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 张越熙
7月20日,《2021智慧餐饮数字化指数报告》在成都发布。报告指出了餐饮行业的痛点:餐饮企业的信息化和数字化,是提升企业竞争力与经营效率的重要手段与依托,而中国餐饮业普遍面临信息化基础薄弱、缺少数字化领域的专业人才、缺乏公域私域流量整合能力等问题,企业需要构建一套面向未来的全域数字化发展模型,驱动经营效率的提高,从而实现收入的提升和利润的增加。
据《报告》测算,一家平均水平之上的成熟餐饮企业,一年利润只能勉强存活5个月。疫情后,部分餐饮品牌通过会员商城、会员外卖、直播带货等模式成功“回血”度过难关后,私域运营已经被餐企视为生存、增长的第二曲线。
《报告》认为,餐饮行业进入标准化、低利润的时代,精细化经营和精细化成本管理将成为餐饮企业的竞争优势。在前端,餐饮企业应该建立全域流量运营体系,建立堂食会员、会员外卖、会员商城三店一体的数字化系统,对接平台公域流量的同时集成主要的私域触点,有效平衡好公域流量和私域流量的运营。在后端,通过“成本管家”等类似的EBC(企业业务能力)系统从采购管理入手,建立供应链管理、出品标准化管理、人员管理的科学成本管控体系。
四川省火锅协会会长沈洪光也表示,去年在疫情的冲击之下,“到家”模式不断蚕食“到店模式”的市场份额,众多餐饮企业逐步意识到了数字化升级的重要性。他认为,2021年,餐饮数字化升级成为所有企业都需要面对的机遇与挑战,尤其是在核心消费群体向年轻化转移的过程中,数字化经营能力必将成为餐饮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2020年是中国餐饮行业发展的分水岭,过去一年90%的品牌出现了经营亏损,50%的品牌去年或多或少关闭了一些门店,但也有7%的老品牌开设了新店,另外新开餐饮门店里有20%是新品牌。”微盟集团高级副总裁兼微盟智慧餐饮总裁白昱举例,2020年中国餐饮行业总关店比例是27%,排名前5%的品牌占新开店的比例超过30%。通过这些数据他总结到,餐饮行业头部效应日益增强、新消费崛起的大趋势下,餐饮企业之间的盈利差距逐步加大,新品牌存活率明显降低。
对于中小企业来说该如何应对竞争和挑战呢?在白昱看来,其需要抓住私域用户,并不断提高专业运营能力。“私域的本质是以数据驱动的全渠道消费者运营,很多企业空有数据,并无运营,私域系统形同虚设,导致私域未成为企业成长的强大动力。”白昱进一步强调,市场已经从以商品为中心转向以消费者为中心,所以私域运营对传统餐饮的影响将会越来越深刻,“谁抓住了用户,谁就掌握了主动权。”
评论 0
还没有添加任何评论,快去APP中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