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 | 千年夏布今何在?

封面区块链 该文章已上链 >

封面新闻 2021-10-01 12:54 74693


封面新闻记者 张杰  视频  见习记者 刘可欣

“东门之池,可以沤麻。彼美淑姬,可与晤歌。东门之池,可以沤纻。彼美淑姬,可与晤语。东门之池,可以沤菅。彼美淑姬,可与晤言。”在这首《诗经·陈风·东门之池》中,青年男女一起在东门外护城河里浸麻、洗麻、漂麻,也在一起互相诉说、倾听。不朽的诗篇给我们看到美好的爱情,也看到一种古老的劳动——沤麻。

沤麻是夏布生产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中,麻是平民百姓穿用的最主要的织物面料。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我们的先民就已经开始从事苎麻耕种,并使用手工织布。苎麻布被百姓衣着日用、婚丧嫁娶,无不所用。成书于汉末的《小尔雅·广服》中写道:“麻、纻、葛曰布;布,通名也。”唐代诗人杜荀鹤《蚕妇》有诗: “彩色全无饥食加,岂知人间有荣华、年年道我蚕辛苦 ,底事浑身着苎麻”。“布衣”逐渐成为平民的别称。

直到元代,棉花种植技术传入中国,并于明代以后推广开来之后,棉才逐渐普及并替代麻,成为普通民众的主要衣料。但苎麻布并未完全消失,因其凉爽透气,主要作为夏季服饰用料,所以苎麻布又普遍被叫做“夏布”。

麻作为普通民众日常服饰主要材料的地位被棉布取代后,又迎来近现代暴发的工业革命。机器自动化大生产带给手工业作坊的巨大冲击,让纯手工编织的夏布,命运备加曲折。在近100年来,种种因素积累导致,夏布渐渐不为人所关注,有着千百年历史的夏布手工生产流程技艺,也正面临后继无人、濒临失传的危机,如今懂得这种老手艺的匠人已不多,急需新人加入。

2021年8月,一本由中国纺织出版社正式出版的摄影文图集《中国夏布》,促发了不少读者对夏布的兴趣。该书作者张强,是川农大教授,他原本并不是纺织史或者夏布的专业研究者。但是凭着兴趣和一份责任心,张强从2015年10月开始,历时6年,行程万里,数次前往四川隆昌、大足、内江、重庆荣昌、湖南浏阳、江西万载、新余、宜春、贵溪、上饶、宁都等10余个夏布相关地,实地拍摄记录了有关夏布的代表性产地、代表性工艺、代表性人物、代表性产品等现状,积累了数以万计的摄影图片。

张强

此外,张强还跑遍国内有夏布收藏的20多家博物馆申请观摩夏布相关文物及查阅相关资料。最终将这些信息精华浓缩成书《中国夏布》,由中国纺织出版社正式出版。这本书也得到纺织史专业研究者高度认可,认为其是“是弥足珍贵的抢救性记录”。东华大学纺织科技史教授、博士生导师杨小明称之“首次建立了较为完整的夏布织造影像资料库”。

仔细阅读这本书后,2021年秋,封面新闻记者前往川农大对张强教授进行专访,对夏布的准确定义、历史轨迹、个性特点、生存现状等方方面面,进行一番深入、全面的探究和了解。

麻纺织技术早在新石器时代就出现

马王堆汉墓出土过精细的苎麻织物

夏布,或许有人会顾名思义认为是适合是夏天衣着的布料。但其实精确的说法是,夏布,是指以苎麻或大麻纤维为原料,按照传统手工工艺织成的比较精细的平纹织物。现代不少人习惯于把所有的苎麻织物都叫做夏布,然而用机器纺织出来的布,虽也被叫夏布,但在行内人那里都公认,只有手工艺做苎麻布才是真正的夏布。

经张强根据对古代典籍利用大数据式搜索考证,“夏布”这一名称始见于元代。在“夏布”这一名称出现之前,苎麻布普遍被称为苎布,历史非常悠久。以苎布为代表的麻纺织技术经历了三个阶段:在新石器时代出现、经过商周至战国繁荣发展、到西汉时期成熟。1972年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的西汉平纹织物衣衾用料,被普遍认为是目前已发掘出的保存最好、最精细的苎麻织物。

夏布的原材料是苎麻。苎麻原生于中国,被称为“中国草”。由苎麻到布胚,历经沤麻、绩纱、刷布、织布等纯手工操作流程方能成形。第一步沤麻:将苎麻砍下,放入水中浸渍,或者将收获的麻茎,平铺在草地上,在细菌、阳光、露水和空气的作用下,自然发酵并部分脱胶,最终分离出麻纤维;第二步绩纱:将一札札的麻解开,再将一片片的麻片用手指甲劈成麻丝,取几根麻丝捻成麻线,再卷成如茧状纱绽一样小团缕。所谓破麻成缕、接纱成线,谓之“绩”;第三步织布:经纱按照幅宽牵好,牵疏入筘。筘板好像是箅子,要一根一根把纱线入筘,所以有成语"丝丝入扣"。牵好经线之后,还要上浆,用早稻的糯米浆,将经线刷上几遍,比较光滑才可以织布,比较硬挺。织布的工具是梭子,有牛角、木头等不同材质,梭子两边有梭眼,把纬线穿入,通过脚的不停踩动使织布机上下的综片摆动,左右交合,从而将纬线织入。

夏布洞(张强摄影)

苎麻布虽是普通百姓日常穿着面料,但也有精细程度之分。在古代文献中,苎字通紵、纻。粗苎布为紵,白细的苎麻布曰纻。在汉唐,纻为高等级衣料。唐代张籍《白纻歌》:“皎皎白纻白且鲜,将作春衣称少年。”白纻由于它的鲜洁而被形容为“质如轻云色如银”、“状似明月泛银河”。

夏布作为苎麻布,质感总体偏于粗犷风格,没有丝绸那么光滑,没有棉布那么温润。但由于苎麻纤维细长、坚韧,不易变形,夏布也具有其他织物所不具有的肌理质感,被人喜爱。比如挺括,透气,清爽挺廓,凉爽理汗。烫后的夏布布纹细密平整,有棱有角,古朴雅致,身骨铮铮。手工织作也带来夏布的纯天然、不可复制性。在科技自动化生产的时代,手艺人本身的质朴与温度和通过双手触及的丝丝缕缕的编织,生动而有力的直接呈现眼前,格外给人带来慰藉。在一经一纬进行纺织的过程中,凝结进了手作人的心血、情感,必然也会被有心人接收得到。

在聚集的历史过程中,手工编织夏布形成了以江西万载、湖南浏阳,重庆荣昌,四川隆昌四大片区为代表的夏布主产地。谭嗣同在《浏阳麻利述》一文中曾称赞浏阳夏布:“自昔吾浏阳以麻布战天下商务,未尝遇敌”。有浏阳竹枝词为证:“乡村儿女夜绩麻,城内笙歌唱采茶,绩麻多积鸡骨白,唱歌先唱景仙家”,因为浏阳河水质呈碱性,浏阳夏布经过其漂洗,能在岁月中越洗越白,故名“鸡骨白”。

张强收藏的手工夏布(张杰摄影)

张强摄影

辉煌的历史过后

现状堪忧 人才断档急需工匠新血

时移世异。如今纵观历史上曾经的夏布产区及目前各地尚存的夏布企业,张强发现,夏布在近百年的发展极其动荡,当下现状也令人堪忧。

近代随着各地通商口岸的开埠,国内外市场的打开,夏布曾以低廉的人工成本和特色的产品价值,出口国外。但20世纪30年代,由于贸易保护和战争的影响,导致海外市场丧失,由此引发多骨诺米牌效应,夏布产品生产的弊端、应用的局限性、行业的陋习等问题接踵而至,使之夏布产业出现断崖式的跌落。新中国成立以后,夏布业略有回升。1990年代国际市场重新打开,夏布由内需转变为出口为主,曾迎来又一繁荣时期。但依靠国外市场,导致夏布产业的发展极不稳定。自2008年的金融危机以后,夏布出口锐减,夏布产业风光再次消失。

在人才储备方面,夏布技艺传承面临青黄不接、后继无人的困境。让张强感到惊讶的是,作为一项国家级非遗,夏布技艺最多时仅有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3人。“而且这些传承人年龄偏大,多数传承人家族相承、技不外传的思想也限制夏布技艺传承。目前尚在勉强从事夏布生产的人员以中老年人为主,几乎没有年轻人愿意去学习夏布传统纺织技术,从事夏布行业。”

旧时在湖南浏阳、江西万载、四川隆昌荣昌等地,各家各户遍织夏布,处处可闻机杼之声。当张强去到这些地方,这样的盛景,已消失不见了。“还有些人家,一台陈旧的织布机摆放在老屋的一角,滚轴已经摸得光溜,木柱上的纹理不再可辨,年载久远,像一个时代的遗作。”

在《中国夏布》中,张强对夏布的生产现状进行一番详细的梳理和调查。他发现,最近10多年来,我国苎麻种植面积急剧下降,有规模的苎麻生产基地更是越来越少。人工成本不断攀升,夏布生产几乎无利可图。夏布企业获取利润主要来自国家的出口退税政策,单纯依靠销售获取的毛利润并不足以支撑企业的经营发展。比如夏布产品和销售渠道单一,附加值低。目前国内夏布生产几乎都依赖于布胚出口日韩等国,受国际环境波动影响极大。而且胚布利润空间小,而日韩等国在进行深加工后出售,国内企业无法参与国际竞争,缺乏市场话语权和主导权。还有就是缺乏品牌意识。目前我国夏布企业规模普遍很小,大多数都是作坊式,家庭式的生产,生产分散,没有统一的标准和质量监管体系。大部分的夏布生产企业只拥有夏布编织的基本设施和基本技艺,缺乏深度加工美学研发的能力。

(张强摄影)

走近夏布 

走近平民的历史

在很多古典诗句中,我们会与纱、罗、绮、绫、绢、绸、缎、锦等字眼经常遇见,但关于麻、麻布的歌咏或记录却较为难觅。这不难理解。在封建社会,服饰是阶层身份的重要象征。史书中记载的多是王权的更迭、帝王将相的传奇,芸芸众生本来就是被遗忘的部分。然而,就在文人墨客、史官大吏不常着墨记录的历史深处,人工编织的麻布,悄无声息给一代又一代的大众人民带去温暖和遮蔽。从某种角度来说,研究夏布,了解夏布,推广夏布,其实就是关注、打捞那些不常被记录在历史上的平民历史。

从一团乱麻到一匹胚布,每一步都承载着几千年手作劳动者的智慧结晶。苎麻布编织技艺称得上是“中国纺织史上的一份活化石”。由于其重要性和亟需保护的现状,2008年,夏布织造技艺经国务院批准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吱吱呀呀,经纬穿梭间,编织出来的是夏布,也是平民的历史。当一条条细细的麻线从远古延伸而来,我们不希望,不应该听任夏布在我们的时代悄声无息地消逝。

评论 9

  • fm1906663 2021-10-01

    不错不错

  • 勇往直前1900181 2021-10-01

    发现少年

  • 勇往直前1900181 2021-10-01

    发现这个问题

查看更多

去APP中参与热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