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物|发现川西——再造一个西部四川

封面新闻 2021-11-05 15:14 2323310

文/王怀林

两个不一样的四川

最近,媒体热炒,成都,是一个在阳台就可遥望雪山的城市,说明物华天宝、地杰人灵的成都平原,距川西的巍峨雪山仅有一步之遥。但在人们心目中,两个地方又不啻天壤之别。

说到四川在国人心目中的印象,首先肯定是“天府之国”,近20万平方公里的四川盆地,由于气候温润,物产丰富,至少从汉代开始,中原人就将原来称谓关中平原的“天府”转到了四川,《华阳国志》谓之“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

其首府成都,自古就是星光闪耀的城市,李白“九天开出一成都,万户千门入画图”,2020年人口普查超两千万,为城市人口中国第四,中西部第一,也为世所公认的“休闲之都”,一个“来了就不想离开的城市”。

二是人口众多。四川1997年人口为1.1亿多人,位列全国第一,重庆分出后2020年仍有8347万人,位列全国第五。自古为全国的粮兵基地和战略大后方,虽历经战乱,但移民麇集,很快便重新繁盛起来,抗战时期出兵340万,伤亡64万,均为全国之首。

不仅人多,且人才辈出,“自古诗人例到蜀”,从这里,不仅走出了司马相如、杨雄、李白、杜甫、苏轼、巴金、郭沫若等文坛大家,还有刘备、诸葛亮等治世能人;当代朱德、陈毅等开国将帅改天换地,还走出了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

三是经济繁荣。近年三星堆、金沙遗址的发掘,一洗四川“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的蛮荒闭塞形象,让人们了解到原来夏商周时期,古蜀便有一个非常发达、成就卓越的文明,它不仅在中国文明版图上独一无二,还证明了四川和黄河流域一样,同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存在过不亚于黄河流域的古文明。

汉代,由于都江堰水利工程的使用,以成都为中心的平原经济大发展,成都不仅成为秦岭淮河以南唯一的工商业大都会,为当时“五大都会”之一,也成为联通南方丝绸之路、北方丝绸之路和长江经济带的国际化大都会;唐代,扬州、成都成为全国最繁华的工商业城市,经济地位超过长安、洛阳,时人称“扬一益二”;宋代,成都继续为首屈一指的大都市,并为此诞生了世界最早的纸币——交子。

然而,上述对四川的印象并不全面,尤其是了解隐身其后的西部四川,会不断颠覆人们的认知。

在中国有条著名的“胡焕庸线”,说的是地理学家胡焕庸在黑龙江的黑河和云南腾冲之间画了一条线,发现我国人口分布和国土面积之间有一个特别的规律:即这条线的西北有着64%的国土,但只有4%的人口,而东南36%的国土上,却分布着96%的人口。在四川的地图上,也完全可以画出这样一条线,这条线北起平武,向西南延伸经雅安直到盐源,就这条线两侧人口分布疏密之悬殊而言,四川简直就是中国的克隆!

川西生活着四川的各世居少数民族,全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主要分布在凉山州、乐山市、攀枝花市)、第二大藏族聚居区(主要分布在甘孜州、阿坝州和凉山州的木里县)和唯一的羌族聚居区(主要分布在阿坝州的汶川县、理县、茂县和绵阳市的北川、盐亭、平武县)。民族自治地方主要有甘孜藏族自治州、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凉山彝族自治州),马边彝族自治县、峨边彝族自治县和北川羌族自治县等。另外,按民族县对待的米易、盐边、平武、石棉、金口河、仁和、宝兴、兴文、汉源9个县(区),还有108个民族乡,从2020年最新人口普查数据看出,少数民族人口568万,也只占全省人口的6.8%,算上当地的汉族人口也不到9%。

这个“四川胡焕庸线”是由《中国国家地理》执行总编单之蔷发现的。他还进一步提出,假如把这一规律中的“人口”换成“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其他地方竟然可以一字不改。

他是想说,正如国土面积和人口的巨大差距,资源评价和经济发展的差距同样存在。四川情况大体类似:川西在四川18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中占5个,13个5A景区占4个,303个4A景区中占35个,47个国家森林公园中占9个,17个国家地质公园中占5个,47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中占12个。2020年川西三州第二产业增加值只占全省4.7%,第三产业占5%。其中凉山州还是全国三大连片贫困地区之一。

四川西部或西部四川,简称川西,在老四川人口中叫“川西坝子”,实际指狭义的成都平原,在当今语境中已是指四川省西部的广阔地区。这个隐身在天府之国耀眼光环下的川西,难道真的如此不堪,只能背负地域广大、土地贫瘠、人烟稀少、经济落后的包袱,踽踽独行于烟花繁盛的边缘?!

源流之变与平衡之路

当我向身边的成都人,问起身旁有着雪山草地的辽阔川西高原,不少人根本就一无所知,而说起国内的北上广和美国、欧洲却往往头头是道。我不仅疑惑,如此状况原因何在?

其实笔者在20多年前初进涉藏州县时,也是如此。当时是从省里到阿坝州参加一个现场会,走了近十个县,感到这里的一切都与内地迥然不同——甚至有与会者因为闻不惯当地的酥油味和不习惯当地饮食,只能吃饼干和方便面充饥!——为稻粱谋限制了行走和被主流文化束缚了思想的又岂止这一桩?

其实中国东强西弱的格局也只是在近代才出现,回首之前的漫长历史,恰恰相反,中国的文明重心恰恰在西部。

青藏高原的形成演变史,很可能是地球形成以来大自然史诗中最为辉煌壮丽的一章。

地球科学家及近年青藏科学考察的研究成果,给我们勾画了这样一幅惊心动魄的画面:在距今约十亿年前,地球还由一块大洋和两块大陆——遥居南北两半球的冈瓦纳古陆和劳亚古陆组成,在此后漫长的地质年代里,古陆和大洋进行了一系列的迁徙和重组。在现在青藏高原的地方,近10亿年来由北而南曾相继发育过三个大洋——原特提斯、古特提斯、新特提斯。

4000万年前,当印度地盾自南方远行最后一次撞击在欧亚大陆南缘,完成青藏地区的轮廓后,仍勉力向北推进,而青藏地区北部和东部与印度地盾同样坚硬——两强相遇的结果,迫使青藏高原别无选择地向上隆起。

青藏高原形成后的4000万年中,历经三次隆起,两次夷平,自360万年以来又经历了三期强烈上升,15万年左右开始至今,高度迅速上升为4500—5000米,至今仍在整体隆升过程中,上升速度最高达每年1厘米。

最后一次的隆起对于地球和人类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它改变了中国的自然地理格局,形成了高亚洲,并使世界地理、气候均发生巨大变化。分为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区和高原高寒区。由于青藏高原阻挡了印度洋暖湿气流,中国西北部变得越来越干旱,并在冬季亚洲北部形成了强大的西伯利亚—蒙古高压;而东部则变得温暖而湿润。

青藏高原的隆起给东亚和南亚带来了好处,使之温和湿润,五谷丰登;也给中国西北部、阿拉伯半岛和北非带来了坏处,那里气候更加干燥炎热。使得同属一个纬度而气候天壤有别。

由于汉文史籍从甲骨文算起不过3700年,藏文创制也只是在公元7世纪后,因此史前时期青藏高原人类先民的踪迹,就大多隐身在史前的茫茫雾霭中。但是,随着近年来的考古发现,我们仍可大致勾勒出那一段历史,而且那还是一段令人惊异的“对外开放”史呢。

过去一种流行的看法,认为中华远古文化的中心在黄河流域,主要指今陕西、河南、山西及河北部分地区,以新石器时代的仰韶、龙山文化为代表,近年考古发掘成果说明这是不正确的。其实,从新石器时代起,中国就形成了三个主要的文化区:即北方和西部草原游牧兼事渔猎的文化区,黄河流域以粟为代表的旱地农业文化区和长江流域及其以南的水田稻作农业文化区。

从对古蜀国的历史梳理,可以看出这种交融历史的波澜壮阔和不断提升。近年岷江流域营盘山遗址的发掘,可以看出他们是甘青一带古羌人的后裔。该流域进入上古“三代”后黄帝到该地域娶西陵氏女、发明了蚕桑与礼仪的嫘祖,嫘祖之子一个生在岷江、一个生在雅砻江流域,其孙颛顼作为五帝之一又入主中原,颛顼后裔在岷江流域的岷山形成强大的蜀山氏,随着成都平原治水有成下到低地作为蚕丛氏开国,其间蚕丛、柏灌、渔凫、开明、杜宇五朝蜀王,开创了辉煌的三星堆、金沙文明,还派兵进入中原,参加了周朝开国的“牧野之战”。

其内部的交流和活动范围也很大:史载鱼凫是从长江中游迁入,杜宇来自云南,开明王朝的开国之君鳖灵则是楚人。公元前316年秦灭巴蜀,开明王朝后裔还到越南建国。由是三星堆遗址的象牙来自东南亚、铜来自云南就一点不令人吃惊了。《蜀王本纪》说古蜀人“不晓文字”,其实近年出土的众多“巴蜀图语”,不仅内容丰富,已在云南等周边发现,应是自成体系并能支撑当时的文明,只不过目前还未能破解罢了。

人类几次走出非洲,走向世界,其文明演进就是极不平衡的。今日世界,无论是区域发展还是个人收入仍然差距甚大,其根源,正如以色列历史学家尤瓦尔·赫拉利在其《人类简史》中所述:人类与其他动物的分野,在于人类发展出语言,并以依靠虚构的故事和理念指引,形成团队的力量。他将人类从石器时代到21世纪的演化史分为:认知革命、农业革命、人类的融合和统一以及科学革命。

农业时代的人类往往故步自封,而掌握了科学技术、同时又具有正确发展理念的族群成为先行者。比如率先开始工业革命的近代欧洲,在发现与探索精神的引领下开始领先世界,并在以麦金德为代表的陆权论和马汉为代表的海权论指引下开展全球争霸,前者导致一战、二战对欧亚心脏地带的争夺,后者导致英国、美国对海上霸主地位的争抢,并形成现代世界政治经济格局。

中国自三皇五帝开始,来自北方和西北的游牧部落和农耕文明的冲突和交融就成为一条主线。

由于游牧部落的自由迁徙和善于骑射,守成的农耕民族往往处于劣势,这从匈奴到鲜卑的多次侵扰、蒙古和满人的入主中原,以及自汉开始中原民族“和亲”可以看出。但这种拉锯和胶着也导致融合与进步,包括元、清跨越长城的疆域开拓。由是中原帝国的中心始终在陕西河南与河北一带,这既是便于应对南下东进的游牧民族,也是农耕民族位居中心、号令各方的统治需要,虽然各地经济社会与发展条件有异,在大一统帝国的统治下,各地的差异还不至于过分明显。

时间进入近代,当帝国的国门被西方的船坚炮利打开,封闭和守成的统治者也不得不起而应对,以上海、广州为代表的沿海口岸城市开始引领风骚,民国首都迁到南京,国家经济政治重心东移,东西差距开始渐渐拉大了。

世界大国不管在国际上如何争夺,国内地区差距过大也会是问题。近代美国长达100多年的西部边疆开发,不仅由此摆脱了对英国的依赖,促进了民族的融合和国力的强大,也从边疆开拓中产生了近代美国的民族精神:敏锐与好奇结合的粗犷力量,一往无前的勇猛气概和坚韧毅力,随自由而来的开朗活泼与勃勃生机。反观俄罗斯因西伯利亚未开发造成的东西失衡,也是造成国力不振的重要原因。

当今世界已进入综合国力竞争的时代。改革开放后的中国在沿海先行一步成功之后,开始积极推进西部开发、中部崛起和扶贫攻坚等战略,共同富裕的理念重新回到决策者和大众视野,近些年已相对落后的西部,由此将重现辉煌。西部开发将再造一个中国,中西部协调发展的中国才能迎来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横断山—探险者的宝藏

由于疆域的辽阔和地理的开敞,中国西北部游牧民族和农耕民族的互动是频繁和颇具规模的,只有西南的青藏高原和横断山区是例外,前者由于地势高寒和路途遥远,和中原互动不多,而横断山区虽与内地山水相连,但由于高山峡谷的阻隔,成为一个较晚开发的地理人文单元。

从地图上我们可以看到,构成青藏高原骨架的喜马拉雅、岗底斯、念青唐古拉、唐古拉、昆仑、祁连山等东西走向的山系,到东时突然转向,形成了举世闻名的横断山脉。在这一山脉群中,分布着岷江、大渡河、雅砻江、金沙江、澜沧江、怒江等由北往南流的大江及其众多支流。长久以来,和青藏高原一样,这一地区成为外人心中的“秘境”。

15世纪开始的“地理大发现”,与资本主义兴起、文艺复兴、宗教改革一起,成为近现代科学与文明诞生和传播的标志。被“地理大发现”激励的西方人,很早就开始关注这一地区。

早在14世纪,西方就流传着喜马拉雅这块隐蔽的土地有一个约翰基督王国和蚂蚁黄金的离奇传说,但直到17世纪初到18世纪,才有罗马天主教耶稣会和卡普清修会的先后三十多批共一百多位传教士从西藏北部进入,其中就有康定教区。他们开始以各种语言形式将西藏的信息介绍到西方。进入19世纪,由于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西藏成了一个外人难以进入的“禁地”。尽管如此,仍有一些探险家、传教士、密术士、登山者和间谍非法闯入,他们多数都未能进入拉萨,在沿途留下了各式各样的足迹和遗骨……

从19世纪中后期开始,西方的探险者深入横断山区,出于各种动机,展开了一系列的地理地质及动植物考察,取得了许多重要发现。

1877年,英国探险家威廉·吉尔从四川巴塘、云南大理、剑川到达缅甸,在巴塘第一次看到格聂雪山时惊叹不已,在其《金沙江》一书中,他赞叹道:“没有任何词语可以形容这座高大的山峰,在这里,旅行者可以体会到藏族人的心情,不由自主地称之为圣山”,书中对“三江并流”已有发现,吉尔的旅行初步揭开了国际康区研究的序幕,也掀起了西方人涌入横断山的热潮。有人作过统计,近现代(1845-1951)入康之外国人为687人,来自24个国家和地区;入卫藏外国人为859人,来自23个国家和地区。

紧随其后的匈牙利伯爵塞切尼率领的探险队,测得贡嘎山为7599米,已非常接近于真实高度7556米。其《东方旅行的科学成就》获得国际认可,被称为横断山脉探索的经典之作。

1922年,苏格兰地质学家古格里来到贡嘎山考察,在其著作《中国西藏的阿尔卑斯》中,提出了横断山区为“中国的阿尔卑斯”的观点。

西方植物园对于中国西部奇花异草的渴求,催生了“植物猎人”这一群体。1899年,英国园艺学者威尔逊受魏曲苗圃派遣,游历了川西的广大地区,引入了1000多种植物到西方,他发现的岷江百合和绿绒蒿后来广为人知,其《中国—园林之母》的书籍和提法,为众多植物学家所引用。

西方探险家对这一地区的记载,大致可从以下几方面来加以概括:其一、自然景色极其壮美,但行路艰难;其二、经济的不发达和对外部资源(如茶、盐)的依赖;其三、文化、民俗丰富多元,差异性强;其四、喇嘛教的神秘、奇异和强势;其五、政治的复杂和社会的动荡;其六、人民生活的艰难和乐天达观的民族性格。总之,这是一片具有丰富“材料”、各门学科和各种人士都可从中发现自己所需“宝库”的神奇土地。

1929年,老罗斯福总统的两个儿子在《追寻大熊猫》一书中,描述了他们在四川雅安发现和追踪大熊猫的过程。随后的美国人哈克尼斯的《淑女与熊猫》,则描写了她和熊猫宝宝书琳的故事,她还在1936年将第一头活体熊猫带到了西方。

其中,洛克和大卫·妮尔的作品和事迹,被认为是启发“香格里拉”概念产生的两个关键人物。

1933年,英国人詹姆斯·希尔顿发表了一部题为《消失的地平线》的小说,一路畅销至今,被后人称为遁世主义小说之母。这部小说描绘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山雨欲来风满楼之时,遥远的东方雪域高原上一个世外桃源香格里拉的故事。该书迅速跃居当时畅销书之首,并荣获英国“霍桑登文学奖”。1944年,好莱坞将小说搬上银幕,将香格里拉的名声推向高峰,主题歌《这美丽的香格里拉》随之传遍全球。

《消失的地平线》意义在于,它为西方的文化价值观念植入了一个“人间乐土”的形象化意境。正如《不列滇文学家词典》中称:“小说的一个最大贡献,就是为英语词汇贡献、创造了‘香格里拉’这个新词。对它的涵义解释为:与世隔绝的世外桃源,那里没有战争,是一片宽容、安宁、祥和的净土;是一片神奇、拥有无与伦比原始自然美的乐园,那里的生活是透明而清澈的,它远离正在走向毁灭的西方现代机器文明世界。”

后来“香格里拉”一词被香港企业郭氏家族买断,成为酒店的商号,进而传之世界,成为世界最好的酒店品牌之一。这也从侧面印证了《消失的地平线》的无形价值。

以美国《国家地理杂志》云南探险队队长身份进入云南的洛克,在横断山区断断续续生活了27年,他在《国家地理》及西方刊物上刊登了大量文章和照片,那些富于异国情调和民族风情,以及雪山冰峰的气息,对西方读者造成了强烈冲击,也成为“香格里拉”的主要意境。

1904年,被东西方公认的东方学家、探险家、藏学家,法国人大卫·妮尔,在罗马意大利妇女大会上,公开宣布她将信仰比耶稣哲学更为优秀的佛教哲学;1918—1921年,她住在青海塔尔寺并潜心研究藏传佛教;1921—1923年,她从云南涉藏州县历时8个月经滇藏线进入拉萨;以后她又在康定等地居住了十余年,创作了大量藏学著述和《一个巴黎女子的拉萨历险记》。

大卫·妮尔的经历和作为,使她在当时的欧洲被当作“女英雄”,并较长时期地保持了大卫·妮尔热。1928年,她被授予法国荣誉勋章,被欧洲各国争相邀请作报告、讲演和著书撰文,可谓名噪一时。我们从她与“最高喇嘛”的关系、西方人转而崇信东方宗教以及探险记中对西藏风物的描绘和香格里拉的“最高喇嘛”原为西方传教士等,不难在《消失的地平线中》找到其中一脉相承的关系。

在被儒家文化浸染得中规中举、束手束脚的汉族兄弟们旁边,还有这么一个张嘴就唱、抬腿就跳的乐观豪放的民族;在信奉食不厌精、经常山珍海味却依然补药、保健品大行其道的人们旁边,却有着一群吃着简单的牛肉、糌粑,喝着酥油茶而体格健壮的人们。他们从严酷的生存环境中走来,却是那么的健康而达观!

笔者在拙著《寻找康巴》中,根据自然环境的相似、人文内涵的一致、《消失的地平线》的素材来源等,论证横断山区的康巴大地就是香格里拉的故乡。

重构川西

相对于近代富有探险精神的西方人而言,中国较为缺乏探险传统。作为蜀人的李白,虽然《蜀道难》是诗歌名篇,但其“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的论断是不准确的。在与成都平原紧邻的川西,从甘青草原到岷江以西,自古以来就孔道大通,古羌人及其游牧族群很早以来就在这里来来回回;而“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在李白脚下的成都平原,就埋藏着三星堆的辉煌文明。

杜甫在成都写下“窗含西岭千秋雪”,对于“西岭”究竟指谁?估计他本人也是不甚了了。

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足迹遍布半个中国,但他却对丽江的玉龙雪山望而却步。

即使如此,仍有一些中国人,在孤独地求索。1927年,任乃强首次进入横断山区,用一年时间徒步考察了康定、甘孜等川边11县,陆续撰写《西康图经》等书,被学界誉为“开康藏研究之先河”,后创立《康藏研究》月刊,完成康藏标准全图和各县分图,一身出版专著20余部,成为中国近代藏学研究的奠基人和先驱。

1938年,身为金陵大学教师的孙明经,赴横断山区进行了为期三年的考察拍摄,出版了《孙明经手记》,留下数百张珍贵的照片,对宣传抗战大后方的西康省作出了贡献。

新中国成立后,西方学者对该区域的考察趋于停滞,随着国力日盛,国家对该区域的系统研究和建构逐渐开展。

1951年,中科院组建首批科学工作队随军进藏,沿川藏公路进行路线考察;1957年,中科院配合全国总工会组织贡嘎山登山科考;1959至1961年,中科院南水北调西线工程考察队,进入川西一带进行考察。1973年,国家组织多学科队伍进行了第一次大规模的青藏高原科学考察。上世纪80年代,青藏考察队开始移师横断山,300多人的多学科考察队开展了为期3年的综合考察,涉及40余个专业方向。

对“横断山”山名的来历,据说最早是清朝一位叫黄懋才的官员,他受四川总督丁保桢的委派到西藏,面对横在面前的一道道大山大河,发出了“这些山真是横断山”的感叹。后京师大学堂《中国地理讲义》中,最早提及“迤南为岷山、为雪岭、为云岭,皆成自北而南之山脉,是谓横断山脉”。

作为青藏科考队骨干队员的李炳元,提出横断山的主体属于青藏高原,东界在文县—都江堰—泸定—盐源一线以西;西界在类乌齐—察隅—腾冲以东;北界在囊谦—色达—玛曲—九寨沟县附近,南截止龙陵—南涧—下关—丽江—盐源一带。从行政区划看,包括了滇西北的怒江州、迪庆州全部,大理、丽江和保山局部,川西阿坝州和甘孜州全部和凉山州、雅安地区小部,藏东大部及甘青部分地区。这是迄今为止有关横断山脉范围的最权威论述。

李炳元划定的横断山面积为36.4万平方公里。《中国国家地理》2018年第10期《大横断——横断断出新天地》中,认为上述划分更多从地理地质学角度考虑,从旅游的角度,从动植物演化、生物多样性形成和发展角度,从民族迁徙规律角度,提出要扩大横断山的范围,他们采用叠图法,画出了“大横断”的范围,在原来范围之外增加了大小相岭、大凉山、螺髻山、点苍山、哀牢山、无量山等,江还有独龙江、察隅河、无量河等,即北至阿尼玛卿山的黄河第一弯,南到云南德宏、大理一带,东到岷山,西到西藏山南加查县附近。

笔者倾向于第二种划分,但无论哪种划分,川西30余万平方公里都是其主体。

中科院山地所研究员陈富斌通过横断山脉形成原因和地质历史的调查,提出了著名的“横断运动”概念。研究之余还全力推动海螺沟的开发,促使当地政府停止了森林砍伐,开始了旅游开发,如今,海螺沟已成为以冰雪旅游著名的5A景区。

青藏科考不仅发现了这里300多座海拔6000米以上的山峰,获得了该地区立体气候的典型数据,还因该区富含古老和孑遗物种“活化石”,提出该地区为世界罕见的“南北物种走廊”和“动植物基因库”。

此外,一大批摄影家和探险家进入这一地区,吕玲珑、王建军、周小林、大川健三等摄影圈耳熟能详的名字,催生了稻城、四姑娘山、丹巴、黄龙等著名景区走出深闺,成为旅行者心中的圣地。

自称“体制外的独立科学家”杨勇,长期在该区域奔走,为这里的资源开发和生态保护几十年如一日辛勤奔走。

周小林用自己的精彩作品推出了丹巴,离开丹巴后建立了引人注目的爱情圣地“鲜花山谷”,还一直研究和宣传着横断山域,不仅系统梳理了近代“植物猎人”的历史,还系统研究了该地区引种到国外花卉植物的现状。他发现,由于区域内最底点与最高点海拔高差达7700余米,致使这里云集了相当于北半球南亚热带、中亚热带、北亚热带、暖温带、温带、寒温带和寒带等多种气候类型和生物群落,有10个植被型、23个植被亚型、90余个群系。全球销量最大的鲜切花中的菊花、玫瑰(月季)、百合等很多品种都源于中国,那些装点着世界著名园林的高山杜鹃、山茶、木兰、百合花多引种自横断山脉地区……遗憾的是,当这些源自中国的美丽,在世界各地打动着当地人,美化着他们的生活时,我们中国人自身对它们往往视若无睹,漠不关心。

这一地区,简直就是一个世界最大的自然博物馆。

与自然学者们相比美的是,人文学者们也对这一地区进行了新的建构。

1978年,中国社会学、民族学、人类学的奠基人费孝通先生提出:“我们以康定为中心向东和向南大体画出一条走廊,把这走廊中一向存在的语言和历史上的疑难问题,一旦串联起来,有点像下围棋,一子相连,全盘皆活。这条走廊正处在彝藏之间,沉积着许多现在还活着的历史遗留,应当是历史和语言科学的宝贵园地。”

经过李绍明、石硕等学者的研究和诠释,首先,该区域是一条“历史—民族走廊”。“藏彝”二字,概括了该区域的基本民族面貌,包括“藏语支”的藏族、门巴族和“彝语支”的彝族、哈尼族、纳西族、傈僳族、拉祜族、白族、基诺族等。二是首次将该区域作为一个单独的“历史—民族区域”来看待。三是较好地解决了对该区域的统一称谓问题。过去人们虽曾以川边、滇边、西康、川滇西部及藏东等名称之,但都只是以偏概全。

对藏彝走廊的内涵,四川省民族研究所研究员李星星将“藏彝走廊”的历史文化特征概括为七个方面,即母系文化带、猪膘文化带、牦牛文化带、笃苯文化带、重屋文化带、石棺葬文化带、藏缅语多元语言文化带。其复杂多元,由此可见一斑。

其来源,笔者认为除了横断山高山峡谷的阻挡外,与自古以来该走廊的民族大迁徙有关。

尽管我们说甘青一带西部游牧族群上古时期的迁徙面向四面八方,但越到后来,这条路线就越是集中在南方。其原因:

往北,尽管北方也有一望无际的大草原,但一是北方也在不断产生着强大的游牧部落,何况还有青藏高原的隆升造成北方的越来越干旱和祁连山脉、天山山脉等的阻挡,都限制了他们的北上;

往西,有昆仑山、巴颜喀拉山阻挡,即使翻过海拔5000多米的唐古拉山口南行,也要穿过气候极为恶劣的藏北高原;

往东,由于两种文明的差异和利益的冲突,为防止西部游牧部落的袭扰,内地农耕民族在从甘南到川西的高山之间,建立了阻击游牧民族东进的众多防线和城堡。

随着华夏部落在新石器时代开始接受农耕文明,其社会发展水平就不断超过游牧部落,春秋战国时期的交锋已体现出两个文明的差异。唐以来,虽吐蕃势力崛起,不断进逼中原并一度占领长安,但在较先进的农耕文明面前,始终难以有进一步的进展。以蜀为例,汉以来蜀中农业已较发达,军事强盛,经过多次较量,吐蕃势力即使一度占领成都附近的邛崃也未能占据富饶的成都平原,即使金、元铁骑南下,横扫华北、江汉平原,但金人终未能入蜀。

因此,向南的开拓,便成为西北羌人的主要选择。

这里,不仅有横断山脉形成的天然通道,没有强大的文明足以阻挡,而且山谷间的大片牧场还可使游牧民族不用改变自己的生活习性就能生存和发展。

后来是隋唐时期吐蕃的兴起、对青藏高原的统一及其对游牧走廊诸部落的征服,这以后既有蒙古人的南下,南方丝绸之路的形成(主要在走廊的边缘地区),以及汉族、回族的迁入,还有从唐代开始绵延不绝的茶马古道的兴盛,清代驻藏大臣的进出,都使得这一走廊南来北往,热闹非凡。

其中,属于亚文化范围的,除了古已有之的南方丝绸之路(又称蜀布之路)外,还有“茶马古道”。1990年夏季,李旭等一群云南青年学者,沿横断山脉徒步100多天,走过了滇川藏三江流域,并在合著的《滇藏川“大三角”文化探秘》中首次提出“茶马古道”概念。2002年,西藏作家马丽华组织了60余人的茶马古道学术考察队,沿滇藏、川藏线考察,并出版了《又见茶马古道》一书,此为相关研究和传播的滥觞。

中国是茶叶的原产地和主要产茶国,尤其是与涉藏州县毗邻的四川和云南都是茶叶的主产区。特别是雅安、名山一带潮湿多雨温暖的气侯浸润出大量优质茶叶,有“扬子江中水,蒙山顶上茶”的美称,至今尚有一万多个茶园,是茶叶的原产地和重要产茶基地。

但是如此需要茶叶的青藏高原由于海拔高,茶叶却不能生产。同时,由于中原王朝和边地的少数民族经常发生战争,古时作战,主要靠马战,中原大地主要为农区,不产马匹,而青藏高原特别是甘青一带却正好盛产良马,这种出产的互补性使这两个伟大的民族走到了一起,于是,茶马互市产生了。

茶马互市的路线大体还是青藏、川藏和滇藏三线。最初以青藏线为主,使当时的松潘成了一个交易中心。后来,藏人更加喜欢雅州和名山等地的川茶,云南茶叶也进入康藏市场,加之西北战乱频繁,特别是宋以后,互市的重心逐渐南移到雅安、汉源、康定、大理、丽江和中甸等地。

还有康巴文化。

生长其上的康巴人,男人过来是一座冷峻的高山,女人过来是一个金银的宝库,但他们都乐观开朗、热情奔放。笔者在涉藏州县十余年,听到过的藏歌成百上千,几乎无一首是悲伤的曲调。

他们敬酒必须是“酒满敬人”,喝酒往往是一醉方休;他们敬茶一定有一人随侍在侧,不管你喝多少,茶杯永远是满的;他们的生活到处充满歌声与舞蹈,歌是欢歌,舞是群舞,不分男女老幼,不管地点场所,张嘴就唱,抬腿就跳,兴尽方散……即使,他们那颇有争议的宗教热情,也是那么深沉和执着,那历时数月的磕长头朝圣之旅,撇开宗教因素不谈,其挑战极限的勇气、焕发的激情和人文光辉,也足以让人瞪大惊奇的目光……

藏族第一个人类学博士格勒在其专著《康巴史话》中,谈到在藏族传统的历史地理概念中,习惯将我国整个藏族居住的区域划分为三大部分,即卫藏、安多和康。“康”包括今四川省的甘孜州以及阿坝州、凉山州的一部分,西藏昌都地区,青海玉树州和云南迪庆州等地方。

康巴地区境跨西藏、四川、云南、青海4省区,地处西藏高原与四川盆地之间,是连接西藏与祖国腹地的桥梁和纽带,历来被作为“治藏之依托”,素有“治藏必先安康”之说。

康区是最早归属于中国版图的民族地区,早在秦汉时代,中央王朝已于康区东部设置“牦牛郡”等郡县;是所有涉藏州县中社会形态和文化形态最复杂的地区,既有“政教联盟的”土司制,又有“政教合一”制和“土流兼治”制等。

康区又是“茶马古道”的核心地带,是汉藏贸易的枢纽之区,跨越千年的经贸活动,在此区形成了康定、昌都、中甸、玉树等四方辐凑、商贾云集的多民族汇聚的城镇,促进了藏汉的通婚,形成血缘的交融和文化的复合,产生了锅庄文化、马帮文化、驮队文化、情歌文化等特殊文化。

民俗文化异彩纷呈,如以德格为中心的德格文化圈,以大渡河上游为中心的嘉绒文化圈,以木雅贡嘎山为中心的木雅文化圈,康北高寒草原的游牧文化圈,康定、昌都等城镇为代表汉藏商贸文化圈等。在这些文化圈中,又分为许多文化小区,如丹巴县是嘉绒文化区,而该县五条山沟中的语言、习俗却不尽相同,各有特点。此外,康巴至今还保存着许多古文化的“活化石”:三岩的“帕错”和“戈巴”制度,是现今国内罕有的古老父系氏族公社制度残存;色达瓦述、炉霍宗塔等部落,至今尚保持着较完整的“骨系”氏族部落。

道孚、雅江间的扎坝地区“走婚”制度,是比泸沽湖更完整的母系氏族社会遗存;康区峡谷地区普遍存在的一妻多夫,保留了古老的婚姻形态。笔者有《寻找东女国——从丹巴到泸沽湖的女国文化带》,对唐史记载的东女国到今天该地区尚存在的女国文化遗存有详细介绍,这是世界人类史的又一朵奇葩。

建筑方面,除了金碧辉煌的寺院建筑外,遍布各地的高碉,园木扣搭的“崩科”,是康巴民居建筑两大主题。在建筑装饰上,有木雅的“瓦板”房、嘉绒民居的翘角、道孚的廊柱、新龙的水柜、德格的窗棂、乡城的白墙、雅江的橙壁、理塘的彩帐等,在艺术、服饰、饮食、节庆等各方面,康巴也具有多彩多姿的容颜。

如果把现今所说的“大香格里拉”与康巴地区相勘合,我们会发现地理位置基本重合,这绝非偶然,因为康巴人追求自身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寻求“天人合一”的境界,创造了这“香格里拉”的意境。

康巴是《格萨尔》的故乡,英雄史诗《格萨尔》主人公的原型就诞生于康巴,康巴人以格萨尔王子孙自居,以格萨尔王为行为楷模,“康商”的精明、“康巴汉子”的英雄、康巴学者的众多、康巴的尚武争强民风,都植根于张扬人性、奋发进取的格萨尔人文精神。

横断山—康巴—香格里拉,这一累叠了自然、人文和未来理想的概念,是该地区留给世人的无尽宝藏。

笔者在《西部冲击》一书中,曾就相对于中原文化而言的中国西部文化精神有过概括:

一是强悍进取的英雄主义和达观豪放的浪漫主义精神。比如发端于甘孜州的格萨尔文化,就是这种勇敢、豪爽、乐观、坚韧、浪漫精神的集大成者。

二是神秘内省和坚韧执着的宗教传统。尽管原始宗教及其宗教狂热对社会经济发展弊多利少,但是,宗教也能够约束人类的行为,推动社会发展。比如近代基督教经过达尔文等新教改革,其“新教伦理”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藏传佛教的强烈出世观念和政教合一传统,总的说来阻碍了青藏高原的经济社会发展,但辩证地看,它对藏民族的形成,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确立,丰富独特文化的创造传承及人与特殊地理环境的适应等方面,仍然是功不可没的。

三是开放与包容的多元文化形态。直到今天,西部康区被称为茶马古道的沿线,依然是多民族、多宗教、多文化的共容局面,宛若一个天然的历史文化博物走廊,多姿多彩的人文胜景扑面而来,令人应接不暇。

此外,在康巴地区,还有因茶马古道形成的商业传统和商业精神。还有近代红军两次进入该地区,爬雪山,过草地,为中国革命留下了红色火种和强大的精神文化。

多族群交融的故事,绝非如上述的数字一样枯燥和平淡,其间的爱恨情仇、文化流播,不仅关系个人和家庭的命运,也若隐若现地影响着宏大的政治叙事。比如清军将领在征服大小金川时,与嘉绒美女阿扣的故事,就不仅影响将领们的命运,也牵动了战局,那众说纷纭的评说在当地流传至今;田闻一先生在描写赵尔丰的《雪域将星梦》中,在赵尔丰病入膏肓、走投无路时,只有他从康区带回的温柔贤慧、智勇双全的藏族姑娘来龙始终相伴,在赵被杀时,来龙以身救主,最终香消玉殒。

清末清军营长陈渠珍领兵进藏,在辛亥革命爆发进退两难时,他带上150名湘黔籍官兵,从昌都、玉树过雪山草原戈壁出西北,历时8月,队伍到达时仅存7人。在他以心血文字写成的《艽野尘梦》一书中,他的藏族夫人西原给人留下深刻印象。那位他在射击比武中看上的藏族女子,不仅美貌多情,忠心耿耿,更是侠肝义胆,文武双全,如果没有她的悉心照料和鼓励,如果不是她对高原生活的熟悉,在恶劣大自然和土匪灾病中他们绝难幸存,可惜她在到达西安后染病去世,令人扼腕。

还有那位只身进入甘孜考察,因滞留新龙,娶了一位当地土司美貌养女罗哲情措的任乃强先生,汉藏联姻和对藏族人民的深厚感情,使他以后成为一位知名的藏学家,他第一次将《格萨尔》史诗以《藏三国》之名介绍到内地,据说西康省的建省报告就由他起草,刘文辉只改动了几个字。他们的儿子,中国康藏研究中心主任任新建先生,也成为一位知名藏学家……

孔子曾说:诸夏失礼,求之四夷。现代文明随着高速公路迅猛地进入这片古老的土地,各族群的传统文化——那昭示人类历程的足迹也随之迅速地消亡。为了更好地认识人类自身,有必要对正在飞速变化、行将消逝的各类传统文化,作抢救性的记录;为了使这一地区经济尚较为落后的人们能够尽快品尝现代文明的成果,有必要将其丰富的资源予以展示和转化,以惠斯地之民。

西部四川民族间交往频繁,文化互为影响,他们排外性小,开放性大,例如异族通婚、宗教僧团和教派之间多能和平共处、民俗风情的多样性、较早从事经商活动、经济发展也较快等,成为一个保存完整、内容丰富、神秘奇特的“人类学宝库”。

再造一个西部四川

2021年,中国宣布川藏铁路全线动工。这条投资3000多亿,将使成都到拉萨原迁延数日的车程缩短到13个小时的“超级工程”,再一次将世界的目光聚焦到川西横断山。

其实,导致该区域长期“隐身”世外的首要因素就是交通,“横断”之名也源于此。笔者曾在该区域多次穿行,体会犹深,即使在本世纪初的昌都,雨季还有近两月因交通阻断“与世隔绝”的日子。近些年,随着雅西高速、雅康高速的开通,红原机场、格萨尔机场的运营,交通条件已有很大改善。川藏铁路的建设,更将从根本上解决这一区域的交通问题。

但问题并未得到全部解决,对该区域的资源评价和发展模式就是一个大问题。

随着我国国力的强盛,环境保护的问题逐步提上了日程,上世纪90年代的退耕还林,使得该地区森林资源得以保存,近年来停止了小水电的开发,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将川西绝大部分区域划为重点保护区,即保护为主的地区。但是当地人民也有致富和过上美好生活的需求,于是,作为世界第一大产业的“朝阳产业”旅游业,便应运而生。

近年来,该区域纷纷将旅游业作为主导和支柱产业,并取得了初步成效。然而,国人的审美观念尚需转变,这从更像内地景区九寨沟的熙熙攘攘、而相对更近的四姑娘山、海螺沟的门庭冷落可以看出。

审美是审美者的观念和审美对象的结合。对该地区新的审美观的构建,《中国国家地理》功不可没。他们说:“欣赏川西的雪山、冰川、草地,需要一场审美观上的革命,我们应当将传统中对于雪山、冰川、草地的负面观念转变为崭新的审美观。”

近年来,他们一直致力于该区域的资源推介和观念转变,追求景观认识和审美的“革命性颠覆”。从2003年的《上帝为什么造四川》开始,他们相继推出《大香格里拉—给中国最美的地方画个圈》《选美中国—中国最美的地方排行榜》《318—中国人的景观大道》《大横断—横断断出新天地》《发现四川—100个最美观景拍摄地》(之一、之二)、《最美的进藏公路》等专辑,将雪山冰川审美、横断山、景观大道等推入国人视野,而且响亮地提出:中国最美景观最集中的地方就在中国西南的横断山。

他们的努力,开启了大众欣赏西部山川的新时代,在一路向西的川藏公路上,近两年每年有300多万自驾旅行者在雪山冰川和草原峡谷间徜徉,而多达40多万的骑行爱好者受到景观大道的感召,决意让长达一个月的2500公里征程作为自己的成年礼。

当时我还在甘孜工作,当“选美中国”排行榜中甘孜州在市州一级数量最多、品种最全、可进入性最强,当中国人的景观大道9大景观中心有8大在甘孜州,我向执行总编单之蔷表示感谢。他憨实地一笑:“其实该感谢的是你们,四川是我们的福地,我们杂志的销量从10万、50万、80万,最终超过100万的标志性节点,都是因为川西或以川西为主的专刊”,这也从另一角度证明了该地域资源的影响力。

人文资源方面也不甘落后,单之蔷总编通过多次实地考察和研究,总结出横断山八大重合,即有八大层面叠加在一起。这八大层面,在其他地区,仅有一个层面就十分幸运了,但在这一区却是叠加在一起,覆盖整个地区,叫它怎能不精彩?

这八大层面是:横断山区,东女国女性文化区,藏传佛教,茶马盐古道,康巴文化,民国西康省,藏彝大走廊土司文化。

这些就是横断山的丰富底蕴,它们重重叠叠,纵横交错,编织出这一地区的自然和人文风貌。这八大层面中的每一层都是全局性的。有了这八大重合,横断山脉显得博大精深,底气十足。

由是,业界普遍认为,横断山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都是中国最为富集的,也是世界级的。

但对它的现状,单先生显然并不满意,他在书中写道:如果世界遗产继续忽视像贡嘎山或丹巴的民居和碉楼群这样一些地方,我们怎么能说世界遗产是“世界上最珍贵的地方”和“最好中的最好”呢?

其实,他们也不是为颠覆而颠覆,新的探索与发现、新的资源评价和审美,应是建立在现代科学的基础上。虽然海拔的概念是元代科学家郭守敬提出来的,为了通过海平面比较汴梁与开封的高度,比后来提出这一概念的法国数学家高斯要早560年。但有了现代科技气压计和温度计的支撑,后来的德国科学家洪堡发现和提出垂直地带性,第一个提出“高山反应”。他还提出了青藏高原的热岛效应,发现赤道的高山雪线比贡嘎山要低200多米。

当代,掌握了现代科技的中国人,再也不会只是跟在别人后面鹦鹉学舌,亦步亦趋,再也不会别人称我们的横断山为“东方阿尔卑斯”而高兴,他们开始了自己的探索与发现,开始制订和推出自己的国际标准。

其实,阿尔卑斯山的最高峰勃朗峰海拔才4810米,而只是横断山,海拔6000以上的山峰就有300多座。他们再也不会说欧洲的冰川是最好的,因为青藏高原仅冰川面积就有5.9万平方公里,而瑞士整个国土面积才4.13万,冰川面积不到国土面积的1%;他们再也不会说四川的第一山是峨眉山,而是横断之王贡嘎山,因为峨眉山只有三个自然带,而贡嘎山是10个!

甚至他们在属于“生命禁区”青藏高原的横断山发现了宜居地带,在四川岷江、大渡河到安宁河的河谷和周边山地,海拔1000—2500的面积有约5万平方公里,这一被称为“黄金海拔,四季康养”“康在全龄,养在四季”的区域,被誉为世界规模最大、最适合人居的区域,被称为“中国健康谷”,并以“温度、光照度、湿度、绿化度、丰产度、和谐度、纬度”等理论支撑。即使高原缺氧反应,也作为旅行者挑战自我、挑战自然的旅行必备,何况现在有了高压氧舱等现代设施,高海拔的生命禁区也早被打破。

随着科技进步,国民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传统的旅游形态也发生了巨大改变,“吃住行游购娱”向“商学养闲情奇”转变,旅游观光向休闲度假和深度体验升级,旅行方式由过去7:3的组团、自助游彻底颠倒过来,由是催生出多种多样的旅游形态和产品。

那批通过3年时间组织踏遍横断山,并出版《大横断—发现川滇臧》的探险者们,推出了从甘肃合作到云南大理,总长2230公里,跨越青川滇,被命名为“横断天路”的国家步道系统,与川藏国家景观大道正好形成十字,并向着世界一流产品打造进发。

周小林也从拍摄、研究中国花卉,到在全世界收集本土花卉品种,在自己的“鲜花山谷”构建着“中国西部花园”。

一个新的审美四川正在逐步浮出水面。当年长征路过该地区的毛泽东主席,以其“横空出世,莽昆仑,阅尽人间春色;飞起玉龙三百万,搅得周天寒彻”“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被誉为“雪山审美第一人”,新时代领袖习近平总书记在提出“绿水青山也是金山银山”之后,2016年又提出“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倡导雪山冰山审美和资源开发。

2007年,国务院委托国家旅游局、国家发改委编制下达《中国香格里拉生态旅游区总体规划》,从国家层面对川滇藏结合部约30万平方公里的区域旅游发展进行了规划布局,成为落实西部大开发、建设世界旅游强国的重要举措。规划将该区域定位为“中国典型的生态旅游区域、国际一流的特色生态旅游目的地”。2015年,国家旅游局发文,推动西南三省组成“中国大香格里拉旅游推广联盟”,每年开展活动落实规划。

在此基础上,四川省编制了《金沙江流域大香格里拉(四川)国际精品旅游区总体规划》,提出加快推进大香格里拉核心区建设,建成“以康定城为核心的环贡嘎山两小时旅游圈国际精品旅游目的地”,加快开发建设以稻城亚丁为核心的大香格里拉旅游区,打造“北有九寨黄龙,南有稻城亚丁”的四川旅游黄金品牌。

2014年,国家文化部、财政部制定了《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总体规划》,提出要把文化产业培育成为区域经济支柱性产。

同年,四川省委、省人民政府出台《四川藏区旅游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从文旅融合、文化创意、市场主体、市场要素、文化品牌5个方面明确了未来目标和主要任务,指出四川民族地区的雪山文化包含了自然崇拜、山神信仰、生态庇护、民风民俗、红色精神、民族风情、生产形态、社会关系等内涵,但目前仅在旅游观光上做了文章,尚未形成完整的雪山文化产业。

2015年,四川省人民政府委托省旅游局编制发布《中国最美景观大道-318/317川藏世界旅游目的地(四川段)总体规划》。规划认为:318国道(包括317国道)四川段,是中国乃至世界上地势最险峻、景观最丰富、文化最多样、“人性、神性、自然性”高度和谐统一的民族走廊和世界遗产廊道,也是国内外游客最向往、世界公认的最美景观大道。

规划指出,该区地形地貌丰富多样,生态系统完善,是北半球植物垂直带谱最完整的地区,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功能区和全球34个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之一。从人文资源看,有汉文化区—尔玛文化区—嘉绒文化区—安多文化区—霍尔文化区—梁茹文化区—格萨尔文化区—帕措文化区等12个不同特色的文化单元。

规划要求:旅游产业要素向核心景区集中、向重点城镇集中、向道路沿线集中;构建自然、自由、自助的“三自”旅游体验廊道;打造原生态、原生活、原生命的“三原”产品体系;秉承低碳、低干扰、低强度的“三低”开发原则;实施政府主导、企业主体、民生优先、社区参与的旅游开发模式。

规划提出的目的地体系:以318/317为轴线,构建自然地理单元与历史文化亚区相结合的“1+6+N”空间结构:即1个318/317世界最美景观大道遗址公园群;6个特色旅游目的地,N个旅游景区、休闲度假区、旅游城镇、特色村寨,以及自驾营地等公共基础服务设施要素体系等。

1个318/317世界最美景观大道遗址公园群:二郎山、茶马古道、折多山、高尔寺山、剪子湾山、卡拉子山、脱落拉卡山、鹧鸪山、贡卡拉山、雀儿山等10个遗址公园。

6个特色旅游目的地:环贡嘎山山地运动度假旅游目的地;大格聂山地生态度假旅游目的地;康北格萨尔文化体验旅游目的地;大东女国阳光生态度假旅游目的地;岷江河谷藏羌村寨文化体验旅游目的地;大熊猫生态文化旅游目的地。

还有国家公园,该地区已有大熊猫国家公园、三江源国家公园,正在申报若尔盖国家公园。

在此基础上,打造全球著名世界遗产走廊、全球著名国家公园集群、全球著名第四纪科考基地、藏羌彝民族生态博物馆、全球登山探险家乐园等世界级品牌和产品。

社会各层面也开始行动。由四川旅游学院、西藏大学、重庆交通大学联袂主办的“川藏旅游论坛”已举办三届。他们首提“川藏新天路”概念,作为国家大计、民族大计、“两个一百年”世纪工程,川藏铁路是继青藏铁路之后,通往世界屋脊的又一条大动脉,也是连接民族、促进发展、巩固国建的“新天路”,对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重要意义。

新天路包括:进藏公路构成的“公路天路”,进藏航线构成的“空中天路”,以及信息网络连通的“信息天路”,共同构成连接西藏的立体化、多元化新天路体系。广义上的新天路,进一步加强了雪域高原与其他地区的联系,也是我们国家向西开放的重要战略通道和载体。

川藏铁路直接影响范围,面积达到27.7万平方公里,人口约305万人,文化旅游资源独具特色,并围绕这一主题进行全方位的研讨。

经过近年的努力,川西旅游发展迎来了丰硕成果。从资源评价上,专家认为四川世界级文旅资源一半以上在川西,甘孜州2020年进行了资源普查,其中,旅游资源从总数、优良级、四级、五级旅游资源登记数量看,均居全省第一。

从发展成果上,2019年,虽然甘孜、阿坝、凉山三州GDP数量只占全省5%,旅游收入却占全省10%。其中,凉山州旅游收入占GDP比重21%;阿坝州旅游人次3157万,收入227亿元,分别增长33%和36%,收入占GDP比重31.6%;甘孜州尤甚,接待游客3316万人次,旅游收入367亿元,分别增长48%、65%,收入占GDP达94%。

尽管如此,要再造一个西部文旅四川,还任重道远。

尚需进一步处理好品牌打造和统一营销的关系。目前,甘孜州主打圣洁甘孜,推出大香格里拉、最美景观大道、环贡嘎山等众多品牌和产品。阿坝州主打净土阿坝,推出大九寨、大草原、大熊猫等产品,凉山州主打阳光度假旅游目的地等,显得散乱。四川省应整合有关资源和品牌,争取国家出台主体功能区生态补偿机制,加强国家层面对该区域的重视,一以贯之对大美川西、横断山、大香格里拉和最美川藏线等资源和品牌进行重塑和打造,强化部省和区域联动,强化国际营销,将这一“中国旅游的后花园和后劲所在”(原国家旅游局局长刘毅语)打造好。

处理好保护和开发的关系。细化并严格相关管理、保护标准,加强政府规划引领,企业主体开发运营,提高开发运营质量。笔者在甘孜州时,曾在丹巴推动建房报批,防止钢筋水泥瓷砖进村寨运动,以防止美丽的村寨被现代材料破坏。过去因为穷,许多景区交给小企业开发,开发层次低,进度慢,破坏大,应引进有实力的企业作为开发主体。

加强文旅融合。目前文化和旅游行政机构已经合并,但在产业开发上普遍存在重自然轻人文的倾向。而文旅产业要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加强文旅融合,研究细分市场,推出相应产品。如境外游客更多侧重对民族文化体验、科考旅游、登山探险、徒步穿越等项目,要相应推出“横断山自然博物馆”“地球生物方舟,世界园林之母”“大香格里拉心灵之旅”“藏羌彝走廊”“茶马古道”“古道探险文化”“宗教朝圣之旅”等产品;对国内游客,也要积极进行引导,将他们以自然景观为主的旅游,逐渐向自然生态、民族文化、科考探险、雪山冰川、温泉民居、康养度假等深度体验游方向发展。

随着该区域在世界上具有独特性、稀缺性和唯一性的文旅资源推出,占全省森林面积66%的森林资源;为我国五大牧区之一,达2亿亩的草地资源;作为四川第二大盆地的凉山州安宁河流域康养、特色农业资源;蕴藏量超过1.6亿千瓦,可开发利用约8000万千瓦的水电资源,几乎同等规模的风光电资源;素有“中国乌拉尔”之称的攀西矿产资源;还有2500种以上的中药材资源等,如得以合理开发利用,打破“四川胡焕庸线”的失衡,再造一个西部四川,就应该不是梦想!


# 作者简介 #


王怀林,藏名王·扎西尼玛,四川省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四川省康藏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知名旅游文化专家。自考祖籍西部,母系源鲜卑后裔,故不安份,喜流徙,两次进藏工作而乐此不疲。曾主编或参与主编《中国大百科全书·四川教育卷》《可爱的四川》《香格里拉丛书》《天府英姿》《巴蜀民间节日》等书;有专著《寻找康巴——来自香格里拉故乡的报告》《西部冲击——一个援藏干部的手记》《打开康巴之门——横断山腹地人文地理》《寻找东女国――从丹巴到泸沽湖的女国文化带》《魅力甘孜》公开出版发行;发表论文、文章50余篇并有获奖。

评论 1

  • fm1906663 2021-11-05

    不错不错

我要评论

去APP中参与热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