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评论|治理医美贷乱象,保护消费者也是金融排险

封面区块链 该文章已上链 >

封面新闻 2021-09-30 17:04 48659

蒋璟璟

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我国医美用户规模已超1800万人。随着用户规模的扩大,医美界的消费金融随之兴起,“医美贷”“医美分期”蓬勃发展的同时也滋生了行业乱象。记者走访了7、8家医美机构后发现,大部分医美机构都与贷款机构合作,贷款利率都在30%以上,远高于一般银行的消费贷款利率。客户所贷款项也并不是直接打给顾客,而是直接打给医美机构。(央视)

近年来,由医美贷引发的纠纷时有发生。其中很多案例,后果之严重、情节之离奇,简直令人咋舌。医美贷乱象丛生,然而却很难将之与一般意义的“套路贷”等同视之。这其中的道理很简单,绝大多数医美贷,至少在形式上都属于是“合法合同”。

备受争议的医美贷,疑点重重。其最为人诟病的一点,就是超高利息。媒体调查发现,某款美容项目,价格是19800元加上6880元,分到24期,利息是1800元乘以24就是43200元,这相当于年化60%的利息——如此之高的利息,触目惊心,与“抢钱无异”,妥妥的是高利贷了。而按照相关法律规定,我国对于民间借贷利率,司法保护上限是央行发布的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的四倍,目前是年化不能超过15.4%。医美贷“60%的利息”,超标太多、太离谱。

对于医美贷超高的约定利息,法律不会保护,那么相关放贷机构又是如何确保利益呢?这必然会涉及到野蛮追债、暴力讨债,某些小贷公司放贷无孔不入,收债无所不用其极。请君入瓮,而后瓮中捉鳖。医美贷客户一旦逾期,利滚利债务快速滚大,最后很可能陷入万劫不复之困境。

医美贷惯常引人入坑,放贷信审形同虚设,没有严格的背调、风控也没有基本的质押担保。所有这一切,自一开始就累积了巨大的风险。规范医美贷,约束野路子的小贷公司在终端消费场景下的嵌入式、渗透式的业务开展,不仅是保护消费者不掉坑,也是从微观层面给民间金融市场排险拆雷。

评论 1

  • fm1844476 2021-09-30

    挂机了

我要评论

去APP中参与热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