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锦江区:完善产业体系 为乡村振兴注入内生动力

新华社客户端 2021-08-30 16:05 50835

新华社客户端四川频道8月30日电(记者王曦)自今年5月成都市锦江区第六批对口支援工作队奔赴甘孜藏族自治州炉霍县上岗履职以来,锦江区第六批对口支援工作队坚持以培育产业体系为着力点,结合炉霍县“宜农则农、宜牧则牧、宜林则林”立体循环的产业结构布局,因地制宜、科学组织、分类施策,为炉霍县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实现新发展贡献更多力量。

民宿项目

探索“乡村旅游+飞地帮扶”模式

虾拉沱片区是炉霍最大的一处河谷平原,有康北粮仓之称,坝区鲜水河穿流而过,田园风光与藏家风情交相辉映,色彩斑斓、光影如画,这一令人向往的“诗和远方”,其实蕴含了新农村生态旅游产业的巨大潜力。2021年,锦江区投建600万元,结合锦江区“飞地+众筹”贫困村产业扶贫模式,在实施民宿旅游接待点提档升级项目时,实行88个贫困村旅游“飞地”效益分红机制,充分发挥集体经济发展模式作用,切实让他们的“钱袋子”鼓起来。同时,投建200万元,对虾拉沱镇瓦达村等基础设施进行改善,挖掘优秀乡土文化、农耕文化资源,为当地整合开发藏寨、花海、绿色农业等资源,建强配套设施,因地制宜积极发展乡村休闲、乡村度假等产业。

锦江区第六批对口支援工作队实地调研酪蛋白加工产业

完善企民利益联结机制

过去,在炉霍县牧区,牧民依托优质牦牛奶自制的“奶渣”,除了自用,基本上没有带来更多经济收益。为促进畜牧业产业化发展,炉霍县康巴圣德牦牛产业有限公司,在炉霍县新都镇亚日坝建设生产企业,以优质牦牛奶及奶渣为原料,提纯生产酪蛋白(用于速溶食品、食品添加剂等)。有了特色产业,怎么样让产业发展壮大、牧民增收,是锦江区对口支援工作队的重点。因此,锦江区投入产业帮扶资金200万元,集中力量建设产业发展多元利益链接机制,一方面通过对升级改造企业的生产线水处理配套设施,助推干酪素生产设备的技术升级,提升生产能力,促进畜牧养殖标准化发展。另一方面,通过提高原料收购价格,将生产企业的价格直接给到牧区农牧民,直接有效的带动农牧民增收。

乡村调研

抓智力帮扶促振兴动力持续增强

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都需要人的参与,人是乡村振兴的第一资源。锦江区投入援建资金160万,以坚定理想信念、增强执政意识、服务乡村振兴为重点,计划开办乡村振兴驻村工作队“第一书记”培训班等,充分发挥锦江教育、医疗优势,已在炉霍县开展教师信息技术技能培训、艺术教育技能培训、新冠疫苗接种、医院院感、妇幼救助等专业能力培训71次,培训当地干部人才3351人次,做好“传帮带”61人。同时,高标准开展锦江区对口支援炉霍县乡村振兴规划(2021—2025年)编制工作,组织专家学者团队,通过实地走访、集体研讨、专访专谈等形式,深入调研炉霍县发展机遇和挑战。(完)

评论 0

  • 还没有添加任何评论,快去APP中抢沙发吧!

我要评论

去APP中参与热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