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力 封面新闻记者 李茂佳
日前,位于重庆两江新区的长安民生物流基地里,一批批“重庆造”汽车正有序装车,然后通过成渝整车对流路线发往成都。
成渝整车对流路线是长安民生物流与一汽物流联手推出的一个创新项目。“每年我们都有大量整车需要运往成都及周边区域,而中国一汽成都工厂同样有大量整车需要运到重庆地区;双方通过资源和运力共享,目前形成了高度整合的整车物流网络体系。”长安民生物流整车事业部调度中心负责人介绍。
目前,成渝整车对流线路月均发车近3400辆,实现运输成本降低10%以上、等待装配时间缩短40%以上。
这是两江新区抢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机遇,推动两地打造世界级产业集群的一个缩影。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陈士华表示,成渝两地汽车产业相对成熟,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中要进一步发挥比较优势,培育产业链、供应链的韧性,推动两地汽车产业加快做大做强。
川渝合力打造世界级汽车产业集群。林丽江/摄
相关数据显示,成渝两市汽车产量达到了300万辆,占全国总产量的12%。当前,川渝汽车产业正在打通信息链、提升产业链、融合创新链、共享供应链、整合价值链,共建万亿级汽车产业集群。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按下“启动键”以来,两江新区不断推动川渝汽车产业深度整合。包括长安、赛力斯、明天氢能等在内的汽车整车及上下游企业都在成渝两市进行了布局。
以长安汽车为例,在全部700多家配套企业中,川渝两地配套企业有200多家,占比超过三成。其中已经完成车身件、保险杠、仪表板、内饰板、座椅、灯具等品类的川渝本地化布局,本地化采购占比约60%。
今年上半年,长安汽车在川渝地区的经营活动总额达到了256亿元。
长安汽车方面表示,未来还将进一步加强在川渝地区产业链布局的广度、深度,积极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贡献力量。
同时,小康集团也在成都设立了成都赛力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车内软件的设计开发工作,加强对整车软件的把控能力,系统性整合成渝两地行业资源。
“重庆造”汽车正通过公路发往成都等地。
此外,两江新区还在积极布局成渝“氢走廊”建设。今年,位于两江新区鱼复新城的明天氢能一期项目正式入选《共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2022年重大项目名单》。
据介绍,该项目将于2023年完成,二期项目在2025年开工建设。届时,可为包括成渝地区在内的全国市场提供燃料电池电堆及系统集成、测试、燃料电池车辆开发与运营服务。
重庆明天氢能负责人表示,不仅极大满足本地的产业需求,同时与四川氢能产业相呼应,形成更大范围的资源共享,促进川渝氢走廊的协同高质量发展,推进西南地区产业的绿色转型。
而在新能源汽车领域,两江新区与宜宾市签订了新能源汽车产业协同发展合作协议,整合优势资源,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做大做强。
两江新区鱼复新城是该协议的主要承载地之一。鱼复新城产业促进部负责人表示,鱼复新城正与宜宾市三江新区就进一步深入合作进行探讨,充分发挥好宜宾在新能源配套,两江新区在整车及应用场景的优势,助力双城经济圈打造世界级汽车产业集群。
评论 0
还没有添加任何评论,快去APP中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