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钢王”赵忠玉:上天再借我50年,将把攀钢建设成世界上最强大的钒钛钢铁基地

封面区块链 该文章已上链 >

封面新闻 2021-10-07 12:35 68468


封面新闻记者 席秦岭 肖洋 部分图片由攀枝花市委宣传部提供

近日,电视剧《火红年华》在央视一套火热播出。这部以国家“三线建设”为背景的电视剧,试图展现上世纪六十年代五湖四海的建设者来到沟壑纵横的攀西大裂谷深处,克服重重困难,将一片“不毛之地”建设成为新兴工业城市,并带领青年一代积极顺应国家发展,创新升级新工业体系,带领企业踏上新征程的光辉历程。

尽管这部剧征服了很多观众,收视率屡创新高,但在“西南钢王”赵忠玉眼里,当年的生活条件远远比剧中的艰苦,保铁大会战的精神气比剧中更加昂扬。 或许,在他的记忆深处,只留下那个年代、那块土地上,攀钢人的艰苦与奋进……

89岁的赵忠玉和他年轻时的合影

“不想爹,不想妈,不出铁不回家”

第一代攀钢人带着必胜的理想信念到渡口

退休前,赵忠玉是攀钢集团的董事长,被誉为“西南钢王”。卸任23年来,赵忠玉隐居在成都南门的一个小区里。

那间屋子的灯火,映照着细微处的家国情怀。在入户花园最显眼处,一面鲜艳的五星红旗迎风招展。走进书房,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张巨幅攀枝花照片,那盛开密密匝匝的花朵,那火一般的色彩,似乎都在诉说这间房子的主人怒放的生命与和攀枝花一样火红的年华。在书柜的最深处,还藏着一本记录主人风云人生的《攀钢之恋》。

如果把赵忠玉比作一树攀枝花,他书写了这样的传奇人生:生于江南、长于东北,绽放于攀枝花,从一个“钢铁人”成长为“西南钢王”。

1932年,赵忠玉诞生于江苏省武进县。新中国成立第二年,即1950年,他18岁,进入辽宁鞍钢工作,开启了“钢铁人生”。

1964年,毛主席从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战略布局考虑,将全国划分为一、二、三线,随后拉开中国三线建设的大幕。据《解放军画报》报道,从1964年至1980年,国家在中西部安排了1100多个大中型建设项目,数以百万计的人民子弟兵和地方建设者汇集到千百条沉睡的山沟。

矿产资源富集的攀枝花,成为“三线建设”的主战场之一。 1964年6月8日,毛泽东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扩大会议,在谈到三线建设时说:“攀枝花钢铁工业基地的建设要快,但不要潦草,攀枝花搞不起来,睡不着觉。” 次年2月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正式批复,同意成立攀枝花特区。

在“好人好马上三线” 时代浪潮里,1968年,被选中的赵忠玉坐上了从辽宁鞍钢开往渡口(现攀枝花)的卡车。彼时,渡口给人只留下了“七户人家一棵树”的印象。第一代建设者抱着“不想爹,不想妈,不出铁不回家”的理想信念,要在这个不毛之地服务国家战略建设攀钢,为祖国生产钢材。

好人好马上三线(攀枝花市委宣传部供图)

建设大军横渡金沙江(攀枝花市委宣传部供图)

(攀枝花市委宣传部供图)


“只有建设好了攀钢,毛主席才能睡好觉。”

当时,赵忠玉的职务是攀钢劳资处副科长,主要任务是为建设攀钢选人。

建设攀枝花,在第一代攀枝花移民眼里,他们是在从事一项伟大的事业,是在为毛主席分忧,“只有建设好了攀钢,毛主席才能睡好觉。”

荒野中,成千上万“好人好马”在奋战,一条条道路、一幢幢房子、一间间工厂在这里生长。不依靠外国人,不依靠国外技术,一座“中国造”微雕钢城拔地而起。

第一批攀钢的建设者,1100名干部,5549名技术工人从全国各地奔赴而来,分别安排在矿山、选矿、烧结、炼铁等24个单位,各就各位,各司其职。

有一次,一位首长前来视察,问及这里有多少人时,赵忠玉手中没有任何材料,脱口而出每个厂分配了多少人。“首长吩咐旁边的参谋计算一下,结果,我报的数和实际情况丝毫不差。”赵忠玉说,这个细节打动了首长,将他调到了机关。从此,他的事业也驶进了快车道,用三年时间从副科长走上了经理的岗位。

攀枝花市建设前原貌(攀枝花市委宣传部供图)

1970年7月1日攀钢1号高炉建成出铁(攀枝花市委宣传部供图)

1970年7月2日,五万军民集会,庆祝攀钢一号高炉出铁(攀枝花市委宣传部供图)


“敢于批评我,攀钢的发展需要敢于提意见的人。”

办内参开言路只为让攀钢变得更好

《火红年华》电视剧里,绿油油的山上还挂着套了袋的芒果,一幅绿水青山、金山银山的盛世美景。赵忠玉却说,当年的攀枝花并非如此,而是光秃秃的,黑黄黑黄的一片高山荒野。

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神州大地。1983年,赵忠玉担任攀钢总经理,开始掌舵攀钢。

攀钢声名鹊起,吸引外宾来考察,那臭气熏天的厕所,让外宾不敢入内。赵忠玉在攀钢开启“厕所革命”,引入了抽水马桶。为了美化钢厂环境,让钢厂告别“傻大黑粗”的刻板印象,他请人养花、种草,植树,把攀钢建设得如同花园一般美丽。最初,他种的草坪到了冬天就失去生机一片枯黄。后来,他用每平方米40元的价格进口美国草坪,一年四季绿油油,像铺上了一层绿地毯。

花高价买草坪的事情,在攀钢引起了非议。炼钢厂一位姓李的工人扬言,“我要卖血开新闻发布会,控诉赵忠玉这个败家子。”炼钢厂的厂长狠狠地批评这位工人,这位工人无法忍受就离开了攀钢。这件事情传到了赵忠玉的耳朵里,他把这位厂长骂了一顿,语重心长地说,“这个同志好哇!敢于在我在位时批评我,攀钢的发展就是需要敢于提意见的人。”赵忠玉没能找回那位敢于向他说不的工人,但他开启了一条言路,在攀钢内部办内参,把工人们骂的话和提意见建议的话刊登在上面,发给攀钢的领导干部们看。“这样做,我是想让大家清醒地知道,我们还有很多事情没有干好。”

“二期工程干好了,喝五粮液,干不好,喝卤水!”

开先河向国际银团24家银行贷款美元

1978年,改革开放的春风吹向中国大地,也给西南一隅的攀钢带来了全新发展的大好时机。在赵忠玉的力主之下,1986年,总投资95.4亿元的攀钢二期工程全面启动。要扩建,钱不够。为筹措资金,攀钢开中国企业之先河,与国际银团24家银行代表签订贷款2.1亿美元的协议。

既然是开先河,就少不了被质疑。面对质疑,赵忠玉用这样的话给自己也是给大家鼓劲:“二期工程干好了,我们喝五粮液,干不好,我喝卤水!”

因此,在攀枝花流传一句话“赵总的办公室里放着两瓶水,一瓶五粮液,一瓶卤水”。10月5日,赵忠玉告诉封面新闻记者,“办公室里放两瓶水是假的,但我请大家喝五粮液是真的。”二期工程顺利建成,在宾馆里,赵忠玉邀请建设者和设计者们一起畅饮五粮液。

吃饭、喝酒,规模最大,最热闹的,要数除夕夜。

掌舵攀钢期间,赵忠玉为自己立下了下规矩:每年除夕夜,他和工人们一起吃饭。最热闹时,十万人齐聚一起吃饭喝酒,好不畅快。

赵忠玉有三个孩子,他在攀枝花时,孩子们都跟在其身边,参与攀枝花的建设。他退休后,他的儿子离开了攀钢创业单干。“我的好多话,他都不听我,但年三十请工人喝顿酒还是听了我的。”

“再借我50年,攀钢是世界上最强钒钛钢铁基地。”

耄耋之年的他还是曾经那个少年

据攀钢集团有限公司官网介绍,攀钢集团有限公司(简称攀钢)是依托攀西地区丰富的钒钛磁铁矿资源,依靠自主创新建设发展起来的特大型钒钛钢铁企业集团。经过五十多年的建设发展,攀钢在钒钛磁铁矿资源综合利用方面已处于世界领先水平,是引领全球的产钒企业,我国核心的钛原料和拥有完整产业链的钛加工企业,我国重要的铁路用钢、汽车用钢、家电用钢、特殊钢生产基地,所属企业主要分布在四川省攀枝花市、凉山州、成都市、绵阳市及重庆市、广西北海市等地。

赵忠玉和他撰写的书法

明年,赵忠玉就将跨入鲐背之年。他的身子骨依然硬朗,他的眼神依然清澄有神,他的语话依然中气十足。这些年,他默默关注着攀枝花的发展,关注着攀钢的动向,他认为攀钢可以带动一座城的发展,而攀钢的发展应该把重点放在钒钛身上。

上个月,我省公布的《攀西经济区“十四五”转型升级发展规划》对攀西经济区提出“一区三地”的发展定位,其中,“一区”是国家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创新资源开发体制机制,加快科技创新力量整合,重点突破钒钛、稀土关键核心技术,提升资源综合利用水平,打造世界级钒钛产业集群、全国重要的稀土研发制造基地。

如今的攀枝花城区一角(王东摄)

如今的攀枝花卫星地图

远离江湖23年,“西南钢王”的思路再次与我省对攀枝花产业规划想到了一起。耄耋之年的他,还是曾经那个少年,他豪气冲天地说,“如果上天再借我50年,我将会把攀钢建设成世界上最强大的钒钛钢铁基地。”

评论 0

  • 还没有添加任何评论,快去APP中抢沙发吧!

我要评论

去APP中参与热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