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旬老人肚子鼓出大包,专家制定个性化诊疗方案

封面区块链 该文章已上链 >

封面新闻 2021-11-04 18:42 377483

封面新闻记者宁芝

我国第七次人口普查的数据显示,60岁以上的人口占比18.70%,人口老龄化程度正在进一步加深。老年人往往面临着多种疾病,而年龄越高,手术的风险也越大。

成都市温江区一位79岁的王大爷就是这样一位多病患者。两年前,他被诊断为“III度房室传导阻滞”,在安置了永久起搏器后,又因“胃巨大溃疡消化道大出血、失血性休克”突然开始呕血,在家人拒绝手术后,王大爷再次出现突发消化道大出血,情况也更糟,出现了严重的贫血、低蛋白,凝血功能异常.....最终做了“胃大部切除术”。

王大爷经历两次手术后身体变差,术后切口愈合不好,加之没有完全配合康复治疗,种种原因导致他术后半年在原切口处出现了巨大腹壁切口疝。

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普外科汪雪教授介绍,“刚开始,王大爷腹部的包块比较小,没有疼痛感,所以他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随着时间推移,腹壁包块越来越大,伴有明显的坠胀不适感,严重影响了他的正常生活。”

王大爷入院后,汪雪医生所带领的疝外科医护团队专门为王大爷制定了个性化诊疗计划,快速康复护理团队全程介入治疗。在为病人申购了特殊规格的疝修补材料后,结合病人的身体状况,汪雪医生最终决定采用开放手术方式治疗。

本次手术中运用了现代疝外科中多项核心技术,如组织分离技术、腹横肌松解技术,在保证手术效果的前提下,缩短了手术时间,而且减少了术中出血。手术后,护理团队给予了精心护理,吸氧、平喘、呼吸锻炼,指导康复活动增加胃肠动力,缓解腹胀,严格观察病情变化。术后三天,病人的各项检查指标逐渐恢复正常,术后一周,顺利出院。出院时,王大爷拉住了主刀医生汪雪的手,感激地竖起了大拇指。

汪雪医生介绍,腹壁切口疝是腹部手术后、腹壁起主要支持作用的肌腱膜层愈合不良而产生的腹壁疝,发生率为2.0%~11.0%。腹部大型手术后切口感染者切口疝的发生率更高。腹壁切口疝产生的原因很多,切口感染、切口裂开、术后剧烈咳嗽等腹内压增高等情况都可导致切口疝的发生。手术是治愈切口疝的惟一有效方法。

相比年轻人,为老人做手术更加考验医护人员。除了使用到创伤小、恢复快的技术外,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还会关注老人的营养、康复等。“一些老人在入院前,我们都会进行营养筛查,评估老年病人的营养情况,选择适合老年病人的营养方案。”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营养科主任王仲说,提前增强营养,才能更好地帮助老人完成后期治疗。

而在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老年医学科,已经建立起了集老年急危重症救治、疾病诊疗、功能康复、预防保健为一体的老年学科体系,成立了老年医疗、护理、心身、康复、营养、药学等多学科团队(MDT)。“老龄化的加剧,迫使医院同步加快老年病科的发展。”该院内科第十三支部书记、老年病科护士长罗庆说,目前,医院已经投入大量资金升级硬件设施,建立了老年急性快速恢复单元(ACE病房)、中期和长期照护区域,设置了老年特色治疗室,如老年综合评估室、多感官训练室、回忆空间、认知功能治疗室等,能够更好地为老年人的健康服务。

评论 0

  • 还没有添加任何评论,快去APP中抢沙发吧!

我要评论

去APP中参与热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