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张翼:犟拐拐的往事

封面新闻 2019-10-18 17:17 40552

张翼(成都)

我小时候,家里特穷,父亲给我取了一个很有时代烙印的名字:张强娃。寓义有些赤裸裸,就是希望一辈更比一辈强。不晓得咋的,乡亲们喊着喊着,就把张强娃喊成了张犟娃,到后来把姓都搞丢了,直接把我喊成了犟拐拐。

有一次,我凑到父亲跟前问他:“老汉,啷门大家把我喊成犟拐拐了?你也不制止一下,难听死了。”父亲是那个年代少有的初中生,他吧嗒着旱烟,从一闪一闪的火星子中蹦出几句带着烟火味道的答案:犟和拐拐连用,就是脑壳打铁,拐了弯拉都拉不回来的意思。

讨了个没趣的我,再不敢提名字的那档事了。

1994年春节,正熬读初三的我,根本就不明白中考能带给我什么,成天嘻嘻哈哈,心思全然没在学习上。眼看中考在即,心急如焚的校长把我叫去,语重心长、苦口婆心地做思想工作。犟脾气的我耳朵里根本就装不下校长谈理想、谈未来、谈人生的良苦用心。我冰冷地没收了校长一腔热血,不是顶嘴皮,就是接话茬,一副油盐不进的样子。

最后的结局是,校长很烦,我显得比校长更烦。

春节前,父亲去学校打听我的学习情况。在校门口,迎面撞上了校长。校长说:“张篾匠呀,你那个犟拐拐娃儿期末才考了第9名。你晓得不,去年我们学校才考起两个娃娃。你那娃儿要是今年考得起,我在手上给他炕个鱼吃。“

校长无疑是家长心中的判官,直接枪毙了父亲浓浓的厚望,而且是在学校门口,当着来来往往的乡亲们。寒冷冻结了父亲脸上那喜洋洋的笑容,他的心情瞬间坠入地狱。那年春节,从正月初一开始,我家就失去了颜色,我在父母漫无边际的骂声中度过。

灵魂是需要触动的,哪怕犟拐拐的灵魂。我猛然发现,以往沾沾自喜的我,其实已经掉队很多。那时农村学校为提高升学率,会挑选部分成绩较好的学生寄宿开小灶,有点运动员赛前集训的架势。但大家心知肚明,训练营中多半都是装模作样的陪练,而我这个陪练败相早定。

我不服输,我想弯道超车。每天晚上10点晚自习结束,大部分同学回寝室睡觉后,我就混在少数几个领跑的种子选手里,留在教室挑灯夜读。12点后,老师会连催带赶地把我们撵回寝室,以保证大家第二天有充沛的精力重新投入战斗。对确实赶不走的学生,校长就拉闸停电,强迫我们休息。

我对校长要在手上给我炕鱼吃的事一直耿耿于怀,所以我选择了和校长对着干。当校园的夜空归于平静,我又偷偷摸摸溜回教室,点着煤油灯继续恶补。困了,伏在桌子上睡一觉;醒了,就是重复和继续。蚊子、酷热、寂寞,还有些月黑风高,还有电闪雷鸣,统统都消失得无影无踪。偌大一幢教学楼,只装下了一个熬透黎明的我。从春节到中考,我再没有回到306号寝室那张舒适的床上完整地睡个囫囵觉。

成功没有时间限制,任何时候都是开始。

我终于以超统招线41分的成绩突围成功,考入了南充师范学校。从此,犟拐拐丢下锄头,在往事中成长为张翼。

【作者简介】

张翼,笔名纸背,70后,居成都,四川省作家协会会员,省散文学会、诗歌学会会员,有作品在《星星》《青年作家》《散文诗世界》《华西都市报》等出现,出版有文集《大门之外》《素心如雪》。

评论 1

  • 壹然 2019-10-22

我要评论

去APP中参与热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