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知丨四川也有“巨型稻” ,还能“一田双收”

川观新闻 2021-09-02 18:20 40665

川观新闻记者  史晓露

近日,重庆市大足区“巨型稻”试种成功的消息在网上引发热议。

这种水稻的高度超过2米,是常规稻的两倍,预计亩产可达1600斤。有网友对此感叹,袁隆平爷爷的“禾下乘凉梦”要实现了。

普通水稻田对比图

其实,在四川,近两年也有地方在种植“巨型稻”,它在稻渔综合种养中还发挥了独特优势。

9月2日,趁着天气转晴,乐山市犍为县龙孔镇曙光村党支部书记廖选春一早就来到田边,安排村民下田收割水稻。稻田里蓄满了水,水深没过小腿,农民刚下田,一群鱼儿就被惊得四处逃窜。

“你看,这就是我们的巨型稻,稻穗比人头还高。”廖选春站在田梗上向来人介绍。这两天曙光村已经收割了三四十亩巨型稻,“亩产在1100—1200斤左右,比过去种杂交稻还高300多斤。”

当地栽种的巨型稻是由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首席研究员夏新界经过10多年试验,研究出的水稻新品种,具有产量高、抗倒伏、耐淹涝等优势。

“巨型稻的理论产量可达1600-2000斤/亩,但是我们这里的光热条件要差一些,特别是近段时间阴雨绵绵,光照不足,达不到理论产量。”犍为县农业农村局总经济师何容说,不过和普通水稻相比,产量并不低。

为什么要种巨型稻?

原来,巨型稻对于发展稻渔综合种养具有独特优势。何容介绍,巨型稻的植株高度可达2米以上,而普通水稻只有1.1米左右,株型高大有利于降低水温,避免夏季水温过高导致鱼类死亡。更重要的是,巨型稻的蓄水能力很强,普通水稻的田间蓄水深度只有20—40厘米左右,而巨型稻蓄水可达1.5米,“利于养大鱼,鱼可长到5斤以上。”

为了提高丘陵地区种粮效益,近年来,犍为县与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合作,开展稻渔综合种养示范。去年,犍为县在3个乡镇试点种植巨型稻500亩,发展稻虾、稻鸭、稻鱼综合种养,今年又进一步将规模扩大到1200亩。

“今年是我们村大规模实施稻渔综合种养的第一年。”廖选春说,去年曙光村先行试验90亩,积累经验后今年发展了800余亩稻渔综合种养,主要养殖鲫鱼、鲤鱼、草鱼等品种。按照稻渔综合种养的开沟要求,一亩田开沟比例为10%左右,有90%用来种水稻。

这种模式还可以实现水稻绿色生产。“巨型稻抗病性比较好,稻田中的鱼类可以吃掉二化螟、大螟等害虫,鱼类产生的代谢物又可以直接肥田,减少了化肥农药的施用,保障了水稻和鱼的品质。”廖选春说。

目前,稻田里的鱼已经开始上市,亩产生态鱼达500—800斤。“最近鱼价好,再加上品质优,我们这里的鲤鱼、鲫鱼可以卖到30元/斤。”廖选春说,除去种苗、人工等成本,每亩有5000元的纯利润。至于收割后的稻谷,他们也与当地大米加工厂取得联系,大米可以卖到3.5元/斤左右,售价比普通大米高出两成。

“下一步,我们要打造出属于我们曙光村的生态米、生态鱼品牌,把优质的产品卖出更好的价钱。”廖选春介绍,他们采取“村集体+专合社+农户”的模式发展稻渔综合种养,今年有400余户村民入股,等盈利后将给村民分红。

“现在正是推广稻渔综合种养的好时机。”何容说,当前实行长江十年禁捕,稻田养出的鱼比较接近河鱼的标准,消费前景好,实行这种模式,可以实现一水两用、一田双收、粮渔双赢。

(受访者供图)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联系电话028-86968276】

评论 0

  • 还没有添加任何评论,快去APP中抢沙发吧!

我要评论

去APP中参与热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