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尘埃落定》《机村史诗》等阿来多部作品再版|天府书展

封面区块链 该文章已上链 >

封面新闻 2021-10-15 21:00 40687

封面新闻记者 张杰

一个是以小说著称的小说家,一个是资深的文学评论家。但他们两位有一个共同的身份:诗人。10月15日,本届天府书展开幕。作为“年度主宾”浙江出版联合集团主办的重要活动,一场名为“边地精神的当代继承与表达——作家阿来、何向阳文学对谈暨新书揭幕仪式”在书展主会场举行。

随着全新出版的阿来作品(《尘埃落定》《机村史诗》(六部曲)《行刑人·银匠——尘埃落定外篇》)集中推出,茅奖作家阿来与鲁奖作家何向阳,在浙江文艺出版社常务副社长曹元勇的主持下,围绕关于边地的写作、如何通过对边地精神的表达构筑中华文明共同体等问题展开了深入而精彩的对谈。

阿来:坐在火炉边写完《尘埃落定》外篇故事,“此时,尘埃才算完全落定”

提到作家阿来,几乎所有人都会首先想到他的长篇小说《尘埃落定》。《尘埃落定》出版二十多年来,已沉淀为常读常新的经典。此次全新出版,正是其生命力的明证。然而“尘埃”不会轻易落定,在写作完成《尘埃落定》之后,阿来感到意犹未尽,于是以小说中几个相关或没有充分展开的人物为主角又创作了《月光里的银匠》《行刑人尔依》等作品,《尘埃落定》的次要人物就这样走到了舞台中央,成为故事的核心。

阿来说,这些“外篇”作品完成已是冬天,“我是坐在火炉边写完这些故事的。此时,尘埃才算完全落定了。” 这些“外篇”既是《尘埃落定》的有机补充,又与《尘埃落定》互相映照,在彰显文学自身的无穷魅力的同时,与《尘埃落定》本篇共同勾画了雪域高原土司制度崩溃前夜的立体图景。有了“尘埃落定外篇”这样的名字,这些作品仿佛终于找到了它们合适的位置。

在《尘埃落定》之后,阿来为读者带来了另一座文学高峰——《机村史诗》(六部曲),这部长篇小说六部曲为阿来赢得了“第七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杰出作家奖”。阿来说,《机村史诗》(六部曲)是他投入心血最多、比《尘埃落定》更令自己满意的作品。 阿来坦言,“看到这一堆书我自己看着都害怕,原来我自己一个字一个字写了这么多。从1994年写《尘埃落定》,到《机村史诗》第六卷写完大概用了10年时间,我最好的30多岁到40多岁,被这一堆书消磨干净。”

何向阳:阿来一个人就能撑得起对中国乡村叙事的视野拓展

阿来不仅在作品中呈现了20世纪初以来这一百多年中国乡村的变化,更是彰显着极富生命力的“边地”精神。在分享会上,阿来、何向阳、曹元勇还谈到阿来文学作品里的“边地精神”。阿来说,他认为关于边地的写作意义在于“筑牢中华文化共同体意识”。关于中华文化的表达正始于对地方文化的了解和表达。正是怀着这样的理想,阿来为了写作《尘埃落定》《机村史诗》《行刑人·银匠——〈尘埃落定〉外篇》这写作品,四处走访并考据了大量史料、地方志和民间传说。

何向阳还从乡村叙事的角度,讨论阿来的作品,“在文学史上,无论是鲁迅写的鲁镇,还是柳青写的乡村,又或者是路遥写的乡村,都是一种文化形态的乡村。但我们的文学史其实缺了一大块,除了这些我们看到的中原的乡村,或者浙东的乡村、陕北的乡村之外,还有大量的边界的乡村。因为有了阿来,在世界文学史上,他一个人能撑得起对中国乡村叙事的视野拓展”。在何向阳看来,阿来是中国当代一个非常重要的作家,也是世界级的,是非常有影响力的作家,“我觉得他是一个很难去随意谈论的作家。如果有一座圣山的话,在圣山下我们就很难高声喧哗。所以阿来给评论家,给一些研究者构成了很大的压力。今天谈到边地精神,这是一个很好的切入口,但仍然不能涵盖阿来作品的精髓。”

评论 0

  • 还没有添加任何评论,快去APP中抢沙发吧!

我要评论

去APP中参与热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