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中国“90后”狙击手:心理素质必须过硬

新华社 2016-08-27 08:10 2950

资料照片:中国武警雪豹突击队。新华社记者李文摄。

新华社北京8月26日电(记者杨慧吴杰)25日,由中国武警部队组织的首届国际狙击手射击竞赛在武警部队高岭训练基地落下帷幕,来自15个国家的21个狙击小组、42名狙击手通过靶场课目和野战课目竞赛两个阶段、12个狙击课目的紧张角逐,决出了名次:巴基斯坦代表队的阿萨德伊科巴获得个人总冠军,武警部队雪豹突击队获得小组总冠军。

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狙击手,需要经历一系列严格、枯燥、艰苦甚至残酷的训练。

参与此次比赛的中国选手分别由武警部队雪豹突击队和上海总队特勤中队派出。其中上海总队特勤中队的参赛选手赵晓东和乔光越是山东潍坊人,都是“90后”,2011年入伍,2012年4月选入特战预备队,经过层层选拔淘汰,最后脱颖而出进入狙击作战队。

据武警上海总队九支队副支队长吴献帅介绍,一名合格的狙击手要先天具备较强的体能基础、心理基础和智能基础,后期主要培养他们的抗压、抗条件环境干扰等综合运用能力。

从一名普通警察到合格的狙击手需要至少三年时间,一年基础,两年磨合,三年投入狙击作战队。吴献帅说,第一阶段,在100人左右的预备队中挑选20人左右,进行快速反应和理解思维测试、特殊高压体能训练。这一过程需要一年左右的时间,训练合格后择优录取一半左右,进入第二阶段的技能训练、战术应用、理论学习、记忆力训练,主要训练抗压能力、心理机能,以及对人体特征、数字、图像和符号等的记忆能力。这一阶段需要进行二三十个科目的训练,每个科目需要15天左右。

吴献帅说,这样循序渐进,最后只有三到五名队员进入狙击作战部队序列。一个狙击队一般有正副手两名队员,射击成绩较为稳定的是正手。

据枪瞄准是狙击手训练的入门“必修课”,常常一瞄就是一两个小时。这种训练的目的,在于让身体各处肌肉习惯并“记忆”这种机械式瞄准动作,确保在任何条件下都能快速反应。

赵晓东说,为锻炼定力和意志力,夏天地面温度五六十摄氏度,需要在太阳底下趴两个小时不动;跪姿将5公斤的哑铃用绳子挂在枪管上,把弹壳放在枪管上、手上、头上。

“每次训练至少一小时起步,如果身体抖动导致弹壳脱落,需重新开始计时,什么时候持续一小时不动什么时候就可以不跪了。”赵晓东说。

实战中,狙击手往往需要长时间蛰伏一处,全神贯注等待战机出现,这就对狙击手的身体耐受力提出了极高要求。此外,过硬的心理素质是狙击手必须具备的,因为射击的精确性是靠心理素质来保障的。

狙击手还要了解枪械的弹道。弹道会因膛线、地心引力及风的影响产生误差。动态目标的移动速率会因行走、跑步或所搭交通工具而有所不同。因此,每个狙击手都有自己的射击记录本,每打一发子弹,都要记录射击距离、风速、俯角、仰角。

乔光越说:“当射击环境改变后,有些数据计算只能凭感觉调整。”

评论 0

  • 还没有添加任何评论,快去APP中抢沙发吧!

我要评论

去APP中参与热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