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月谈丨一门课程,四种味道

新华社 2021-11-02 09:57 35490

一门课程,四种味道

半月谈记者 李双溪

从“一门思政课大中小学讲四遍”到“一门课程四种味道”,近两年,吉林省通过理清教学体系,编制思政课教学大纲、指南,组织教师集体备课、教研,互相借鉴教法,初步形成了一套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大中小学思政课体系,让思政教育的“盐”融到学生心里。

一小学在烈士陵园开展“思政课”现场教学

理清体系,打造螺旋上升课程

“同样的内容,小学、初中、高中、大学都会讲到,学生们会不会厌烦?”长春东师中信实验学校道德与法治教师王欣在参与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教研时问。像她这样对教学内容衔接有疑问的教师并不占少数。

思政课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贯穿在从小学到大学的各个学段中,如何把共同的内容讲出区别和特点,体现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规律和要求,形成育人合力?

“我们把思政课按照大中小学一体化设计,小学阶段注重道德启蒙,中学阶段注重体验实践,大学阶段注重理论教学,让思政课程层层深入。”负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课题组的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石瑛说。

据介绍,吉林省围绕小学到大学各个学段共有的思政教育内容,开展了4个学段教学内容的贯通性研究,分别形成6个方面4个学段的教学大纲,帮助各学段教师明确相互贯通的课程目标、承续衔接的内容要素,针对学生认知规律设计课堂教学。

以认识国旗为例,小学讲国旗颜色、图案的意义,国旗的历史;初中讲国旗的使用场景以及国旗法;高中讲国旗背后的意义,为什么奥运冠军愿意身披国旗,登上领奖台要升国旗奏国歌?通过深入讲解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

“我们按照‘认知、认同、践行、信念’这一螺旋上升的目标设计体系,从小学到大学,有效形成一体化、不断线的思政课教学新格局。”东北师大附中校长邵志豪说。

共同研课,互相借鉴教法

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在一起备课是什么体验?

“高中教师认为小学教师讲得浅,小学教师认为高中教师讲得抽象。”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实验小学校长杨梅回忆最初集体备课时的情景。

经多方磨合,樊篱打破,互相学习的氛围开始形成。“同一堂思政课,大中小学如何讲,大家纷纷晒教学创意和大纲。”长春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概论教研室主任迟慧说。

“我把课件传到微信群里了,大家可以参考借鉴。”吉大慧谷学校道德与法治课教师许娜将“沙漠荒野求生离不开集体互助的体验教学案例”放到集体备课群里,引起大家热烈讨论。“这样的设计不错,让学生在情景中理解集体主义。”一位老师为她点赞。

集体教研让教法实现了融合与突破,教师得以互相借鉴。“过去初中普遍使用案例式教学,通过举例让学生理解,但有些学生认为讲得浅、不感兴趣。集体备课时看到高中的议题式教学法很好就借鉴过来,课堂效果非常好。”吉大附中力旺实验中学初中部道德与法治课教研组长王会群说。

协同育人,涌现名师金课

“第一次听大学老师讲思政课非常兴奋。”长春市实验中学学生王子航在听完长春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杨影的思政课后说。吉林省组织高校47名专家为中小学校送优质思政课100多节,开展大中小学同上“开学第一课”“战疫思政大课”,线上访问量达100多万。

“像追剧一样追道德与法治课”“好玩有深度”“思政老师是网红”……这是很多中小学生给出的评价。

吉林省开展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以来,涌现出了一批深受学生欢迎的思政课教师和精品课,有43节优质微思政课在“学习强国”上集中展示,有39节优质微思政课入选全国高校思政课教师网络集体备课平台。

(刊于《半月谈》2021年第20期)

评论 0

  • 还没有添加任何评论,快去APP中抢沙发吧!

我要评论

去APP中参与热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