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月谈丨在这里,看见中国蔬菜产业未来

新华社 2021-08-27 16:43 34405

在这里,看见中国蔬菜产业未来

半月谈记者 徐宁

1989年,17个冬暖式蔬菜大棚在山东省潍坊寿光市三元朱村试验成功,“大棚革命”序幕拉开,一举奠定了寿光30余年“中国蔬菜之乡”的地位。如今,寿光年播种蔬菜面积达60万亩、年产450万吨蔬菜,是全国名副其实的“菜篮子”。站在新起点上,寿光推动蔬菜产业由传统生产基地向综合服务基地转型,推动以农业全产业化为核心的“寿光模式”提质升级。

种业研发

给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

在占地1500亩的寿光现代农业创新创业示范园,160个高标准大棚整齐排列。这些大棚由寿光国资企业投资建设,租赁给周边农户经营。

“自己建大棚需要30多万元,现在只需付3万元租金就行。”村民刘相勇在园区租赁了5个大棚,一年蔬菜销售收入超过40万元。

园区运营经理韩永琦介绍,过去农户种菜,用种用肥不统一,管理技术有高有低,蔬菜质量参差不齐。现在园区实行统一的农资采购,技术指导,对外销售,且直接对接国内知名电商平台。“园区+农户”的种植方式,实现“小农户”与“大市场”的有效衔接。

2018年以来,寿光规划建设总占地2.3万亩的18个重点蔬菜园区,全部应用智能设备,物联网应用率超过80%。水肥一体化设备、自动放风设备、自动卷帘设备、自动喷淋设备、遮阳网、补光灯……借力高科技,寿光蔬菜生产全力向“智慧农业”迈进。

“智能化设备精准调节温室内的温度、湿度和光照强度等环境因子,大大提高肥水利用率,农药用量也会因病虫害减轻而减少。既减轻对环境的污染,又保证蔬菜产量高、质量优。”现代农业高新技术试验示范基地技术总监刘立功说。

有了高科技,菜农们的劳动强度也降低了。洛城街道东斟灌村51岁的种植户李保先说,点开手机就能随时看到大棚温度、湿度等数据,还能远程遥控卷帘、放风、浇水。“在家喝着茶、哄着孩子就能种菜。”

多款机器人协同配合,实现巡检、采摘、运输全自动运行

自主研发破解“卡脖子”难题

从事种业研发20多年的寿光市三木种苗有限公司董事长刘树森回忆,寿光蔬菜产业刚起步时,种植户都用农家种子,产量较低。到了20世纪90年代,蔬菜种子研发领域世界排名前十的企业纷纷进驻寿光。高峰时期,西红柿、无刺黄瓜等洋种子占据七八成市场份额,经常随意提价,菜农有苦难言。

山东寿光蔬菜种业集团营销负责人刘京祥说,像彩椒等进口种子,贵的时候一粒能卖一块钱,老百姓种一亩地,光种子成本就能有2000多元。

种子利润被人拿走,持续创收就没戏。为了尽快突破卡脖子技术,2010年,寿光蔬菜种业集团成立。2014年,集团收购了荷兰贝尔亨蔬菜育种农场,在此基础上建设了寿光蔬菜产业控股集团荷兰有限公司,成为第一家在荷兰设立的以研发创新为主的农业中资公司。

出海势头日渐强劲,不仅为搭建“国际蔬菜种子谷”提供了良好机遇,更反哺本地种业育种能力建设。在寿光蔬菜种业集团,高标准的种质资源库、分子育种实验室、种子加工车间、种子周转库已经建立起来,实现育种研发到种子生产一条龙。“种质资源库可保存种质资源20余万份,目前入库育种材料2.1万份,是目前山东省最大的蔬菜种质资源保护中心。”寿光蔬菜种业集团研发中心主任程琳说。

对于菜农而言,如果不亲自观摩、品尝新品种,一般不会轻易选购。为了搭建蔬菜良种展示平台,寿光自2013年起连续举办了14届中国(寿光)国际蔬菜种业博览会,累计参展单位3400余家,接待40万多人次。

兼顾种业技术“引进来”和“走出去”,寿光近年来共培育起7家种业龙头企业,自主研发蔬菜品种达到140个,年繁育蔬菜种苗达17亿株,全市国产蔬菜种子市场占有率由2010年的54%提升到目前的70%以上。

将“寿光模式”推向全国

为探索蔬菜行业质量标准化,2018年7月,全国蔬菜质量标准中心在寿光挂牌成立。该中心通过研制和推广蔬菜全产业链标准,实现全国蔬菜产业提质增效。

建设蔬菜质量标准数据库、建立覆盖主要作物的全产业链标准体系,助力“寿光标准”在26个省份落地开花,全国新建蔬菜大棚中一半以上有了“寿光元素”。此外,潍坊寿光常年派出8000多名技术人员在全国各地指导蔬菜生产,向全国26个省区市提供农业问题集成解决方案,“寿光模式”逐步推向全国。

除了输出人才与技术,旨在打造开放包容、互惠共赢的国际农业合作新平台的中国(寿光)国际蔬菜科技博览会(以下简称“菜博会”)至今已连续成功举办了22届。展会期间,国内外蔬菜产业及其相关领域的园艺技术、高科技栽培模式、名优蔬菜品种、现代农机装备、优质生产资料得到充分展示和推广,使寿光进一步奠定中国蔬菜产业的中心地位。

春末夏初,2021年菜博会如约而至。在展馆里,管道栽培、树式栽培、苗床栽培、雾培、复合式栽培等高技术含量的蔬菜栽培模式让参观者应接不暇,充分感受到农业技术迭代升级的神奇魅力;太阳能导光和光纤照明种植系统,诉说着低碳农业的前景;鱼菜共生系统让观众近距离感受循环农业的奥秘;智能物流栽培系统、潮汐物流栽培系统、吊挂番茄等集约化生产技术指引出智慧农业的发展趋势……

在产业前端做好种业研发,在中间种植环节提升标准化水平,在后端培育和拓宽区域品牌,在寿光,一幅事关中国蔬菜产业未来发展的宏伟蓝图正徐徐展开。

(完)

评论 0

  • 还没有添加任何评论,快去APP中抢沙发吧!

我要评论

去APP中参与热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