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 王卉
1920年1月17日,美国通过《第十八修正案》,名为“高尚实验”的禁酒法案正式生效。根据这项法案,凡是制造、售卖乃至于运输酒精含量超过0.5%以上的饮料皆属违法。
该法案的初衷,是为了解决酗酒、家庭暴力、犯罪、监狱人满为患、诉讼积压以及公共卫生状况不佳等问题。然而,在被废除前的13年里,它不仅没给人民带来节制体面的生活,反而带来了暴力、腐败和死亡,并且永远改变了美国的面貌。
那么,当初美国为什么会办法这项法令?禁酒运动的起源与“一战”有什么关系?禁酒令对美国有哪些持久影响?中国画报出版社新书《禁酒令》,一一解密这些问题。
作者用生动流畅的笔触,讲述着那些在这个时期里的重要人物重大历史事件,并通过清晰明了的时间轴图表,帮助读者梳理这些历史事件的发展轨迹。
那一时期,美国诞生了许多非法饮酒场所,非法生产和走私酒精现象泛滥成灾,头号公敌艾尔·卡彭和“幸运”卢西亚诺等臭名昭著的黑帮,借助非法走私违禁酒,获得了巨大的利益并迅速崛起。禁酒令颁布后,美国人竭尽所能满足自己对酒精的渴望。
乱象丛生,禁酒探员埃利奥特·内斯率领着他“铁面无私”的团队,克服重重困难推行禁酒令,并与犯罪团伙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战斗,直到禁酒令被废止。实际上,禁酒令的实施,终究无法阻止消费,它不过是让买酒的和卖酒的转入地下而已,并让犯罪分子钻了空子。
到了20世纪20年代,日益猖獗的犯罪活动、喧嚣的的享乐主义风潮、大萧条的突然爆发等因素,迫使联邦政府寻求新的税收来源。1933年12月5日,美国国会颁布宪法《第二十一条修正案》,废止了禁酒令,美国人举杯庆祝。
这项“高尚实验”持续了13年10个月19天,尽管实施的时间不长,但这项法令永远改变了美国,它带来的负面影响和社会问题却是持久的,比人们预想的要严重得多。它使得国民在社会观念、政治和生活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尽管它未能完成最初的目标,却给20世纪和21世纪的美国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
评论 0
还没有添加任何评论,快去APP中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