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架 |《伦敦日记:苏联驻伦敦大使二战回忆》描摹左右世界命运的盟国政要群像

封面区块链 该文章已上链 >

封面新闻 2021-09-03 12:35 35847

封面新闻记者 王卉

伊万·迈斯基是上世纪30年代苏联驻英国大使,被丘吉尔称为“外交天才”。其时,希特勒上台,欧洲政局动荡,迈斯基敏锐地意识到,这个时期,是人类历史的一个重要转折点,自己不仅要做历史的见证者,更要做历史的记录者。

作为当时唯一与斯大林核心圈层有密切联系的苏联外交官,伊万·迈斯基于1932—1943年在伦敦写下了一批珍贵的日记,以第一人称微观视角,呈现珍贵且罕见的二战史料,观十年变局间,伦敦城内激烈变幻的大国多边外交博弈。

后来,伊万·迈斯基的《伦敦日记》出版发行,在全球出版了11种译本,被《泰晤士报》《卫报》《每日邮报》《彭博商业周刊》等多家英国主流媒体评为年度“最佳历史图书”,获得了2016年普希金之家俄罗斯图书奖。耶鲁大学历史学教授、《大国的兴衰》作者保罗·肯尼迪更赞誉本书:“也许是20世纪最伟大的政治日记。”近日,该书中文版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在日记中,伊万·迈斯基记述了苏联在英国的外交活动,见证了众多二战的重大历史事件。从他的记录中,可以窥见苏联外交政策的制定、英国对参战态度的转变、战时各阶层人士的心态等,是一份不可多得的文献资料。

日记讲述了迈斯基与丘吉尔、劳合·乔治、韦伯夫妇等多位英国政要的交往,更以生动的笔法,带领读者重临议事厅演讲现场、海军部深夜密谈的房间、空袭阴云下的伦敦街道……

日记中揭示了20世纪三四十年代苏联外交政策与驻外大使、其他国家之间的微妙关系,揭示了英国绥靖政策对苏联集体安全的毁灭性打击,和对迈斯基等苏联驻外大使的个人命运的影响。

作者在英国议会大厦见证英国从和平走向战争;描述了不列颠之战等战争对伦敦人民生存和日常生活的直接影响;在气氛凝重的外交生活中交织描述对英国社会、政治家、王室、作家和艺术家的深刻观察及其轶事;披露世界各国政要在法西斯主义、资本主义和共产主义相互制约的复杂形势中为国家利益纵横捭阖的历史现场……

与其他译本不同,此次出版的中文版特别收录了日记中有关中国的内容,首度披露了中国外交官在伦敦外交场合积极奔走、力抗法西斯、与各方势力斡旋,为国为民争取权益的史实。编者戈罗德茨基专门为中国读者增添特别按语,以揭示中国在苏、英、美等国制定对外政策过程中所起的作用。

与大部分西方政治家二战回忆录和日记不同的是,作者以高级别外交官的角度,苏联政治家的角度,以及亲历者的私人角度,直击私人的友谊、冲突和较量对重大历史事件的直接影响,为二战起源提供新叙事和新思考。

该书编著加布里埃尔·戈罗德茨基教授是一个专业功力深厚而严谨的历史学家,他将日记与多国大量官方档案和私人文件(书信、回忆录等)相对照,修订和增补日记中受主观影响而出现的记录错误与记录空白,客观评价历史人物,解密苏联驻英大使及其背后变幻莫测的二战风云,使本书兼具学术性与通俗性、趣味性。以日记为依托,辅以翔实的史料,完整“外交天才”伊万·迈斯基的一生,凸显其极具魅力的人格、优秀的外交能力和跌宕起伏的人生。

在编著的过程中,加布里埃尔·戈罗德茨基惊叹:“在苏联档案中,不曾有一份为二战及其起源 提供新见解的私人文献,具有如此的广度、价值和体量。翻阅过程中,我惊叹于日记的直观和坦率,还有迈斯基敏锐、入木三分的洞察力以及出色的行文。”

《伦敦标准晚报》则认为,未来所有关于二战的新叙事都要征引这部日记中的史料。

评论 0

  • 还没有添加任何评论,快去APP中抢沙发吧!

我要评论

去APP中参与热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