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丰村要端好饭碗“永远丰收” 沿着总书记的足迹重访眉山市永丰村

封面区块链 该文章已上链 >

封面新闻 2022-06-20 10:11 172528

6月11日,众多游客到永丰村打卡。黄欢 摄

【镜头回放】

6月8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岷江之畔的眉山市东坡区太和镇永丰村,了解当地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加强粮食生产、推进乡村振兴、做好疫情防控等情况,与当地干部群众亲切交流。

习近平强调,成都平原自古有“天府之国”的美称,要严守耕地红线,保护好这片产粮宝地,把粮食生产抓紧抓牢,在新时代打造更高水平的“天府粮仓”。

高铁轨道和高速公路旁,插满青苗的千亩稻田在微风吹拂下,荡起绿色波浪。蓝天与大地之间,白鹭在田野蹁跹,慕名而来的游人穿梭其间,游玩拍照。

6月的永丰村,热闹不绝。“自从习总书记来我们村考察后,每天都有很多人来打卡。”眉山市东坡区太和镇永丰村党委书记李雪平说。

6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四川考察,第一站便是永丰村。站在永丰村高标准农田里,总书记在听取了村整体情况介绍后,对当地坚持粮食种植助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做法表示肯定。

习近平强调,成都平原自古有“天府之国”的美称,要严守耕地红线,保护好这片产粮宝地,把粮食生产抓紧抓牢,在新时代打造更高水平的“天府粮仓”。

“总书记对我们的粮食种植非常认可,更加坚定了我们种好粮食、保证好粮食安全的决心和信心!”李雪平说。

“在新时代打造更高水平的‘天府粮仓’”

稻畦插遍青如染,满望今年倍有秋。水稻拔节生长的成都平原,正值人间好时节。

位于成都平原西南部的眉山,是“天府之国”的重要组成部分。蜿蜒而过的岷江、青衣江,为眉山带来了丰富的水资源。东坡区是四川水稻主产区,土地平整开阔,有优良的种粮传统和习惯,水稻种植面积和产量在全省都名列前茅。

永丰村,是眉山有名的种粮村。目前,该村耕地面积6320亩,片区内的高标准农田面积3100亩、连片规模种植1500亩,是四川标准化程度最高的高标准农田示范样板之一,在全省率先实现水稻“耕、种、播、收”全程机械化生产。

6月8日上午,习近平来到永丰村,重点考察内容之一便是推进农田高标准化建设、加强粮食生产的情况。在现场,长期在此驻点指导的四川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教授马均,向总书记介绍了水稻试验育种和种植推广情况,并聆听了总书记的重要指示。

习近平强调,成都平原自古有“天府之国”的美称,要严守耕地红线,保护好这片产粮宝地,把粮食生产抓紧抓牢,在新时代打造更高水平的“天府粮仓”。

听了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后,马均备受鼓舞,对未来工作也有了更清晰的规划。

“我们将在水稻科研上锐意进取、不断创新,在继续开展高产优质高效新品种筛选的同时,进一步开展水稻栽培技术攻关,为打造新时代更高水平的天府粮仓贡献我们的智慧。加强农业科学技术的推广运用,始终践行‘把论文写在大地上’!”马均说,“总书记还对农业科技工作者的辛勤工作给予了高度肯定,这让我们深受鼓舞,我们一定培育更多高质量水稻新品种,培养更多农业科技和技术推广人才,研发更好的水稻生产新技术,为保障我国粮食安全、中国碗装中国粮树立更强的信心和更大的底气!”

“积极发展绿色农业、生态农业、高效农业”

10多天过去了,总书记的话犹在马均耳畔:“推进农业现代化,既要靠农业专家,也要靠广大农民。要加强现代农业科技推广应用和技术培训,把种粮大户组织起来,积极发展绿色农业、生态农业、高效农业。我们有信心、有底气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马均介绍,近年来,永丰村通过流转耕地,把村民组织动员起来,培养了200多个种粮大户,调动了他们推广新品种新技术的积极性。

“每年都有专家、农技员来为我们指导,保证水稻丰产丰收。”陈康华是永丰村的种粮大户之一。大约在9年前,他流转了村里300余亩土地用来种粮食,他的地距离高标准水稻种植基地仅一两公里。

“在技术员的指导和政府的支持下,这么多年来,种植水稻的收益不错。每年农忙时节,都会请村民帮忙种植和管理水稻,增加乡亲们的收入。”陈康华介绍,“一天的工资是120元,每年至少要聘用2个月,忙的时候最多请过50来个村民。这次习总书记来村考察,给了种田人极大的信心,我会继续把田种好!”

不仅是陈康华,受到鼓舞的还有种粮大户曾利。曾利的父亲是东坡区一心农机合作社负责人之一,近年来,该合作社在当地成片流转了3000多亩土地种植水稻,其中他家就种了1000多亩。去年上半年,由于父亲患病无法劳动,在外经商的曾利便放弃生意回家照顾父亲,也接过了父亲交给自己的种田任务。

曾利说,听到总书记关于“要加强现代农业科技推广应用和技术培训,把种粮大户组织起来,积极发展绿色农业、生态农业、高效农业。我们有信心、有底气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的指示,极大地鼓舞了他安心扎根农村,为国家多种田、种好粮的积极性。

“我现在是边学边干,目前,我家种植的1000多亩水稻完全实现了‘耕、种、播、收’全程机械化生产。”曾利说,他将接好父亲的班,安心干好农业生产,为国家粮食安全多作贡献,带领更多村民把粮食种好,帮助村民增收。

不仅是种粮大户,村民帅银亚也尝到了粮食种植的甜头。自从把家里的地承包给了大户种粮,除了每年有好几千元的租金收入外,她还腾出手来和丈夫一起做“坝坝宴”,一年收入还不错。“娃娃读大学了,村里娱乐、看病也不愁,作为永丰村的村民,感觉很幸福!”她说。

永丰村一间农房外墙上写着:永丰永丰永远丰收。黄欢 摄

“永丰村,好名字啊。永丰永丰,永远丰收!”

在永丰村考察时,总书记曾笑着对村民们说:“永丰村,好名字啊。永丰永丰,永远丰收!”总书记还说,“大家收入高了、日子好了,脱贫之后要接续推进乡村振兴,不断发展下去。”

“我们村9成以上耕地种植的都是水稻,老百姓把土地包给种粮大户,有租金收入、保底收入,再加上到田里帮工,收入是一年比一年好。”6月8日为总书记介绍永丰村村情的李雪平至今还记得,总书记十分关心村民们种粮增收的情况。当得知去年全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8万元、排名全省第四时,总书记微笑着点了点头。

“我们的父辈都挨过饿,我们小时候也吃不饱,大家都知道粮食要紧,全村也一直以粮食生产作为主业。”李雪平说,此次总书记来村考察,对粮食生产和安全非常关心,也很认可永丰村的粮食生产。他将带领村民们把总书记的关心和肯定转化为更大的动力,继续坚持粮食种植,助力“天府粮仓”建设。

太和镇党委书记张曾翔通过《新闻联播》聆听了总书记讲话后信心满满,同时也深感责任重大。“接下来,我将继续做好耕地保护和守护好粮食安全,确保土地不撂荒,良田粮用,粮经统筹,及时兑现国家各项惠农助农政策,充分保障农民种粮积极性。同时,大力推进农旅结合,做强产业、做美环境、做实民生,把咱们的乡村建设得越来越美。”

当天考察时,习近平总书记还叮嘱当地负责同志:“老百姓的事,要实实在在干,干一件是一件,干一件成一件。”

“我们一定学习贯彻落实好总书记的指示,接续推进乡村振兴,让产业更加兴旺发达,把乡村建设得越来越美。”永丰村第一书记刘超说。

初夏时节,永丰村目之所及皆是翠绿,一畦畦稻田翻滚着绿浪,不远处,村服务中心旁的荷塘已经结出莲蓬,仿佛预示着今年的丰景。一处农房墙壁上,黄底红字写着村里人的愿景:“永丰永丰,永远丰收。”

封面新闻记者 李庆 王越欣 陈彦霏

评论 0

  • 还没有添加任何评论,快去APP中抢沙发吧!

我要评论

去APP中参与热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