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简阳市三星镇共和村原第一书记闵楠:带领群众增收致富 回引人才回村任职 提升基层治理水平

封面区块链 该文章已上链 >

封面新闻 2021-07-03 15:56 59469

封面新闻见习记者 杨澜

2018年6月来,2021年6月走,闵楠驻简阳市三星镇共和村的驻村扶贫工作进行了3年。在这段时间里,他作为第一书记,全面补齐了“两不愁三保障”短板,解决了村民期盼已久的饮水难、出行难、污水处理等难题,让村里的上千名村民搬进了整洁舒适、配套齐全、管理完善的聚居小区;在他的带领下,村里一群返乡农民工从零开始办起了一家四川省扶贫龙头企业,发展起了3000亩现代农业产业园,从省定贫困村跃升成为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村......

“脱贫攻坚干部是组织派到基层一线去打硬仗的,无论推什么项目、做什么事情,都得以老百姓的需求关切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不能浮于水面、钻营宣传,不然就会贻误战机。在工作时,我们随时随地思考的都是如何改善农村条件、提升群众收入、增进民生福祉,如何为老百姓解决更多实际问题、办更多实事。”提到扶贫工作,闵楠这样说道。

7月2日,封面新闻频道“帮扶铁军”上线的第二天,封面新闻记者对话共和村原第一书记闵楠,听他讲述驻村3年的扶贫故事。

共和村柑橘园

共和村土地增减挂钩项目建新区俯瞰图

从贫困山区走出来的第一书记

主动请缨前往贫困村

“他立志在田垄之间践行初心使命,以共产党员的情怀感受乡土的温度;他愿意脚踏泥泞,俯首躬行,在荆棘拓荒中拓展人生的宽度;他心系农民,胸怀农村,努力去做好群众的每一件事情,将青春无悔镌刻在与时代共奋进的路上”——这是2017年闵楠在校期间,获得国家奖学金时学校的评语。

闵楠的家乡在四川省古蔺县的乌蒙集中连片贫困山区。这个从贫困山区走出来的学生,在考入西南财经大学金融学双语实验班后,又保送本校研究生。获得过多项荣誉的他,还参加过中国青年志愿者扶贫接力计划研究生支教团项目,在四川省珙县志愿服务了一年。

2017年,闵楠通过选调生考试进入成都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厅。2018年,他主动请缨,到简阳市三星镇共和村工作,成为了这里的第一书记,一待就是3年。

经过三年的持续奋斗,共和村彻底改变了贫困落后面貌:生产生活条件全面改善,群众生活质量明显提高,“两不愁三保障”全面实现,贫困人口人均纯收入翻了一番。

而在这之前的共和村,虽然道路和水利基础设施已得到了很大提升,实现了脱贫摘帽,但仍面临着住房陈旧、产业薄弱、治理欠缺、人居环境脏乱差、贫困户内生发展动力不足等一系列问题。

共和村柑橘园

共和村土地增减挂钩项目建新区俯瞰图(2019年建成分房)

以兴产业为抓手

带领群众增收致富

引导就业和生产,让农民收入实现翻番,这是闵楠聚焦共和村农民收入提升的成果之一。

在调查分析村里产业发展情况时,闵楠发现共和村两年前栽种的果园存在土壤有机质低、品种混乱、技术落后、人员不足等问题。针对这一情况,闵楠带来专家顾问团队帮助克服了多个技术难题。回引培育多名返乡农民工建成了职业农民队伍,进行种养和管护培训,最终在生产出备受市场青睐的脆桃、柑橘、小龙虾。

此外,他还规划布局了种养循环、农村电商、休闲旅游3大融合产业,形成了结构合理的“3+3”产业体系。闵楠还注重市场品牌建设,帮助村企远诚农业公司申请成为“四川扶贫龙头企业”,园区申请入围“天府源品牌准入基地”,成立“共鲜和”品牌,搭建“共鲜和”微信销售小程序,建立电子商务中心,打破农村物流瓶颈,使得生产出来的脆桃、柑橘、小龙虾能及时销往全国各地。

同时,闵楠积极引导年轻劳动力参加技能培训后外出就业,组织在村的劳动力就近在农业园区充分就业。据悉,3年里,735户农户加入土地流转,累计获得土地流转金850万元。在采取一系列的发展产业、鼓励就业、流转土地的措施后,2020年,共和村全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了18019元,较2015年翻了一番;贫困人口人均纯收入达到16614元,较2015年翻了两番。

这样的成果,是“心里装着父老乡亲”的闵楠通过三年的挂图作战实现的。但实现的过程并非是一切容易的。

“工作中我们也遇到了许多难题,比如,如何动员组织所有农户都参与进来搞发展搞建设?”为了“把政策讲到老百姓心里去,获得每一户人的支持和参与”,闵楠用了最“老实”的方法:挨家挨户去走访。

据悉,闵楠和工作队员结合每户人家不同的实际,入户宣传党的政策,和他们唠家常,讲既有的变化和未来更美好的前景,商量发展路径,有针对性地提供发展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的解决方案。

“我们有一位在家待业的贫困户对生猪养殖感兴趣,但一开始没有信心、没有资本、技术去做这件事情,工作队上门多次了解以后,为他申请了小额信贷、找了技术顾问,帮他买猪苗买饲料,后来发展成了一个年出栏150头生猪的小型家庭农场。”

驻村期间,闵楠和驻村工作队员每个月都要走访全村的129户建档立卡贫困户,了解每位家庭成员的身体状况,生产、就业、就学、就医、收入和支出变化等情况,形成细致的“一户一册”台账,为精准帮扶、及时帮扶提供了有力参考。

据封面新闻记者了解,共和村有13户贫困户通过扶贫小额信贷发展了小型家庭农场、128户贫困户通过产业扶持基金发展过特色种养殖、15名贫困劳动力获得公益性岗位和集体经济组织、物业管理组织的工作岗位......

共和村增绿筑景成果

共和村增绿筑景成果

实施土地增减挂钩项目

让群众住得更舒心

“我2018年刚到村里不久,刚好赶上了多年不遇的暴雨和地质灾害,有几十户贫困户和更多的非贫困户都表达出迫切想改善住房条件的强烈意愿。这个时候,如何利用‘以资源换资源’的市场化手段来推进整村住房条件改善是工作队和村干部面临的一个棘手问题。”闵楠回忆道。

2018年9月,闵楠和镇村干部共同启动了共和村土地增减挂钩项目,336户农户主动报名参与。拆旧和建新工程耗时一年,2019年9月,根据拆旧复垦的原来宅基地的大小,大部分村民以几百到几万不等的补差成本,搬进了崭新的联排“小别墅”,有几十户村民在收新房的同时还能进钱。

2020年6月11日 原共和村第一书记闵楠为农户讲解柑橘管护技术

以党建为引领

提升基层治理能力和水平

“三年驻村扶贫让我扎根基层去为群众踏踏实实办事,砥砺了初心使命,也坚定了理想信念。我以后也将一如既往地踏踏实实为老百姓办实事。”闵楠如此对记者说道。

如何才能把扶贫工作做好?闵楠认为,“加强基层党建”是一项基础工作。

建好队伍才能搞发展、打胜仗。为了完善班子队伍建设,闵楠坚持把“公道正派”作为干部工作核心理念,贯穿村“两委”班子选人用人过程。在和其他村干部的不懈努力下,成功回引3名80后年轻党员回村任职“两委”干部,“两委”班子平均年龄由52.8岁下降至43.7岁,大专及以上学历新增3人——这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奠定了人才基础。

同时,提升基层治理水平,也是闵楠扶贫工作的重要内容。三年来,共和村构建起“以基层党组织为核心,自治为基础、法治为保障、德治为先导”的治理体系。

在法治方面,共和村营造了“遇事找法”的法治氛围。依靠法治良序,成功推进金简仁快速路建设项目涉及的730亩土地、45座房屋、480所坟墓相关征地工作,通过群众工作之家累计化解群众矛盾纠纷165起、信访全程代理2件、征集并采纳群众建议37条。

在自治方面,为解决聚居以后小区的治理问题,闵楠提出以老党员为核心力量,建立覆盖整村的物业管理自组织,实现环境治理和垃圾清运专职化、日常化。同时创新建立受益主体付费、集体经济留存收益托底、社治资金支持的生态宜居乡村建设投入保障机制。为增强村民的爱护环境意识,闵楠带领村民开展了“增绿筑景”项目,对裸露地表实施绿化覆盖,共同在道路沿线和聚居小区种植了400多株绿化树木。

在以“德治为先导”的前提之下,共和村致力于“要扶贫,先扶志”,让“因学致贫”的现象不再发生。这期间,共有71名贫困学生享受学前教育阶段保教费减免和义务教育阶段“三免一补”政策,36名贫困学生享受过雨露计划、本专科补助、国家助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等教育扶持政策。同时,村内井田九义校及其公立幼儿园现有在校师生700余人,全面实现幼有所育、学有所教。

在治理水平提升之后,共和村入选了四川省2020年度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先进示范村和成都市2020年度党建引领城乡社区发展治理示范村。

评论 11

  • fmfea228 2023-09-16 发表于四川

    学习了

  • fm2144516 2023-01-10 发表于四川

    分享

  • fm2144516 2022-12-29 发表于四川

    回引人才

查看更多

去APP中参与热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