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向敬之
出版:上海三联书店
1
康熙四十七年(1708)九月初三日,皇长子胤禔向父皇密报:太子胤礽趁着夜色,走近您的幔城(帷幔),向内窥探。
康熙帝的人身安全受到了严重的威胁。
威胁者,是他的储君。
此时的康熙,正在回京途中。他正为皇十八子胤祄病逝在自己的怀里,伤痛不已。胤礽对亲弟病危幼殇异常冷漠,也让康熙感到了极大的悲愤。
这让康熙帝想到了一年前,心腹词臣、工部尚书王鸿绪在苏州调查太子强买平民子女的密折:“有从中窥探至尊动静者。”(《康熙朝汉文朱批奏折汇编》第一册)
帐殿夜警,引起了康熙帝的高度重视。
他自五年前,以“结党议论国事”的罪名将领侍卫内大臣索额图逮捕拘禁,活活饿死后,就对太子产生了警觉。作为太子集团的核心人物,索额图有可能图谋大事,力挺胤礽对康熙取而代之。
所以,胤禔的告密,让康熙感到他扶持了三十三年的储君,应该对他将索额图幽禁致死“蓄忿于心,近复有逼近幔城,裂缝窥伺,中怀叵测之状”(《清圣祖实录》卷二百三十四,康熙四十七年九月丁酉)。
曾经唯一可信赖者,竟然被揭发欲行弑逆之事。
盛怒之下,康熙宣布决意废储。
然而,让康熙更加痛苦的是,胤禔在得到康熙明确表态并无立他为储的信息后,改拥老八胤禩,并告诉康熙:如果要诛杀胤礽,他可以代父行万难之事。
储位之争无兄弟。
帝王心术无父子。
索额图事发后,康熙每每外巡,不再命太子监国,而是带着他和胤禔同行。康熙既不废黜胤礽,又要胤禔制衡他。
胤禔的冷血,让康熙更加惶恐。
康熙不想立即废黜胤礽了。他几番向诸王、贝勒、满汉文武大臣们释放后悔的信息,甚至造出了“近日有皇太子事,梦中见太皇太后颜色不殊,但隔远默坐,与平时不同。皇后亦以皇太子被冤见梦”云云的故事。
然而,以和硕康亲王椿泰为首的大臣,并未体会到康熙的苦心,更恼怒于胤礽“肆恶虐众,暴戾淫乱”(《清圣祖实录》卷二百三十四,康熙四十七年九月丁丑),不得人心。
2
康熙不愿意兑现废储。
一、他是在康熙十四年初立刚满周岁的胤礽为太子的,时为平藩大战全面打响之际,国家情势危急。康熙学习汉人的嫡长子皇位继承制,得到了汉人官员和士大夫的支持,从而合力平定三藩。康熙在位超长待机,他甚至有准备提前交权,将政事交付胤礽,自己选择一方水土佳处,欣赏胤礽的大有作为,“以获优游养性”(《清圣祖实录》卷二百三十五,康熙四十七年十月甲辰)。
二、胤礽为康熙首任皇后赫舍里氏用命换来的难产儿。康熙亲自抚养胤礽于宫中,教以读书骑射,使之成为诸皇子中的佼佼者,就连西洋来的传教士白晋也夸“他那英俊端正的仪表在北京宫廷里同年龄的皇族中是最完美无缺的”。胤礽既是康熙对发妻的情感所系,又是自己教育成果的体现。
三、胤礽窥伺事发后,康熙很快发现皇长子胤禔与皇八子胤禩蠢蠢欲动。他在肯定胤禔护驾有功的同时,表明并无立胤禔为皇太子之意,从而警示其他庶出皇子不得妄动!遍览史书的康熙,不想本朝出现储位之争。后来出现的“九子夺嫡”,让他身心疲惫,日渐衰颓。
评论 0
还没有添加任何评论,快去APP中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