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向盘上的第16个春节 “回来肯定又是满满一车人” | 新春走基层

封面区块链 该文章已上链 >

封面新闻 2023-01-13 16:06 63350

杨波 封面新闻记者 谢杰 摄影报道

1月13日,四川南充高坪汽车客运站,46岁的杨洪,早上7点过就把车开到检修区。

杨洪和他的春运“老伙计”。

拿着电筒,他钻入车底。  机油、冷却液、刹车、转向……一处处仔细检查他的“老伙计”—— 南充往返广东的长途客运车。

检查无误,杨洪习惯性摸了摸油箱盖:“明天就是小年了,往返乘客越来越多,我要平安送大家到达目的地,团聚、过年。”

春运的路上“五味杂陈”

今年,是杨洪第16个春运年。

发车前亲自检查车辆状态,这个习惯,也坚持了15个年头。

“老哥,你这个行李一看就有本地产的熏腊肉。”看着旅客检票进站,杨洪走上前帮大家放行李。

“以前行李放车顶,现在都放车底的‘大肚子’里;以前乘客在车内被寒风吹得‘透心凉’,现在烤着暖气看着电影睡一觉就到家了……”每年春运,对运输驾驶员都是一次“大考”。

“路更好了,车更好了,人们回家更方便、更快捷了!”杨洪记得,上世纪90年代初,公司大部分长途班车都是663型的客车,没有空调,空间很小,行李只能集中放在车顶。

对春运变化,杨洪有着别样体会:“发车前,客运司机和乘务人员会站在车站二楼向车顶扔行李,这是当时特有的风景。”

杨洪做出发前的准备。

后来,长途客车变成全封闭式,有了空调,配有行李舱。进入21世纪,客车性能再次提升,有了车载电视,座位还装上气囊减震系统,旅客乘车舒适性不断提高。

“如今,多数线路都是全程高速,平均时速比原来提高了一倍多,旅客乘车时间少了一半。”杨洪说,10多年前,过年回家乘客带的多是油、肉等副食品以及衣服、电器等物件,有的还拎着活鸡活鱼,车内各种味道一应俱全。

“春运的路上‘五味杂陈’,有心酸、有感动、有欢笑、有泪水。”

他眼前,候车区父母与子女依依不舍、夫妻小孩一家三口相拥而泣的画面,似乎每一年都在重合。

泡面加两个卤蛋就是年夜饭

随着年龄的增加,杨洪越发明白春运中“团圆”的分量。

作为驾驶员,对他和同事来讲,每年春运对他都是一个体力和耐力的考验。

杨洪准备驾车出发。

但他最在意的,还是乘客感受。乘客急着回家,遇到晚点或堵车,情绪会变得急躁。这时,他会用专业和耐心,化解这份归途中的焦虑。

“春运出行,谁都不易。有时一个理解的笑容,一句体贴的话,会让回家路,更温馨!”

车站数据显示,2007年来,他陪伴3万余人次旅客,行走在春运的浪潮中。

陪伴很多人团圆的背后,是他作为儿子、丈夫、父亲的歉疚。

“15年没陪家人吃过一次年夜饭。”说到这里,杨洪搓了搓脸,抹去眼里的酸涩,笑着说:15年来的年夜饭都是泡面加两个卤蛋。

时钟指向8:00,杨洪坐进驾驶室,准备发车。

“回来肯定又是满满一车人。”

评论 13

  • real123 2023-01-14 发表于四川

    厉害

  • real123 2023-01-14 发表于四川

    走基层

  • 眉山市仁寿县曹家镇清泉村第一书 2023-01-14 发表于四川

    安全春运

查看更多

去APP中参与热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