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论道数据要素与隐私计算 CCAI 2021人工智能产业论坛在成都召开

新华社客户端 2021-10-14 14:32 37098

新华社客户端四川频道10月14日电(记者李倩薇)10月13日,由中国人工智能学会、星云Clustar联合举办的2021年中国人工智能大会(CCAI 2021)人工智能产业论坛在成都举行,产学研各界专家以“数据要素与隐私计算”为主题,分享了最新研究成果,探讨了如何通过隐私计算让数据在阳光下运行。

会上,图灵奖获得者、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Joseph Sifakis, CAAI名誉副理事长、香港科技大学讲席教授杨强,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陈道富,清华大学交叉信息研究院副教授徐葳,成都大数据集团总经理顾勤,百度安全产品部总经理韩祖利等嘉宾围绕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数据要素安全共享机制等议题展开讨论。

“数据要素分为可用数据和不可用数据,不可用数据的边界由《数据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界定,而可用不可见的数据受法律、商业权益、个人隐私多重因素制约。”CAAI名誉副理事长杨强表示,联邦学习具有数据不出库、性能效率大幅改善的技术优势。比如在金融领域,可以通过联邦学习技术实现联合建模、扩充模型空间,构建更精准的金融服务体系。

恒生电子研究院院长、原上海交易所总工程师白硕认为,随着《数据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的出台,数据生态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以隐私计算与事理图谱为核心的新一代数据技术将成为这一时代的重要技术支撑。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陈道富表示,大数据的核心价值在于连接与共享,建立以征信体系为核心的信息共享,搭建地方政府主导的以政务数据为主的数据共享,探索企业市场化方式的数据流通,以隐私保护计算技术实现数据的合规、安全流通,将成为我国数据共享方式的重要思路。

在此背景之下,“隐私计算让数据在阳光下运行”面临哪些机遇与挑战?香港科技大学智能网络系统实验室主任、星云Clustar创始人陈凯认为,隐私计算技术可以帮助人工智能为代表的应用领域,合理引入更多受隐私、安全因素限制的数据,促进人工智能模型向精准化、效率化发展,催生新的应用场景。同时,该技术的发展也面临场景探索、市场教育普及等方面的挑战。

成都大数据集团总经理顾勤认为,传统数据不出域的数据安全保护模式,无法完全满足企业对政务数据的需求,更多场景亟待公共数据支撑。成都大数据集团以国家超算成都中心、社会数据融通平台及产业生态创新应用场景为核心,让公共数据和社会数据融通起来,进一步发挥公共数据的价值,助力成都市打造数据要素流通的枢纽。

在12-13日于成都举行的2021中国人工智能大会(CCAI 2021)上,中国人工智能学会(CAAI)与成都高新区签订了共建科创中国·人工智能会地联合创新中心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携手开展学术交流、技术合作、人才培训等科创服务。

CAAI成立于1981年,是我国智能科学技术领域唯一的国家级学会,学会目前拥有51个分支机构,包括43个专业委员会和8个工作委员会,为智能科学技术工作者提供展示、交流、融合科研成果的平台。(完)

评论 0

  • 还没有添加任何评论,快去APP中抢沙发吧!

我要评论

去APP中参与热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