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和林:AI带来新一轮文艺复兴

封面区块链 该文章已上链 >

封面新闻 2025-05-22 20:23 131195

封面新闻记者 易弋力

当前,人工智能(AI)正渗透到我们经济与社会的毛细血管之中,重新编织一个新的世界。如何看待AI带来的深刻变革?5月22日,工信部信息通信经济专家委员会委员盘和林分享了他的精彩观点。以下为文章全文——

人类的科学,从0到1用了5万年,这是人类原始社会和农业社会;从1到10用了500年,这是工业社会;而从10到100,很可能只要5年,这就是AI社会。

很多人在谈现代科技,但一谈到现代科技史,我们就发现其实就是人类社会最近500年的事,但事实上人类社会有几百万年,光说农业社会,那也是几千年,为什么科技集中在最近500年?

很简单,因为文艺复兴。文艺复兴最大的贡献,其实就是找到了一些科学方法。就比如临床对照实验,在此之前,人类治病方式是靠感觉,神农尝百草,欧洲也一样,但这么找肯定找不到正确的药,因为有些病是会自愈的,后来,出了个事,说出海的船员容易得白血病,但喝了柳丁汁的船员不会得,于是就有人在出海的船员上做实验,这就是最早的对照组实验。我们如今看这是很简单的常识性实验,但人类社会几百万年,农业社会几千年,我们都不是用这种方式来理解世界的。

所以,这是一种科学方法的革命,有了这个革命,人类社会才真正的走入科学探索时代,而不是跳大神的时代。而这种思想,或者这一类思潮,就是来自文艺复兴。那么文艺复兴是怎么来的呢?因为两样东西,造纸术和古登堡印刷机,让知识传播的成本大幅度降低。人类社会很多知识通过口耳相传是容易失真的,但有了纸张记录,有了廉价书籍,很多人就可以通过看书来学习前人的科学知识,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从此,人类的科学就成为一种积累。历史上,人类有很多文明因为没有记录而衰亡,比如美洲的玛雅文明,而有了印刷和造纸,人类再也不会遇到文明断代的问题,科学大厦只要一层层的堆叠就可以。

人工智能,如果要类比的话,那就是那个时候的造纸术和印刷机,人工智能本身就是信息的载体,机器学习,我们也可以称之为吃数据,人工智能通过吃数据来模仿人的行为,从而生成内容,从此以后,人类不再需要自己写书,而是书籍可以自己生产书籍,未来人类的文化认知水平,很可能将呈现几何级数爆发的程度。

现在,已经有很多人开始用AI在制作完整的CG动画,且质量非常出色,AI也在不断的创造着代码,人类软件工具种类正在加速扩容。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人类正在诞生新的科学方法,文化生成方法。就好像科学对照组实验,让我们找到了自然科学的规律,而人工智能是另一科学方法,人工智能能够模拟出自然环境,从而揭示那些我们尚未了解的科学规律。比如,如今的自动驾驶发展,大多数是在虚拟环境中运行,比如,2024年诺贝尔奖得主给了DEEPMIND,也就是那个2016年用阿尔法狗打败围棋界的公司,如今他用阿尔法折叠预测蛋白质结构,准确率超过99%。

你看,阿尔法狗打败围棋界,是AI掀起的新文艺复兴,是一种文化活动,但阿尔法折叠预测蛋白质结构,则是一种科学方法。人类正在从新文艺复兴中找到新的科学方法。而这个科学方法很可能加速我们的科学进程。人类的科学,从0到1用了5万年,从1到10用了500年,而从10到100,很可能只要5年,这就是AI带来的新科学方法论革命。

AI带来文艺复兴,那么我们这批人,需要怎么对待本轮文艺复兴呢?

文艺复兴为什么在欧洲,因为当时的欧洲教会虽然固执,但欧洲社会有包容性,那么我们也要对AI带来的文艺复兴保持包容性,我们不知道最终革命性的科学方式从哪里诞生,我们所要做的,就是让中国的人工智能文化创作兴旺发达,发展起来。其实,也不需要刻意去引导,所谓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才会有文艺文化的兴旺发达。而现阶段,很多人对人工智能的担忧,其实基于一些偏见,而这些偏见,很多是过去几十年,好莱坞商业电影给我们灌输的,比如机器人杀戮的好莱坞大片。人工智能可能会带来一些副作用,但相对于人工智能给人类带来的“希望”,这些副作用无足轻重。

评论 1

  • fm499530 2025-05-23 发表于四川

    兴旺

我要评论

去APP中参与热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