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失败者!林丹1-2惜败“一生的对手”李宗伟,无缘里约奥运会羽毛球男单决赛!
第37次约战一生对手最后的道别
“我喜欢每一个击球的瞬间,羽毛球像鸥鸟滑翔出美丽的抛物线,或如麻雀一样,轻盈灵巧地跳跃,鹰一样凌厉的急速扑杀、落地,漂亮得分。”谁也不知道,李宗伟在《败者为王》中写下这句话时,有没有想到过林丹。对于林丹,李宗伟的感情总是很杂的,“我应该恨他的,或者,我们不应该在同一个时代,但我确实恨不起来,可能爱要多些吧。”
李宗伟:我们是友,不是敌
“我喜欢每一个击球的瞬间,羽毛球像鸥鸟滑翔出美丽的抛物线,或如麻雀一样,轻盈灵巧地跳跃,鹰一样凌厉的急速扑杀、落地,漂亮得分。”谁也不知道,李宗伟在《败者为王》中写下这句话时,有没有想到过林丹。对于林丹,李宗伟的感情总是很杂的,“我应该恨他的,或者,我们不应该在同一个时代,但我确实恨不起来,可能爱要多些吧。”
因为有了林丹,李宗伟成为了“千年老二”,而媒体或外人对此津津乐道,似乎在所有人看来,李宗伟就应该是林丹的陪衬,就像三国演义中的周瑜,或是古龙笔下的叶孤城,正义的英雄,总是需要一个旗鼓相当的反派来将自己衬托得更加高大。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李宗伟很讨厌接受采访,因为每一次的采访,都无法逃避一些问题,“你觉得你最大的对手是谁?”“你对接下来的比赛有把握吗?”“你怎么看待你和林丹的对决?”李宗伟明白媒体想要的是什么,但这个倔强的大马男人,却认为这是媒体对自己的挑衅,尽管良好的教育让他隐藏了不满,但他学会了使用“不想那么多”,曾有媒体同行调侃,李宗伟是一个“不想那么多”先生。
一名企鹅的同行,在和封面新闻记者(thecover.cn)聊天时,曾说,自己曾咨询过李宗伟本人,“不想那么多”是不是不愿意去想,这名同行的话很明白,她想知道,这是逃避还是智慧。
然而,李宗伟本人,也无法给出答案,“我不知道,其实,我说不出来对林丹的感觉,很珍惜这样的对手,但我有时候想,我其实应该不喜欢他的,毕竟因为他,我少了一场胜利,我现在什么都有了,就少一场胜利。”
2012年,伦敦奥运会羽毛球男单决赛上演了激动人心的“林李大战”。李宗伟1比2落败林丹,与老对手相比,李宗伟差的不只是冠军。球场上隔着一张网的两个人,像是被命运之墙隔开一般,一个天堂,一个地狱。赛后,曾有相熟的记者,询问过李宗伟,是否有遗憾。“这是我的命。”李宗伟当时的脸上看不出委屈。“你算过命吗?”“没有。”
如今的2016,历史似乎再一次重演,两个老对手在4年后,再次站在了奥运会比赛的网前,这一次取胜的人,是李宗伟,赛后他跪地喜极而泣,并主动与林丹拥抱,正如他在赛前所说,“比赛结果与我和他的关系无关,我和林丹,是友,不是敌。”
林丹:我很喜欢他
对于林丹来说,很难有人能让他说出“喜欢”,然而无论是公共场合,还是私下,林丹谈起李宗伟总会说,“李宗伟挺好的呀。”就像他在自传中所述,对李宗伟,只有爱。
在林丹的羽毛球生涯中,有过不少对手,如陶菲、如盖德,如鲍春来,如阮天明,但对林丹来说,李宗伟,是最特殊的一个。2000年夏天,在东京的亚洲青年锦标赛上,17岁的林丹和18岁的李宗伟第一次相遇,拉开了长达十余年的竞争序幕。当时,林丹夺冠,李宗伟获得第三名。在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林丹都没有注意到李宗伟的存在。那时候,林丹全心全意都在琢磨如何征服陶菲克,就像后来李宗伟想要征服林丹一样。不过,李宗伟从一开始就对林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尽管他当时打得没有鲍春来好,但我却隐隐觉得,以他的速度和爆发力,将来一定会比小鲍厉害。”东京一别,他和林丹没了联系,却和鲍春来成了多年好友。
“其实,我和李宗伟更像,林丹就像是一道天堑,而我和李宗伟,就像是不停尝试约过天堑的人。”鲍春来说,自己和李宗伟很投缘,“但他和林丹的关系,确实更好些,可能真的是打出感情了吧。”
对于林丹来说,李宗伟就像是他的催化剂,“我很感谢他,感谢在我的青春里,有了一个李宗伟,他不停的提醒我,我需要变得更强大。”
曾经的羽坛四大天王,如今早已物是人非,盖德和陶菲的早早退役,让羽坛变成了“林李争霸”。2012年时,曾有人预测,那或许是最后一次,但4年后的今天,两人却奇迹般地再次相遇。林丹笑着说,“他如果要打,我还会接着打下去。”李宗伟说,“4年前,林丹和我拥抱的时候,让我再打一场。”
其实,无论谁约的谁,也不管谁胜谁败,33岁的林丹与34岁的李宗伟,不可能再次在奥运赛场上相遇,站在这里,他们就已经成为了王者。
编辑:一个高冷的人
评论 1
无冕之王 2021-08-03
[得意]