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巴州:擦亮晏阳初文化品牌 走好新时代乡村振兴路

封面区块链 该文章已上链 >

封面新闻 2021-10-26 18:26 70201

封面新闻记者 谢杰

巴山峰青,三江水碧。131年前,巴山娃子晏阳初,诞生于这片土地上。后来,他挥别故乡巴州,走向世界。一生匍匐于大地、俯身于泥土、躬耕于田垄,无私奉献于中国和世界劳苦大众的史诗般的传奇一生。

10月21日至22日,封面新闻巴蜀文旅走廊百城行走进巴州,探访晏阳初博物馆、晏阳初祖籍地(三江镇)、晏阳初广场等地,探寻乡村振兴宏图中,晏阳初精神在革命老区焕发怎样的新活力。

晏阳初故里,三江交汇。

晏阳初博物馆 走近世界性永恒的平民教育家

回望中国的百年乡村建设和平民教育,晏阳初是一个绕不开的人物。坐落在巴城以东2.5公里的塔子山顶,便是晏阳初博物馆所在。

“展馆主要由晏阳初博士史迹展览馆、晏阳初墓、晏阳初博士汉白玉塑像、巴中名人园、董修武墓及凌云塔等景观构成。”晏阳初博物馆馆长介绍,目前,馆内陈列展出晏阳初史迹文物及各类资料2461件;文献资料图片、音像制品500余件(册),文字资料2000余万字。其中有晏阳初遗物、手迹、笔记、原版照片及名人题辞、书画等珍贵文物。

晏阳初博物馆,是全国范围宣传晏阳初平民教育思想和乡村改造运动理论中规模最大、馆藏文物最丰富的博物馆。从这里,一路探访,走近世界性永恒的平民教育家。

晏阳初

晏阳初,1890年生于四川巴中县(今巴中市巴州区)。年少时熟读儒家经典,13岁入传教士办的西学堂读书,后到美国耶鲁大学接受教育。他立志回国以后,不做官、不发财,“把我的终身献给劳苦的大众”。他认为中国的大患是民众的贫、愚、弱、私"四大病",主张通过办平民学校对民众首先是农民,先教识字,再实施生计、文艺、卫生和公民"四大教育"。

在20世纪20至40年代的中国平民教育和乡村建设运动中,晏阳初是公认最重要的代表人物之一。他所领导的教育和乡村改革试验,规模之宏大、历史之长久、组织之严密、计划之周详、参加的教育与农业等专业人员之众多,以及运用现代教育理论指导实践的深度与广度,至今令人惊叹。成为“世界最具革命性贡献的十大伟人”之一,是享誉世界的“平民教育家”和“乡村建设运动”创始人。

晏阳初博物馆前的晏阳初博士汉白玉塑像

晏阳初故里 教育先行的乡村振兴实践

巴州区三江镇,巴河、恩阳河、茶坝河在此交汇。便是是有名的“晏阳初故里,米仓道码头”。这里,是藏匿在大巴山深处的一处水乡。秋高气爽,放眼三江,近处水天相接,远揽峰峦叠嶂,错落的川北民居前,热闹幸福的当地人,正在赶集。

地灵育人杰,三江交汇西岸的中兴村,便是晏阳初祖籍地。晏阳初平民教育思想讲习所,便位于中兴村博物馆里。

中兴村书记尤杰介绍,近年来,村里抢抓机遇,以增收奔康为重点,按照村民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生态良好的总要求,加强乡村治理,弘扬传统文化,大力发展巴药果蔬产业,促进文旅融合发展。

航拍巴州三江镇中兴村

晏阳初侄孙、晏阳初博物馆名誉馆长晏鸿国曾表示,把晏阳初的精神理念与地方经济发展结合,从教育文化、致富产业、医疗卫生等方面深度研究如何从根本上改变农村现状,是晏阳初文化为巴中经济社会事业发展留下的最宝贵的财富。

作为晏阳初故里,传承发扬晏阳初思想是巴中的重要责任和使命。近年来,巴中把弘扬晏阳初生计教育理念作为新时代稳定脱贫的重要路径,把弘扬晏阳初卫生教育和公民教育理念作为新时代建设“美丽巴中·宜居乡村”的重要抓手,巴中实现全域脱贫摘帽,成为全国新农村建设标准化示范市。

在大巴山远眺晏阳初祖籍地巴州三江镇

深挖晏阳初精神 多措并举打造晏阳初文化品牌

行走在巴州街头,晏阳初文化地标正在火热建设。升级改造晏阳初博物馆,规划建设晏阳初文化广场、晏阳初街道、晏阳初学校等地标性文化工程20余处,完善设置晏阳初博物馆景点标识标牌100余块,建成村(社区)“晏阳初讲堂”430个,三江晏阳初故里特色小镇规划建设正在加快推动。

晏阳初祖籍地的中兴村博物馆

今年四月,电影《平教之路》开机,知名演员陈浩明担纲主演,将重现晏阳初的波澜故事。放眼巴中,关于晏阳初文化的文艺作品创编,已成风气。创作有关文学作品100件,拍摄有关形象宣传片、纪录片、影视剧8个,编撰出版书籍5本,创编《巴山小店》《艳阳初升》等文艺作品10个……同时,成立晏阳初学术研究会,发挥“中国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纽带作用,开展学术研究。

据巴州区委宣传部有关负责人介绍, 如今,“晏阳初故里”已是巴州区乃至巴中市的一张文化名片。市、区两级正深度发掘晏阳初文化精髓,多措并举打造晏阳初文化品牌,积极推进文旅强市建设,“晏阳初故里”文化名片擦得更亮更响。

评论 1

  • 巴州区龙城寨村驻村第一书记周浩 2021-10-27

    巴中的世界名人

我要评论

去APP中参与热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