此外,也有撑着船杆的摆渡人,他们既渡货、也渡人。从水路船只上卸下的货物,要靠人背马驮去往大山的更远、更深处,运盐夫役们因此在山间踩出了茶马古道金沙段。

10月25日,封面新闻记者重走茶马古道,沿着河流的方向寻找摆渡人与船长,探访赤水河绵延悠长的历史文化。

为了更好地保护赤水河,2021年5月底,云贵川三省人大常委会分别审议并通过了《关于加强赤水河流域共同保护的决定》,同时审议通过了各自的《赤水河流域保护条例》,三省的《共同决定》和《条例》在7月1日同步生效。

如今公示的《贵州省赤水河流域保护条例》第五章“文化保护与传承”做了诸多规定,如赤水河流域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积极采取措施,加强对民风民俗、民间艺术、传统技艺、民族文化、航运文化、盐运文化、长征文化、酒文化、竹文化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掘、整理、保护和利用工作,传承流域特有文化。

除此之外,该《条例》还作出了其他规定,如赤水河流域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文化和旅游主管部门应当根据文化遗产的特征和保护需要,明确文化遗产保护责任单位、责任人、传承人。文化遗产保护责任单位、责任人、传承人应当制定文化遗产保护方案和措施,积极履行保护和管理义务,依法保护、管理和利用文化遗产。文化遗产受到或者可能受到损坏的,文化遗产保护责任单位、责任人、传承人应当积极采取保护、修缮措施,并向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文化和旅游主管部门报告,文化和旅游主管部门应当及时予以处理等。

评论 0

  • 还没有添加任何评论,快去APP中抢沙发吧!

我要评论

去APP中参与热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